20XX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章节复习题:第11章.docx
4页20XX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章节复习题:第11章1. 社会工作 a) 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专业的助人方法开展的专业助人活动 b) 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i.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ii. 制度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iii. 组织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许多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用于弥补政府救济的不足,扩大救济范围 iv. 文化条件:人道主义思想;宗教伦理思想 c)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l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d) 社会工作者 i. 在助人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1.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l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专业关系包括: n 工作者与案主互相接纳 n 案主被告知整个过程 n 社会工作者应该让案主感到尊重、温暖、亲切 n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进行目标取向的活动 n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中使自己成为案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l 居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因为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过程的发动者,它推动助人过程的运行,并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进行控制。
ii.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 服务提供者 2. 支持者 3. 倡导者 4. 管理者 5. 资源获取者 6. 政策影响人 e)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i.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l 从对案主、对社会环境以及对专业本身的价值理念来看: i. 对案主:尊重、平等、接纳、个别化、案主自决等 ii. 对社会环境:公平与正义 iii. 对专业本身:敬业 ii. 价值观念体系的评价标准 1. 大多数成员相信其正确并毫无保留地接受; 2. 经过较长时间后仍能对专业有助益,提供专业使命指导和实务方向指导; 3. 鼓励创新 iii. 产生的条件:宗教思想、社会福利思想、人道主义思想 iv.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总体界定 l 价值观是概括性的、对所期望的事物有情感因素在内的、有其历史起源与经验的基础、被一群体所共同认定,同时也成为群体的行为规范 v.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中的伦理两难 1. 所说“两难”,就是说社会工作者要在不相容的选择中作决定,而无论选择那一种,似乎都必须作一些牺牲我们的选择应该被视为“痛苦的最小化” 2. 伦理上的两难是指当社会工作者面临数个专业职责与价值上的冲突,必须决定何者优先。
3. 表现:案主自决、保密、有限资源的分配等 vi.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的方法论与制约因素分析 1. 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l 借鉴与创新 l 批判与继承 l 综合与发展 2.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l 缺少本土化的、系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体系 l 缺少职业化的社会工作领域 l 缺少专业学生接受价值观的职业推动力 f) 社会工作理论 i. 理论的功能 1. 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2. 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3. 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ii.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 人格结构理论 2. 心理结构理论 3. 精神动力论 g)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i. 个案工作方法:心理社会治疗法、人本主义治疗法、行为主义治疗模式、心理社会行为治疗法 ii. 小组工作方法 iii. 社区工作方法 iv. 社会工作行政:中国社会工作行政的“民政模式” 2. 社会工作领域 a) 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i. 社会问题:社会学认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遇到的某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因而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
ii. 社会问题是主要社会工作领域 iii. 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扩大 iv. 社会工作大于社会问题领域 b) 具体社会工作领域 i.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ii. 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1. 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2. 就业方面的问题 3. 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iii. 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和发展 3. 社会福利制度 a) 社会福利的功能 i. 对公民个人:提高弱势群体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增强人的社会功能 ii. 对社会:促进平等,增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iii. 对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b)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c)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i. 改革以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特点:二元体制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