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语文同步测试(12)社科类说明文阅读.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兰***
  • 文档编号:198545564
  • 上传时间:2021-09-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三语文同步测试(12)社科类说明文阅读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语文同步测试(12)—社科类说明文阅读 一                            ?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考古学者对于这两个问题总算找到了解答的钥匙.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的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的形成.出现的时间距今约有六七千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都有自己的〝根〞,也都有自己的标志.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枝.叶.蕾和花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仅是龙鳞.    花(华)和龙最早分别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华山脚下和燕山之北,其〝根〞的生长期则可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二者出现的时间相近,条件相似.这样的事实意味着东亚大陆上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在桑乾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对接.二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西部)发现的.近年来在那里发现了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其中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这些距今不晚于五千年.玉雕猪龙放在男性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配置在积石冢四周——以龙和花(华)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结合成了共同体,迸发出文明的〝火花〞. 距今四五千年,以晋南襄汾为中心的〝陶寺〞遗址所代表的古文化,人们已经使用大石磐与鳄鱼皮鼓随葬,这反映出社会发展到了比红山文化更高的阶段.他们使用具有明显特征的器物群,包括源于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的 (jīa),也包括源于红山文化的朱绘龙纹陶盆,还包括长江下游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一种〝L〞形石推刀,这反映出他们的文化面貌已具有从燕山以北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     史书记载,夏代以前有舜禹,他们的的活动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所以史称舜即位要〝之(到)中国〞.后人解释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一块地方,即〝帝王所都〞.而中原仰韶文化文化的花(华)和北方文化的龙,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聚于此,这倒很象车辐聚于车毂,而不象光.热等向四周放射.这样,我们所讲的〝中国〞一词就把〝龙〞和〝华〞总揽到了一处,距今四千年到两千年间,经历了夏商周三个王朝,到秦实现统一.《史记》说:〝秦以兵灭六国,并中国.〞这个〝中国〞不同于舜〝之中国〞的那个〝中国〞,从词义上讲,已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没有什么不同了. 1.文章开头应选填哪一组疑问句?                                    (  )     A.(花)人.龙的传人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它们和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关系?     B.(花)人.龙的传人因何得名?中国文化的根源和发展过程怎样?     C.国人为什么叫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是怎样起源的?     D.(花)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这三者是怎样成为同义语的?中国人的根源在哪里? 2.结合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对2—6段的主要说明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三段主要说明了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分别出现.     B.段主要说明了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     C.段主要说明了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各自的性质.     D.段主要说明了〝把‘龙’和‘华’总揽到了一处〞的〝中国〞一词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3.下列哪些是与以龙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器物?哪些是与以花(华)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器物?按〝龙/花〞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小口尖底的   ②祭坛 ③玉雕猪龙 ④〝L〞形石推刀⑤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⑥积石冢群 ⑦朱绘龙纹陶盆⑧女神庙 ⑨玉雕玫瑰     A.③⑦/①⑤⑨    B.①③⑥⑦/②⑤⑧ C.①②⑦/③⑥    D.④⑧⑨/⑤⑦ 4.下面是根据本文内容绘制的示意图,但有些地方画错了,对画错之处的简要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的地理位置均不正确     B.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同时对接不正确.     C.红山文化出现的时间不正确.     D.把〝江南的古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区系不正确. 二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     文字起源于图画.最初是整幅画,这种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比如画一个人骑在马上,可以表示〝人骑马〞,也可以表示〝骑马的人〞;如果是一个外出的人寄回家的信,可以表示他在外面已经得了一匹马,或者希望家里人骑马去接他,或者别的什么意思.看得懂这种图画的意思,取决于看画人和画画人生活上的联系或者其他条件与他们是否说同一种语言无关.这种图画有人管它叫〝图画文字〞,其实只是图画,不是文字.图画发展成文字,必然表现出这些特点: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2.许多抽象的意思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现,例如画一个人,再在他脚底下画一根地平线,表示〝立〞.3.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它们的顺序得依照语言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不同.例如先画一个人,再画一面旗,再画一匹马,这就是〝人骑马〞;如果先画旗和马,再画人,那就是〝骑马的人〞.过了这个阶段后,为了便于书写,图形于是大大简化(图案化.线条化.笔画化),丝毫不损害原来的意思.从形状上看,第二阶段的零碎图形和第一阶段的整幅很相似,第三阶段的笔画化和象形文字生来的笔画化文字则纯粹是字形上的变化,实质完全相等.     图画一旦变成文字,就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字,甚至是最象形的字,也必然要跟一定的字音联系.这样,语言不同的人看不懂旗夹在一个人和一匹马中间是什么意思.文字发展到了这种〝词的文字〞之后,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纯粹表音的文字.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尽管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是与语言不相干的表意系统,只有在图画向语言靠拢,被语言吸收,成为语言的一种形式(用图形或笔画代替声音)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字. 1.第一段谈到了人类.国家.文化.语言和文字几个方面的关系,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语言→文化→文字→国家    B.人类→语言→国家→文字→文化     C.人类→语言→国家→文化→文字    D.人类→语言→文化→国家→文字 2.关于〝图画文字〞,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图画文字〞的特点是整幅图来表达意思,表达的意思往往含糊不清.     B.〝图画文字〞的理解与是否说同种语言无关,而与信息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生活联系有 关.     C.作者认为,〝图画文字〝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它实际是图画,而不是文字.     D.〝图画文字〝是文字发展的基础,文字是〝图画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两者都可 以读出来,都是表音的符号. 3.古人先画一个〝日〞,表太阳,然后在下面画一个〝一〞表地平线,结合起来表示〝日出〞.根据文意推断,这属于                   (  )     A.图画文字      B.图形文字      C.笔画化文字    D.笔画化图形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使图画发展成文字,其中之一就是努力使一个图形分别表示单个的词,形成〝词 的文字〞.     B.〝图画一旦变成文字,就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标志是语言不同的人看不懂彼 此的文字,其结果是文字与字音紧密相连.     C.最后一节画线句子强调的内容是图画成为文字的条件是能用图形或笔画替代声音     D.节选的文章说明的重点是文字的产生,其中还顾及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三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长期以来有2000多年未建立年代学标尺.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仅追溯到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再往上的《三代世表》便有世无年.这一段尚缺年代学标尺的2000多年文明史,大致包括五帝时代和夏.商.西周三代.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由此往上,可追溯中国文明的起源,往下可明了中国文明的基本格局与走向.     此次〝夏商周断代工程〞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 ,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工程〞的实施和成果如下.     1.以琉璃河H108〝成周〞卜甲的发现与测年.琉璃河M1193.晋侯墓地M8的研究与测年,及有关遗址的分期和系统测年等建立西周考古年代的架构.以严格的类型学方法排定〝四要素〞俱全的西周青铜器顺序,结合〝天再旦〞日全食记录的证认及周初文献研究,建立了金文历谱,给出了西周共和以前列王年代.     以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为基础,通过沣西H18的发现与测年等,为商周分界确定了年代范围,然后综合文献与金文历日的研究与天文推算,选定公元前1046年为武王克商年.     2.根据殷墟文化分期与测年,参照殷墟甲骨的分期研究,建立商代后期考古年代架构.对黄祖卜辞五次月食进行了天文计算与证认,推定了商王武丁的年代.采用黄祖卡辞周祭三系统说,与商末历日对比,推定了帝辛(纣)年代.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商代后期武丁以下王年.     3.以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东先贤遗址.洹北花园庄遗址等商前期遗址的分期研究与测年为依据,建立商前期考古年代的架构.确认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始建为夏商分界的界标,结合文献商积年的研究,提出了商前期的年代框架.     4.依据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分期研究与测年,并对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进行探索,结合文献夏积年的研究,估计了夏代的始年.同时对文献中夏代〝仲康日食〞与〝禹时五星聚〝的记载进行了重新研究和推算.     在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工程〝提出了有多学科研究成果支撑的,满足了尽可能多条件的,与相关数据尽可能吻合的,各历史阶段互洽的《夏商周年表》. 1.对〝工程〞取得的成果的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     A.排出了西周共和以前各王的顺序,考定了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B.考定了武丁和帝辛的年代,给出了商代后期各王的年代     C.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大洲和大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地图的阅读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海陆变迁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网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气候(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土地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水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交通运输+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多样的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农业第一课时导学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