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课本黑体字.doc
18页第一章 希望你喜爱物理1. 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3. 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来源,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并会运用它们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 学习物理,既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5. 为了便于各国相互间的的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6. 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7.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8. 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它是测量准确程度的决定因素9.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一端;(2)视线要正对刻度线;(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10. 物理学中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1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12. 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无关,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长度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 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3. 声音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4. 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声速5. 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感到愉快,有的令人厌烦前者叫做乐音,后者叫做噪音6. 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间之比称为频率,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7. 声音的高低和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源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8. 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 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的越紧音调越高 当弦的长短、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9.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10.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越大11. 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是dB12. 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那就是音色,也叫音品13.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第三章 光和眼睛.1. 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3. 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0×108m/s4.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5. 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6.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基色”7.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从入射点引出的一条垂直于平面镜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跟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8.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就叫做光的反射定律9. 以平面镜为例,它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就是镜面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10. 我们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像11. 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2. 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13. 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14.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凹面镜,利用球面外表面做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凸面镜15. 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16.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表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17. 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或玻璃的传播方向不变上述结论就是光的折射规律18. 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9. 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0.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也是光斑最小、最亮的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由于这一交点F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因此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22. 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23. 假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我们把景物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把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24. 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u>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倒立的实像 当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小 当2f>u>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大 (2)当u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位K5. 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6.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7.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8.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变9. 物理学中,把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10.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11. 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液化成小水滴12.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13. 海波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14. 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从开始出现液体到全部变为液体)中,温度不变,石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上升15. 原来,固体有两类一类固体像海波那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另一类像石蜡那样,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16. 晶体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实验表明,同一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则要放热17.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18.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1.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它的形状和位置等的变化而变化3.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4. 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5. 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6. 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7. 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第六章 力和机械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 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3.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N”4.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6. 当弹簧或金属丝的伸长量不是太长时,它的伸长量跟其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这个规律后来叫做胡克定律7. 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8. 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9. 我们知道,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处理重力问题时,通常可以把这些力看成是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10.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1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1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13. 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14.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和叫做力臂,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15. 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16. 使用滑轮工作时,根据滑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以将滑轮分成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类17.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8. 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第七章 力和运动1.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2.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首先要选一个物体做参照,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在改变,就可以说它是静止的3.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4. 物理学中,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做速度5. 物体的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轨迹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6. 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