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资料第三章.docx
4页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一节 岗位分类的历史由来 1. 岗位的概念:岗位即职位,它是依据组织目标需要设置的具有一个人工作量的单元,是职权与相应责任的统一体 2. 岗位的特点:①岗位是以事为中心设置的,不因人而转移 ②岗位不随人走 ③岗位的数量取决于组织的工作任务大小、简单程度、以及经费状况等因素 ④各单位的绝大多数岗位都可以分类分级 3. 岗位设置的根本原则:因事设岗 4. 岗位设置的详细表达: ①最低岗位数量原则为了使一个组织以最少的消耗获得的效益,其岗位数量应限制在有效完成任务所需岗位的最低数 ②系统原则应从系统论动身,把每一个岗位放到组织系统中,岗位之间协调有序,无穿插重叠、职责不清的现象 ③能级原则遵循能级原则,把不同功能的岗位设在相应的能级位置上 ④最低岗位层次原则能设低层次岗位的,决不设高层次岗位(主治医师能完成任务的,就不设主任医师) 5. 岗位能级的层次:从高到低,决策层、治理性、执行层、操作层呈梯状构造。
6. 泰勒的定量化劳动治理:肯定标准化作业方法,二定标准化作业时间,三定每天的工作量 其次节 岗位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 岗位分类的步骤和方法:①、岗位调查;②、岗位的横向分类;③、岗位的纵向分类;④、编写岗位标准;⑤、制定法规,并予以实施P69 2. 岗位调查的4种方法:书面调查法、直接面谈法、实地观看法、综合并用法 3. 岗位横向分类的含义:岗位的横向分类,就是在岗位分析的根底上,依据岗位工作性质的相像程度,将岗位区分为岗类、岗群、岗系等类别的过程 4. 岗位分类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5. 归纳法的步骤:按工作性质将岗位从细到粗分类P70 6. 演绎法的步骤:按工作性质将岗位从粗到细分类P70 7. 岗位的纵向分类的含义:所谓纵向分类,就是指在岗位评价的根底上,依据工作量的相像程度,将岗位划分为岗级、岗等的过程 8. 岗位评价的含义:岗位评价是纵向分类的前提,其实质就是对完成该岗位工作要支出的劳动量的衡量过程 9. 岗位评价的内容:设计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设计岗位评价标准 10. 设计岗位评价指标体系考虑的因素:干部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程度、工作环境、任职者的资格条件 工人岗位: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条件、劳动技能。
11. 如何进展岗位评价:P72 12. 岗位纵向分类的内容:包括区分岗级和岗等 13. 区分岗级的步骤:区分岗级是将同一岗系中的全部岗位,按工作轻重程度,划分若干级别有两个步骤: 一是运用岗位评价的结果,把同一岗系的岗位按岗位相对价值的凹凸依次排列,高者在上,低者在下; 二是将按挨次排列的岗位划分为一些小组,每组就是一个岗级 14. 区分岗等的步骤:区分岗等就是将各岗系的岗级按其工作轻重程度凹凸作相互比拟,凡程度相当的各岗系的岗级,则列入同一岗等 15. 岗级的含义:岗级是指在同一岗系内,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程度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凹凸都非常相近的岗位群 16. 岗等的含义:所谓岗等,就是指岗位的工作性质虽然不同,但工作的繁简难易、责任轻重,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凹凸相近的岗位群 17. 如何将工人和干部两大岗类统一起来,进展统一的区分岗等工作:P83 18. Y在岗位评价的根底上,如何进展岗位纵向分类:P72 第三节 岗位分类的功能及意义 1. 岗位分类的功能:①岗位分类使人员应用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②岗位分类是实现同工同酬,建立公正、合理的工资制度的根底和依据,有助于调开工作人员的工作乐观性。
③岗位分类是对各类工作人员进展考核、升降、奖惩、培训治理的依据 ④岗位分类是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根底和依据 ⑤岗位分类是掌握企业编制,防止机构膨胀、人浮于事和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 ⑥岗位分类有利于建立和推动离休、退休制度 ⑦岗位分类有利于加强人力资源治理的法制建立 ⑧岗位分类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统计的正确性和有用性 2. 岗位分类的意义: ①岗位分类是各项人力资源治理科学化的根底 ②岗位分类是实现对工作人员有效治理的保障 ③岗位分类为实现人力资源业务的简化和公正精确制造了条件 3. Y岗位分类在人力资源治理活动中的地位:P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