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包虫病培训汇报材料.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l****i
  • 文档编号:217549982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9.23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包虫病目录一、概述 (一)病原学(二)临床表现(三)流行病学 (四)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二、调查与监测工作三、发现与报告 (一)报告的依据 (二)发现 (三)常规病例报告 (四)报告时限 (五)报告程序与方式 (六)报告内容四、实验室检测(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二)标本的运送 (三)标本的检测五、防控措施 (一)防制策略 (二)传染源的管理和驱虫 (三)中间宿主的防制 (四)健康教育 (五)查治病人 (六)安全防护 六、措施效果评价 (一)包虫病防治项目组织管理 (二)人群感染情况的评价 (三)犬感染情况的评价 (四)家畜感染情况的评价 (五) 野生小型哺乳类动物感染的调查七、调查报告撰写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 (三)增加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九、附件技术要点复习题培训目的 熟悉包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知识。

      掌握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保护人群预防感染 等的包虫病综合性预防控制方法 培训方式 □授课 □讨论 □授课+讨论 □授课+实验 □授课+讨论+实验 □其它(请注明 ) 培训课时 8学时 (授课 4 学时 讨论 2学时, 实验 2 学时)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引起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包虫病列为丙类传染病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安全局网络(INFOSAN)报告中包虫病被列为亟需“控制的被忽视人畜共患病” 一、概述(一)病原学棘球绦虫有四种:细粒棘球绦虫呈全球性分布,与畜牧业关系密切;多房棘球绦虫仅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及冻土地带;福氏棘球绦虫和少节棘球绦虫存在于中、南美洲的一些地区,病例极少在我国引起人类致病的棘球绦虫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

      棘球绦虫必须依赖2种哺乳动物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其发育过程: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细粒棘球绦虫以犬、狼等为主,多房棘球绦虫以狐、犬等为主)食肉动物的小肠上段,以顶突上的小钩和吸盘固着在肠绒毛基部隐窝内,并随宿主粪便不断排出孕节或虫卵;当中间宿主(细粒棘球绦虫以家畜动物如羊、牛、猪等为主,多房棘球绦虫以啮齿动物如鼠等为主)吞食虫卵或孕节后,卵内的幼虫(六钩蚴)在肠内孵出,钻入肠壁,经血循环至肝、肺等组织器官发育成棘球蚴棘球蚴囊内发育产生大量原头蚴,每个原头蚴在终宿主小肠内可发育为一条成虫(图1和图2)棘球绦虫成虫是一种很小的绦虫,长度小于7mm,由头颈节、未成熟节、成节和孕节组成头节具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两排钩,内钩较小,外钩较大,其数量和长度可随棘球绦虫种的不同而异体节数量2~6个不等生殖孔开口于体侧,其位置取决于绦虫的种成节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雄茎囊为水平状态或向前倾斜,卵黄腺呈球状孕节中含有虫卵,约200~800个,呈椭圆形,直径约30~40m,成熟虫卵最明显的是有条纹的胚膜,内有一个六钩蚴(图3~6)表1 两种棘球绦虫成虫形态比较分类标准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链体长度(mm) 2~7 1.2~3.7 顶突钩长度(m) 大钩(平均) 31~49 (37~42) 28~34 (31) 小钩(平均) 22~39 (29~34) 23~31 (27) 节片数(范围) 3 (4~6) 4—5 (2~6) 睾丸数(平均) 25~80(32~68) 16~35(18~26) 睾丸分布(前后生殖孔) 前后孔都有 多数在后孔 生殖孔对应于体节中部的位置 接近/后部 前部 成熟的节片 倒数第2 倒数第3 子宫形状 有侧囊 囊状 链体前部与孕卵节片之比 1:0.86~1.3 1:0.31~0.8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为棘球蚴(囊型棘球蚴),呈圆型或不规则的囊状体。

      由非细胞角皮层和有细胞核的生发层所组成,角皮层厚约1~4mm,呈多层纹理状,具通透性;生发层也称胚层,紧贴在角皮层内,厚约20~25m,其基质内有许多细胞核及少量肌纤维,生发层向囊内长出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两层合称棘球蚴的内囊,其外有宿主组织组成的纤维包膜,称棘球蚴外囊(图3~6) 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为泡球蚴(泡型棘球蚴),由无数淡黄色或白色形状不规则的囊泡聚集而成囊泡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泡直径0.1~0.7cm,囊泡内含透明囊液和原头蚴,有的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囊泡外壁角皮层较薄且常不完整泡球蚴主要是外生性出芽繁殖,不断向外围组织浸润形成新囊泡,也可向内芽生形成隔膜而分离出新囊泡泡球蚴周围无完整的纤维包膜与宿主组织分隔,可以向器官表面蔓延至体腔内,犹如恶性肿瘤,因此,又称为“虫癌”囊泡的外生性子囊可经血液及淋巴迁移到其他部位,发育为新的泡球蚴(图7~8)表2 棘球蚴与泡球蚴的区别指 标棘球蚴(囊型棘球蚴)泡球蚴(泡型棘球蚴)外观及形状表面光滑,呈囊状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关系纤维外囊可将其分开界限不清结构组成由单一囊泡形成,基本病变为炎症由无数不规则小囊泡组成,基本病变为肉芽肿病理切片角质层均匀致密,与内层生发膜相贴,偶有部分脱落,可见原头蚴、子囊角质层卷曲,内生发膜多已脱落,原头蚴、子囊少见囊液透明样液体,可见原头蚴、子囊呈胶状物,偶见子囊、原头蚴生长方式膨胀式生长出芽外生性和内生性浸润(二)临床表现细粒棘球绦虫引起囊型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多房棘球绦虫引起泡型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或泡球蚴病)。

      1、囊型包虫病棘球蚴可寄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其临床症状可因寄生部位、体积、数量、机体反应性及有无合并症等不同而异其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20年才出现症状原发的棘球蚴多为单个,继发感染为多发,可同时累及多个器官由于棘球蚴的不断生长,压迫周围器官和组织,引起组织细胞萎缩或坏死,器官功能受到影响若寄生于少数器官组织限制的部位,可长成巨大囊肿一旦棘球蚴破裂,囊液溢出,可诱发变态反应,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常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机械性损害以压迫和刺激症状最为常见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肝脏、肺脏和腹腔的棘球蚴病,感染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随着囊肿的膨胀增大,临床症状逐渐出现肝、腹腔棘球蚴病的主要症状是腹部包块,并且常为首次出现的症状;此外,隐痛和胀痛也是主要症状主要体征是上腹部触到包块,有些病人可触到包块囊性感对来自流行区的病人主诉腹部有包块和体检触到包块,必须考虑棘球蚴病的可能性疼痛、肝大者虽较多,但许多其它疾病也有此症状和体征,故意义较包块小如出现发热、过敏症状、绞痛、黄疸、腹水、腹膜刺激症等症状和体征,提示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棘球蚴破入肠道,在粪便中可发现囊壁或子囊。

      肝外或肝内胆管受压或破入胆管,可致阻塞性黄疸肺包虫病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咳嗽、咳痰或咯血等症状,当体积大至压迫胸膜、肋骨或胸椎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迫支气管时可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如压迫心脏、可引起心慌、心悸和气喘等如发生破裂,囊内容物进入支气管,患者常出现剧烈咳嗽或呛咳,同时咳出有咸味的囊液及粉皮样子囊和囊壁碎片,有时造成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如伴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肺脓肿破入胸腔后继发感染,可形成急性脓胸,若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则可形成脓气胸 脑包虫病一般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常常以头痛为首要表现,呈弥慢性、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发作因棘球蚴囊肿大多生长在靠近脑皮的浅表部位,所以癫痫首发症也较常见,另外严重者可伴有肢体瘫痪,失明等症状骨包虫病早期无任何症状,增大后则有程度不同的机能障碍,并在局部可触及圆滑有肿块晚期常合并病理性骨折、肿块、破溃、疼痛、感觉迟纯或丧失功能障碍等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并发慢性骨髓炎,形成的窦道可流出脓汁和棘球蚴碎片而致长期不愈如发生在脊柱,可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发生截瘫。

      其它部位棘球蚴病较为少见,一旦感染可引起相应寄生部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2)过敏反应与毒素作用棘球蚴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释放抗原及毒性物质,机体易发生过敏反应,可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如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当手术不慎、穿刺或剧烈运动而引起棘球蚴破裂、囊液漏进腹腔,可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无并发症的患者,大部分全身情况良好当棘球蚴长的很大时,常伴有体重减轻、消瘦和贫血等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棘球蚴病性恶病质现象伴有并发症或多发性棘球蚴病的患者,健康状况通常不良儿童及青年患者常有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3)种植作用棘球蚴囊内含有几万至几百万个原头蚴,自然或手术不慎引起囊破裂或囊液外漏入周围组织和体腔,大量原头蚴种植于组织器官引起继发性棘球蚴病继发性棘球蚴病往往呈多发性,危害更为严重2 、泡型包虫病泡球蚴在中间宿主体内以芽生增殖,像“癌肿”一样可向其它器官和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临床上常见与肿瘤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危害较大人体泡球蚴病程缓慢,潜伏期5~15年,发现时多为晚期,死亡率较高肝泡型包虫病最常见,主要症状为右上腹肿块、腹痛和黄疸,也可出现食欲不振和腹胀,几乎都有肝功能损害。

      主要体征为肝大,重者可有脾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肿块触诊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感泡球蚴病变中央常发生无菌性坏死,崩解液化后形成坏死腔,或称之为假囊肿,可像囊型包虫病一样并发感染或破裂肝泡型包虫病一旦继发肺、脑转移,临床上分别出现相应的呼吸或神经系统症状临床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浸润性生长泡球蚴角质层极薄,且多数不完整,断裂较多,虫体周围有很少纤维结缔组织包围,生发层或生发细胞向周围组织内不断浸润性生长扩展、延伸,破坏机体组织,引发脏器功能障碍,引起病人死亡2)机械性损害随着泡球蚴增殖,体积不断扩大,压迫导致寄生或邻近脏器出现病理变化如发生在肝胆附近,则可造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