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加几教案.doc
3页9加几 说课稿 陈 乐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本情境图教师: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请学生看图,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给运动员们准备了一些饮料,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盒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二)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1、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1) 盒子里面是9盒,外面是4盒9往后数一个4得到13盒2) 先放一盒到盒子里,就是10盒,旁边还剩3盒,一共是13盒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你能说说这种方法吗?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师不评判好坏,只要说对的,都加以鼓励、表扬小结:教师小结学生的方法:有数的;有放一盒进去算的教师:数的方法以前已经会了,现在我们看看是怎么算的呢?箱子里面有9盒饮料,箱子外面有4盒饮料,要算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应该怎样列算式?学生汇报列式:9+4=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摆小棒。
左边摆上9根小棒,代替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上4根小棒,代替外面的4根小棒盒子里加几盒凑成10盒?(1盒)1盒从哪来?生动手摆一摆,再回答:盒子外边拿1盒师:10盒与盒子外面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13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小结:学生小结计算过程2、学法迁移,计算9+5和9+7(课本89页“做一做”的第1题)1)教师出示小棒图,请学生试着用学具小棒摆一摆,并思考怎么计算?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汇报:把右边的1根小棒与左边的9根小棒放在一起凑成10根,5分成1和4,再把10与剩下的4合起来,就是14根教师指名个别学生汇报,并板书2)出示小花图,让学生也用学具摆一摆,并把算式补充完整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汇报:把右边的1朵小花与左边的9朵小花放在一起凑成10朵,7分成1和6,再把10与剩下的6朵合起来,就是16朵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请个别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出示课本90页练习二十第1题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说算理2、完成课本89页“做一做”的第2、3题(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进行评价时,我采用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9加几 教学中,我没有强调两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更简便,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也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虽能较快的体会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但在总结、交流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需适当的进行指导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