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逸气,笔下烟岚.docx
4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胸中逸气,笔下烟岚 刘金凯艺术简历 刘金凯,1957年生,编审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书委员会主任、书法组织委员会副主任 书法作品曾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北京奥运千人书法艺术大展,荣获全国首届大字三等奖、中日韩三国书法展金奖先后出版《河北当代书法名家刘金凯书法集》《河北当代书法家刘金凯》《刘金凯行草书桃花源记》等2005年在石家庄举办联展,2006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联展,2007年在石家庄等5城市举办“燕赵风骨〞九人草书巡回展,2007年在江苏无锡举办个人书法展,2008年在海口举办书法艺术联展,2009年初在唐山举办三人联展 金凯君是笔者相识多年的同仁,朝夕相见已二十余年最初的接触多是工作上事,可略而不管后来是京剧票友的联系,虽然我的老生黄腔走板,而知道他裘派铜锤花脸唱得有板有眼,颇得神韵关注他的书法是近几年的事开始是无意中听外界的人闲谈,赞扬他的书法进步如何快,接着听说他和伴侣举办了联展,又在省内外接连举办了个展,就有外界的伴侣托我要他的作品,我这才到他的办公室拜见,承他相赠《河北当代书法家•刘金凯》。
拜读之后,不免心惊: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此之谓也! 金凯书法给笔者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浓郁的清爽俊逸之气,借用老杜的诗句就是“清爽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品赏他的作品,再参之他的自述,可以明显看出魏晋书法特殊是二王对他的巨大影响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极盛朝代,又是中国书法由古体向今体过渡的转折点,二王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这也正是王羲之被人尊为书圣的根本缘由,历朝历代虽屡有争议,王羲之的地位还是无可动摇我们观赏刘金凯的书法,可以看出他既继承了羲之的典雅飘逸,又汲取了献之的遒拔跌宕,而将二者融合无间前者以行书《听蜀僧�弹琴》为代表,后者以草书《苏东坡诗三首》较典型 其次,是金凯书法典型的魏晋书法尚韵的特点打开他的作品,不管是成册的作品集,还是单幅、巨幅大作,还是扇面小品,都能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气韵、韵致、韵味,可谓烟岚满纸韵生这种气韵是浑然的、整体的,假如是作品集,它是从头到尾的;假如是单幅,它是自上到下,自右到左的 再次,是他的作品时代感金凯深悟笔墨当随时代的道理,他取法二王、王铎等大家、名家,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之中有扬弃,与时俱进,为我所用,自成家数,这是难能珍贵的。
看他的作品,你能感觉到二王、赵孟�、王铎、傅山等大家的影响,但没有钻故纸堆的陈腐气、迂腐气,而感到这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书家的作品,是书卷气和时代感的融合,这就有点大家的端倪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金凯的书法能有如今的成就,是他多年积累的结果他自幼受父辈熏陶,有家学渊源后来到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省级机关的经受,使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继而到出版管理部门工作,浸淫书海,呼吸书香,接触文人,日积月累,春秋相继,更加成就了自幼养成的书卷气,增加了他书法的文化含量和超逸脱俗,提升了他书法艺术的境界这些诗外功夫都在无形中滋养着他的书法艺术之花的生长从他的书法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壮士情怀,也能看到“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的温煦气韵,更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悠远 刘熙载《艺概》云:“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人之首务也〞中国书法艺术史悠悠数千年,真、行、草、隶、篆,每一体都有诸多大家,浩瀚无涯要在这样的书法艺术大海中,找到自己的灯塔和航道是特别困难的,有多少富有才华的书法艺术探究者,毕生苦战而一事无成。
艺术女神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回视金凯的艺术成就,应当说他是智慧的,也是幸运的,或许是他的智慧才成就了他的幸运他苦心钻研中国书法史,在大师林立的前贤中,找到了适合自己性情的楷模,悉心揣摩,手摩心追,持之以恒,最终在书法艺术的大海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来,得到更多的同行和读者的认可,引起了愈来愈多的人关注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业余的主要精力用于钻研书法特殊是找到了二王这样适合自己性情的大师,不长的时间内,突飞猛进,真正是可喜可贺 金凯的胜利也是和他摸索到的科学的方法分不开的最近的《学书随笔十二则》集中反映了他的探究体会多年以来,他始终“坚持书法创作和理论讨论齐头并进,做到既动手又动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写道:“学习书法,贵在讨论应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即:悟性、功力和 学问……在讨论的同时,使得书法线条、结构、章法、布局得到提高〞有这样理性的理论做指导,他比那些一门心思苦练碑帖的书家进步神速自由意料之中他京剧、国学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也是不行忽视的基础限于篇幅,兹不多赘 金凯君正当盛年,人生的历练,艺术的积累,都有了很好的预备他今年春节大年初二一挥而就的行书《王铎书法册》又有了新的进步,大见渐入佳境的艺术感觉。
晋唐倏近明清远,风雨齐惊泣鬼神〞(金克木《启功论书绝句》)作为他的伴侣和读者,我们有理由期盼他乘势而上,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大作品 (责编:郭文岭)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