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井式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15页中温井式炉课程设计说明书试验设计及计算数据及结果一、设计任务设计要求: 1、碳钢、低合金钢正火用炉中温正火炉;2、装炉量每炉12根;3、画出总装图、画出炉衬图、炉壳图、电热元件图二、炉型的选择因为工件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热处理工艺为正火,对于低合金钢正火最高温度为[912+(30~50)]℃,选择中温炉(上限950℃)即可,同时工件为圆棒长轴类工件,因而选择井式炉,并且无需大批量生产、工艺多变,则选择周期式作业综上所述,选择周期式中温井式电阻炉,最高使用温度950℃三、炉膛尺寸的确定1、炉膛有效尺寸(排料法)1.1确定炉膛内径D工件尺寸为,装炉量为12根,对长轴类工件,工件间隙要大于或等于工件直径;工件与料筐的间隙取100~200mm炉膛的有效高度取工件的长度加150~250mm排料法如图所示:则: D=805mmD效D效=D+2×(100~200)=1000mm又因炉壁内径比料筐大200~300mm6d2d故取:D砌=1300mm查表得可用砌墙砖为BSL·427·138(A,B,R,r)=(168,190.8,765,675)型轻质粘土扇形砖由该砖围成的炉体的弧长为S=D=3.14×1300=4082mm砖的块数为:4082÷168=24.29块,取整后N=24,对D进行修正得:D砌=24×168÷3.14=1284mm,取1280mm1.2确定炉膛有效高度H由经验公式可以得知,井式炉炉膛有效高度H应为所加热元件(或者料筐)的长度的基础上加0.1~0.3m。
H效=1300+200=1500mmH= H效+200=1700mm由于电阻炉采用三相供电,放置电热元件的搁砖应为3n层,H砌=3n×(65+2)+67,取整后取n=8,得H砌=1675mm选用代号为SND-427-09的扇形搁砖每层搁砖数目为N=D砌÷50=80.63,取整为80块1.3炉口直径的确定D效=1000mm,由于斜行楔形砖将D炉口=1000mm代入,得N=27.3,取整后N=28,则D炉口=1025mm1.4炉口高度的确定按经验,炉口可由斜行楔形砖和三层直行砖堆砌而成故H炉口=(65+2)×3+32=233mm综上所述:D砌=1216mm,H砌=1675mm,D炉口=1098mm,H炉口=231mm四、炉体结构设计 炉体包括炉壁、炉底、炉门、炉壳架几部分炉体通常用耐火层和保温层构成,尺寸与炉膛砌筑尺寸有关设计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确定砌体的厚度尺寸要满足强度要求,并应与耐火砖、隔热保温砖的尺寸相吻合;(2)为了减少热损失和缩短升温时间,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轻质耐火材料;(3)耐火、隔热保温材料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允许温度,否则会降低使用寿命;(4)要保证炉壳表面温升小于50℃,否则会增大热损失,使环境温度升高,导致劳动条件恶化。
1、炉壁设计炉壁厚度可采用计算方法确定,下图为井式炉炉壁三层结构,第Ⅰ层为耐火层,其厚度一般为90mm,采用轻质粘土砖RNG-0.6;第Ⅱ层为耐火纤维层,其厚度设计为xmm,采用普通硅酸铝纤维;第Ⅲ层为保温层,采用膨胀蛭石+硅藻土砖,其厚度设计为115mmt1t2t3t4t0S1S2S3ⅠⅡⅢ三层炉衬结构在稳定传热时,对各炉衬热流密度相同查表得,炉壁温度60℃,室温20℃是,所以RNG-0.6型轻质粘土砖:密度 热导率 比热容硅酸铝纤维: 密度 热导率 比热容 膨胀蛭石粉:密度 热导率 比热容 由=818℃使用迭代法计算t3,设t3=470℃则: =℃为了计算精确再次代入迭代:℃三次迭代后得到:410℃,<5%满足条件m 取90mm2、炉底的设计炉底结构通常是在炉底壳部的钢板上用珍珠岩砖或硅藻土砖砌成方格子,各格子中填充蛭石粉然后,在平铺两层硅藻土砖,最上面为一层轻质粘土砖炉底砖的厚度尺寸可参照炉壁的厚度尺寸,一般为230~690mm由于要承受炉内工件的压力,且装出炉有冲击的作用故炉底板要求又较高强度炉底剖面结构如下图:ⅢⅡⅠ由底至上,第一层为膨胀蛭石粉和硅藻土砖复合层,第二层为硅藻土砖,第三层为轻质粘土砖。
结构:厚度∕mm材料:砌砖型号:Ⅰ115膨胀蛭石粉+硅藻土砖B级BSL·427·280Ⅱ134硅藻土砖B级BSL·427·280Ⅲ67轻质粘土砖RNG-1.0RNG-1.03、炉盖的设计炉顶的结构有平顶、拱顶和悬顶三种当炉子的宽度为600~3000mm时,可采用拱顶,拱角可用60°和90°,其中使用最多的是60°,这种拱顶称为标准拱顶拱顶是炉子最容易损坏的部位,拱顶受热时耐火砖发生膨胀,造成砌拱顶时,为了减少拱顶向两侧的压力,应尽量采用轻质的楔形砖与标准直角砖混合砌筑第二层第一层炉盖结构图设计条件:炉膛温度950℃,壳体温度60℃,室温20℃上层采用普通硅酸铝纤维,下层用轻质粘土砖结构厚度∕mm材料型号第一层85普通硅酸铝纤维第二层115轻质粘土砖RNG-0.6BSL·427·4434、炉壳的设计炉壳的尺寸取决于炉子砌体的尺寸,炉子的砌体包在炉壳之内炉体框架要承受砌体和工件的重量以及工作时所产生的其它附加外力因此,框架要有足够用的强度,框架和炉壳一般通过焊接成型,构成整个整体,以保证强度和密封性的要求炉壳一般用3~5mm的Q235钢板,炉底用6~8mm的厚板,井式炉炉壳圈一般用6.3或7号角钢制作。
综上所述,炉壳采用5mm厚的Q235钢板,炉底选用8mm厚的钢板,炉壳圈选用三根7号角钢均匀分布,两根7号角钢横向分布,炉底五根槽钢通过焊接而成五、电阻炉功率的确定电阻炉的功率大小与炉膛容积、炉子结构、炉子所要求的生产率和升温时间等因素有关确定炉子的功率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本次设计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计算电阻炉的功率理论计算发是通过炉子的热平衡计算来确定炉子的功率其基本原理是炉子的总功率即热量的吸收,应能满足炉子热量支出的总和热量的支出包括:工件吸热量Q件、工件夹具吸热量Q夹、炉衬散热量Q散、炉衬蓄热量Q蓄、炉门和缝隙溢气热量Q溢、炉门和缝隙辐射散热量Q辐、其他热损失Q它等1、加热工件的有效热量Q件 设升温时间 3小时,保温时间2.5小时,装炉时间15分钟 则:=3+2.5+0.25=5.75h 工件重量: 2、工件夹具吸热量Q夹 因本次所设计正火炉不需使用夹具,故Q夹=03、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Q散 因为炉顶、炉底散热一个较多,一个较少,因而在计算中将炉顶、炉底简化成与炉壁散热情况一样炉衬蓄热情况简化计算图D砌H砌S1S2S3Fm1Fm2Fm3ⅠⅡⅢ ,,, 4、炉衬材料蓄热量Q蓄炉衬材料的蓄热量是指炉子从室温升到工作温度整个砌体所吸收的热量。
计算式为:第Ⅰ层:;;; 第Ⅱ层:;; 第Ⅲ层: , 5、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Q辐其中:F—炉门开启的面积:—炉口辐射遮蔽系数:,查表可知:—炉门开启率:;代入上式计算得:6、炉子开启时溢气的热损失Q溢其中:,7、其它散热Q它一般如下估算:则:8、电阻炉热损失总和Q总9、计算功率及安装功率安装功率应大于稳态时计算功率 周期作业炉k取1.3到1.5之间得:取:六、技术经济指标计算1、电阻炉热效率一般电阻炉的热效率为40%~80%,满足要求2、电阻炉的空载功率电阻炉的空载功率是指空炉在最高工作温度并稳定状态下所消耗的功率,又称为空炉损失用下式计算: P空值越小越好,一般为炉子总功率的15%~25% ,满足要求3、空炉升温时间空炉升温时间是指在额定电压下,经过充分干燥、没有装料炉的电阻炉从冷态加热最高工作温度所需的时间空炉升温时间:七、功率分配与接线方法(一、)功率分配为了使炉膛温度均匀或工艺要求分区分布炉温,需要将温度分布在炉内的各个部分井式炉功率大于75Kw是要考虑分区,H∕D大于1也要分区综上所述,本次设计电阻炉分两区计算,上下区功率都为45Kw二、)供电电压与接线方法电阻炉的供电电压,除少数因电热元件的电阻温度系数太大或要求采用低电压供电的大截面电阻板外,一般均采用车间电网电压,即220V或380V。
电热元件的接线,应根据炉子的功率大小,功率分配等因素来决定因炉子功率为90Kw,即可采用三相380V星形,也可采用三角形接法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采用0Cr25Al5电热体材料,三相380V星形接法八、电热元件的设计选用0Cr25Al5线状电热元件,电压380V1、供电电压和接线 选用三相380V、星形接法 2、确定电热元件的单位表面功率因炉膛最高温度不超过950℃,结合选材0Cr25Al5查表得3、确定元件尺寸 代入上式得d=5.48mm,取d=5.5mmL总=nL=6×51=306(m)M总=0.169×306=51.714 kg符合要求 4、电热元件的绕制和布置 电热元件绕制成螺旋状,布置安装在炉膛炉壁上,每 4排串接成一相每排电热元件的展开长度:每排电热元件的搁砖长度:电热元件螺旋直径:螺旋直径取:螺旋体圈数N和螺距h分别为:圈取h=20mm,满足的要求电热元件螺旋节距h在安装时适当调整,炉口部分减少节距,增大功率四)、电热元件引出棒及其套管的设计与选择1、引出棒的设计引出帮必须用耐热钢或者不锈钢制造,以防止氧化烧损,固选用1Cr18Ni9Ti,φ=16mm,丝状电热元件与引出棒之间的连接,采用接头铣槽后焊接。
引出棒长度:L引=90+90+115+100=395mm2、保护套管的选择根据设计说明中炉膛以及电热元件的设计,所以确定L炉墙 =90+90+115=295(mm),引出棒的直径d=φ16mm,因此选用SND·724·018号套管,高铝矾土,重量0.6kg,d套=φ20mm,D套=φ36mm,长度400mm五、)热电偶及其保护套管的设计与选择1、热电偶的选择 由于炉内最高的温度为950℃.长期使用的温度在1000℃以下,所以选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所以选用型号WRN-121的镍铬-镍硅热电偶,保护套管规格选择,外径16mm,插入长度为400mm保护材料为双层瓷管2、热电偶保护套管的选择 L炉壁=295mm热电偶外径16mm,插入长度为400mm根据这些条件,应该选用SND·724·019,高矾土,重量0.3kgd套=φ25mm、D套=φ40mm,长度为21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