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468040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__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次探讨内容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和势 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源究竟 是什么”而争论不休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可以启发我们 重新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源,让我们从根本丄认识到这场战争的不可避 免性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长时段理论一、 问题的提出1914年,世界正处于和与战的平衡点上,可是令世人始料不及的是,它最 终以世界大战的冲突方式,打破了这一平衡状态,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自战争爆发之日起,学术界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而爆发?”这一问题,掀起 了一场激烈论战这场论战绵延几十年,直到今天还余意未尽长期以来,史学界往往遵从修昔底徳的传统,把战争的起因分为远因与近因 两大类然而,随着一战资料的进一步解密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许多原本不 为人所知或不被重视的因索逐渐被挖掘出来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又该以一种怎 样的视角,思维去探讨它的起因呢?下而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二、 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及其对于一战起源的相关研究的启发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提出的“历史吋段理论”影响巨 大。

      他的理论着眼于探讨历史发展的多重因素布罗代尔指出,历史由三种吋段 组成,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事件”,只是历史海面上喧嚣一时的波峰浪谷, 转瞬即逝,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这是历史发展的“短吋段”以10年至100 年范围内的时间构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势”,决定了较长吋期历史发展面貌, 这是历史发展的“中吋段”而对于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历史的“长吋段”,即 “结构”,它是地理结构、社会纽织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凝尚而成的 —•种长期延续的“实在”布罗代尔认为,“长时段”实际上是对于历史发展起着 决定作用的、长时期有影响的因素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对战争史的研究影响巨大,尤其是为我们探讨第一次世 界人战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布罗代尔的吋段理论,启示我们应从多时 段、大历史、大社会背景出发,考察战争的起因战前,一系列的军事冲突,两 大军事同盟Z间的外交斡旋,军备竞赛以及萨拉热窝等爆炸性事件,都是历史大 海表面的波峰浪谷,它们喧嚣一-吋,转瞬即逝,它们固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历史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真正改变历史方向的原动力却是来H历史亘古不变的 规律,它是酝酿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改变历史航向的真正原因。

      战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地理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意 识形态四种“长吋段”因素的制约,这四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扌II,交互作用,无论 处于哪种地理空间的民族、国家,其战争领域无不打上这四种因素的烙印因此,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考察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狭小开放的 海洋性地理环境;(2)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工业)——军事复合体” 的生存方式;(3)社会组织结构——“文明国家”的存在和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4)西方的社会文化传统——追求强大的社会心理、功利主义战争观、强权法 则;种族优越感、民族主义狭小、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舞台,地理环境及其变化,为社会发展中 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契机”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好坏、 国土面积的大小、口然资源的丰缺、地形地貌特点等地理因素,都会对国家的对 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地理因素又是先天性的,既无法选择又不好改变所 以说,地理因索是影响、制约国家政治行为和国际政治活动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 因素各国在制定国家战略时,都会把地理因素作为一个重耍因素加以考虑和分 析,并把它们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欧洲各国国土面积狭小,加上土地比较贫瘠,不适于农耕,只适合游牧业 的发展;资源慣乏,许多生活必需詁严重依赖于海外贸易在这种地理环境下, 西方人若不远走他乡,就无法生存此外,西方国家紧邻大西洋、北冰洋,拥有 地中海,波罗的海等众多海域,有着天然的海上交通要道,彼此交往起來很方便, 可以进行海上的贸易,所以商业也就和对发达了国土面积不大,意味着他们的 能源就会感到贫乏,在能源处在危机状态时,就会向外扩张商业与游牧二者的 流动性都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而且它们都面向大海,大海作为--种博大狂放 的自然力,也激起了他们的挑战的心理早期的西方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劳作,但随吋代的发展,国内的能 源H•乏,日益影响到口身的发展历史上的希波战争、“十字军东征”等各式各 样的战争,都或多或少带有由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生存空间狭小的因素19世纪 中期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各国原本狭小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捉襟见 肘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生存空间,欧洲各国纷纷争夺殖民地,激发了各国的矛 盾,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卅界大战的爆发可见,地理环境在战争中确实起着不容 忽视的重耍作用由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历史长吋段”因素始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西方 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他们的资源状况,不仅使他们选择了一•种“商业(工业)一 —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而且造就了他们对外扩张的社会文化传统商业(工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西方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促进了工商业的发达,另一方面又使得这 里的人们有一种向外扩张生存空间和进行海外贸易的强烈需要,并且逐渐形成了 对外扩张的的历史传统殖民与海上贸易,构成了其特有的“商业(工业)—— 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欧洲的这种生存方式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城邦吋代古希腊文明作 为西方文明的起源,其狭小的生存空间和海上贸易占重要地位的生存方式形成了 其特有的社会各方而的互助和协作商业利润、殖民地开拓、军事征服相互配合, 形成这一文明内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价值观念的恶性循环,相互支 撑、相互扩张希波战争,历来被认为是波斯人入侵所致,然而,这只是表面现 象,实际上这场战争是由古希腊文明与生俱來的扩张性引起的具体地说,希腊 城邦向小亚细亚地区的商业扩张是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近代欧洲国家 的殖民主义行为同古希腊的商业扩张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具体的ri的、动 机、手段、需求等方面有了近现代的特征。

      这种变化在于:以往的殖民主义活动 都是以农业、商业经济为背景,但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传统的农业 已退居次要地位,工业成为近代殖民主义的重要经济背景传统的“商业——军 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此时已转变为“工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欧 洲本土的资源再也不够支撑一个勃然兴起的工业社会了,这就必须向欧洲以外地 区寻求生产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促使先进国家加紧掠夺、控制和开发自己的殖 民地于是,殖民地的获得意味着自己国家的生存和未來的繁荣得到了可靠的保 证战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维持生存的最高、最有效的手段,因而战争总是 与生存方式息息相关富勒对战争的起源的形象说法是“战争是为肚皮而打的” 欧洲殖民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往往依赖于殖民地的存在,因此西方人经常处在“不 打仗吃什么的状态”欧洲国家的历次战争,都显示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的、 持续至今的特征,那就是对外战争与注场原则为核心的商业经济互为因果、保持 一致三)社会组织结构——“国家”的存在和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1. “国家”的存在任何战争都有政治H的,战争总是为政治服务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战 争不仅是历史的主题,也是国家的主题德国特莱希克则进一步认为,“战争不 仅是人类现实的需要,也是逻辑的需要,国家这一概念就意味着战争”。

      人类从 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 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人类门前尚处于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来从事活动的状态,国家的最高ri标是维 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其根本基础是以武力为重要标志的综合国力历史上无 数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迫使每个现存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致的行为方 式——它们都在为以后说不准什么吋候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做准备正是这 种心态,支配着历史上迄今为止所有国家成为追求强大的心理动力,同吋也形成 了国际社会中强权法则的基础近代以来,民主国家H益趋于强大,竞争愈发激烈各个国家始终遵循着这 样一个“比例原则” 个国家经济越强大,则其人口愈多,其民族与国家在 国际上的地位便愈高,因此一个国家应得的地位在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在这种 意识的指导下,西方各国依靠工业革命小的各种先进技术,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 路2. 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在古希腊罗马吋期,军事民主制就已确立,它要求每i个成年男子都应无条 件地参加对外部落的作战,因血赋予了原始部落战争以“总体战”的性质。

      军 事民主制”已透露了战争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奥秘近代欧洲的民主主义革命摧毁 了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封建主义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进步令人遗憾的是,它不 但没有消除战争这一人类社会的野蛮现象,反而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 世界大战没有在封建主义专制吋代产生,而是产生在民主制度盛行的吋代背景 中,这点足以引起人们的疑虑和思考从历史上看,战争同民主政治之问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在特定环境下,战 争造就了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反过来具有促使战争总体化的功能在近代国家 中,公民权利和从军义务是同吋制度化的法国大革命吋期,普选制与义务兵役 制是同时提出的1793年8月23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个法令,“从现在 起,直到我们的敌人被赶出共和国的领土为止,所有的法国人都应该始终地为军 队服务……年轻人应该参加战斗,己婚的人应该铸造武器和运输补给殆,妇女参 加制造帐幕和服装,并去医院服务;儿童应该把旧亚麻布作成绷带;老年人应该 到公共场所去,激励战士们的勇气,宣讲共和国的团结,鼓动对国王的仇恨 近代民主政治的出现,战争将广大的平民阶层卷了进去,民主国家在法律上要求 每个公民为国献身,于是近代战争迅速演变成总体战。

      历史的直觉告诉我们,民主制度有着致命的弊端给人类造成史无前例灾难 的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在黑暗的中世纪,而是产生于自由、民主、平等、博 爱深入人心的时代,产生于民主主义制度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这使得包括汤因 比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大为困惑:民主的原动力是爱!它所产生的巨大活力,不 仅不能阻止战争,反而全部转化成战争热情?这些人的困惑在于不了解人类尚未 摆脱国家的羁绊,在国家的范围内,民主仅仅是调动一切成员,形成一•致对外力 量的有效手段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民主所产生的“爱”,在现实中成了 “恨” 的手段所以富勒认为「民主的原动力不是对他人的爱,而是恨它要调动一 切“内集团”的力量来毁灭“外集团”这也许就是具有空前破坏力的第一次世 界大战是产生于民主时代的根本原因四)西方社会文化传统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小的文化结构,引发了人们从社会文化的深层考 察战争的起源斯宾格勒在对“社会文化与战争”两者关系的剖析时,指出“战 争的精华却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 道徳、艺术、宗教)和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是人的战争意识发生的直接机制, 是战争活动形成的主要原因下面就影响战争最大的社会心理和民族主义两大因 素,谈谈我的见解。

      1.西方国家追求强大的社会心理从氏族到今天的国家,都把强盛看作自己的终极H标,尤其是四方国家更是 如此古代西方,大多属于游牧民族,游牧世界的自然法则就是弱肉强食,这是 任何农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西方民族口离开牧场,登丄历史舞台,常常以其独 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令世人震惊、恐惧,尤其在从事战争吋更是如此此外,游 牧生活的不稳定性,也培育了西方人的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