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复习必修1.doc
83页第一章 化学中常用计量I、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一、相对原子原子质量1.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为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记忆、使用均很不方便,所以科学上一般不直接使用原子的真实质量,而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C-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的SI制单位是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出)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也称为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该元素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的乘积之和可用下式表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 · a% + B · b% + C · c% + · · ·例如:氯元素有35Cl和37 Cl两种天然同位素,在自然界的氯原子中,它们各占75.77%和24.23%,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4.969和36.966,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34.969×0.7577 + 36.966×0.2423 = 35.4534.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的质量数):就是该原子的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
某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质量数只能是某同位素原子(即核素)的质量数,决不能说是某元素的质量数5.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也称为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与其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的乘积之和例如: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 35×0.7577 + 37×0.2423 = 35.4856、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1)查元素周期表或相对原子质量表;(2)已知原子真实质量:①由定义来求;②求出原子的摩尔质量(1个原子的质量×NA),再求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相等);二、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量1、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和相对原子质量一样相对分子质量也是相对比值要计算单质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必须写出分子式,如氢气的分子式是H2,H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079,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1.0079=2.0158许多物质并不是由分子聚集而成的,它们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如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离子晶体,用化学式表示为NaCl,它不代表一个简单的分子,只表示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这些物质只有化学式,没有分子式,所以它们没有相对分子质量而是化学式量(但针对中学生知识范围而言,有时把它仍然叫做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相等6.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求算方法:(1)由定义来求: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摩尔质量法:先求出摩尔质量(M=m/n),再求出相对分子质量M r ;(2)密度法ρ:M=Vm·ρ;(3)相对密度法:同T、P时,ρ1:ρ2 = M r1 :M r 2 (4)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法: = M r1 ·C1 +M r2·C2 + M r3·C3 +……其中C为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典型例题【例1】已知O3可分解为O2,将一瓶O3放置一段时间后,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28 B.34 C.38 D.49【解析】可用极值法解此题O3没分解前,相对分子质量为48,全部分解后为32,即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是32和48之间B、C为正确答案例2】2gAO32-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0.05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个,则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 B.32 C.60 D.80【解析】1个AO32-中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现2gAO32-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0.05NA,故2gAO32-的离子数为0.05NA/2=0.025NA,物质的量为0.025mol,所以其摩尔质量为2g/(0.025mol)=80g/mol, 所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16×3=32【例3】化合价为n的某元素R的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则n的值是A.(x—y)/54 B.(y—x)/79 C.(2x—y)/108 D.(y—x)/45【解析】若n为奇数,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n ,氧化物化学式为R2On, 则 Mr(R)+62n=x2Mr(R)+16n=y, 解得n=(2x—y)/108若n为偶数,则硝酸盐化学式为R(NO3)n ,氧化物化学式为ROn/2, 则 Mr(R)+62n=xMr(R)+8n=y, 解得n=(x—y)/54 故选A、C。
例4】为了测定某烷烃样品(丁烷,并含少量丙烷等气态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为m1②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烷烃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③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已知实验时的温度T(K),压强p(kPa),水的密度ρ水(g·mL-1),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密度ρ空气(g·L-1)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 2)步骤②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3)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4)由实验测得该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列算式)解析】:(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两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2)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了样品气3)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
4)水的质量近似为m3-m1, 水的体积为(m3-m1)/ρ水 空气体积与之相同,所以,空气质量为ρ空气(m3-m1)/ρ水 ,m2-m1+ρ空气(m3-m1)/ρ水样品质量为m2-m1+m(空气)= m2-m1+ρ空气(m3-m1)/ρ水ρ空气(m3-m1)/ρ水根据 可知,Mr(样品)=29.0×=29.0×ρ水(m2-m1)+ρ空气(m3-m1)ρ空气(m3-m1)=29.0×巩固练习1.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A.24 B.3.866×10—26kg C.9.965×10—25kg D.24×1.933×10—26kg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3molOH—的质量为51gB.铁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16/(6.02×1023)gD.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3..用足量氢气还原mg某金属氧化物RO2,得ng金属,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32n/(m-n) B.32n/(n-m) C.48n/(m-n) D.48n/(n-m)4.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
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A.32 B.65 C.120 D.1505.在反应X + 2Y = R + 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16﹕9 B.23﹕9 C.32﹕9 D.46﹕96.1.75g金属A投入盐酸中,待A全部溶解后,生成0.25molACl和2.8L(标准状况)氢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7 B.23 C.39 D.46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 g·mo1—1)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8.对于SO2和SO3:(1)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 。
2)在常压和100℃时,等体积的SO2和S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__ 3) 当SO2和SO3的氧原子个数比为1 :1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 ,质量比为 ____ ,原子个数比为 ____4)常压和100℃时,等质量的SO2和SO3密度之比为 ,体积比为 ,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9.医药上用的阿斯匹林经测定知:它的成份中含氢元素4.5%,氧元素35.5%,其余为碳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设阿斯匹林化学式为CaHbOc ,则a=_____,b=_____,c=_____10.有三种一元碱A、B、C,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5:7,若按物质的量之比为7:5:3,把A、B、C混合均匀,取该混合物5.36g恰好与50mLl3.37%的稀硫酸(密度为1.1g/cm3)完全中和求这三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各是多少?II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符号n,其单位是mol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1—13.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c,单位mo1·L—1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单位L·mo1—15.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即12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符号NA,单位mo1—1即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也就是12克12C含有的碳原子数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mol,微粒个数(N)与物质的量(n)换算关系为:n=N/NA 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二、基本关系微粒数 ×NA÷NA ÷物质的量浓度÷22.4 ×物质的量浓度(mol)×22.4气体体积(标况下) 物 质 的 量 溶液的体积(L)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 物质的质量 (g)三、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微粒数比=物质的量比,求出n之后再换算成m、V、N等2.计算关键在熟练掌握n、M、Vm、c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搞清化学反应,抓住基本概念,理顺物质关系,推准列式依据,准确计算求得结果。
3. 计算格式 (1)列方程式 (2)列关系量 (3)列比例 (4)求解 (5)做答四、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