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电影赏析公选课一:卓别林电影.ppt
6页默片时代的喜剧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大师•------查理.卓别林•卓别林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时,表现出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百折不挠的追求观众欣赏卓别林的影片,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哭,则流着真诚的眼泪卓别林对电影艺术的伟大贡献,写下了好莱坞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光辉的一页卓别林生平及其电影作品•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1977年12月25日卒于瑞士科西耶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头戴一顶大礼帽,脚登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银幕上——这就是卓别林为我们创造的绅士流浪汉形象。
查理·卓别林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巨星,他和他所创造的夏尔洛形象一起被人们永远铭记无论是流浪汉夏尔洛的善良、风趣、不幸,还是大独裁者的刚愎自用、自高自大,这些都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主要作品年表主要作品年表•美国1915-流浪汉美国1917-安乐街美国1918-夏尔洛从军记、狗的生活美国1921-寻子遇仙记美国1923-巴黎妇人美国1925-淘金记美国1928-大马戏团美国1931-城市之光美国1936-摩登时代美国1940-大独裁者美国1947-杀人狂时代、凡尔杜先生、杀人的喜剧美国1952-舞台生涯美国1963-三十欢乐世界英国1967-香港女伯爵 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风格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风格 (1)卓别林出身低微,对下层人民怀着深切的爱和同情他曾宣称:“我所构思的喜剧情节非常简单,那就是普通人陷入困境并解脱困境的过程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位天才的艺术大师十分崇敬 (2)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1972年,美国隆重邀请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3)一本权威的电影史著作曾经这样评价卓别林:一想起卓别林就会想到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任何人都没有像查理·卓别林这样受到全世界的爱戴了卓别林同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每个人都从他身上得到他所要的一切这个渺小的流浪汉做出了我们多数人想和想试着做而无法做到的事情,他的失败是人类的失败,他的成功是全体人们的成功卓别林之所以被称为电影事业上的怪杰,原因就在于此 •《城市之光》描写的虽是流浪汉的爱情故事,但是反映了很多的社会现实在这部影片中,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身无分文,却古道热肠地竭力想帮卖花女重见光明一日,他搭救了一个富翁,被请回家并奉为上宾,但次日富翁醒来却不认识他了流浪汉为帮盲女复明,参加了拳赛却一败涂地他徘徊街头又巧遇富翁,两人尽释前嫌富翁给流浪汉1000元资助盲女,不料他们遭遇了强盗富翁受了伤,流浪汉舍命保钱,送盲女就医,自己却因被警方误会而被捕入狱《城市之光》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悲剧,它以喜剧为表现手段,展示了美国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情怀•《摩登时代》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工人死活,无限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异想天开地发明“吃饭机”,连工人短短的午饭时间也不放过。
由于夏尔洛整天在传送带旁操作,机械地重复拧螺丝的单调工作,因而神经失常,被送进医院,然而等病治好了,他却失业了这部影片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而且在演技上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凡尔杜先生》,描写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忠心耿耿地干了二十年,受尽剥削,在一次经济危机中被踢出银行,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凡尔杜因杀人而被捕,判处死刑他说:“杀了一个人就说这人是罪犯,杀了几百万人却说他是英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权势就能获得成功……”•《淘金记》这部电影以悲喜剧的形式,嘲讽了工业时代人们对金钱的贪婪为了去西部获取财富,淘金者互相倾轧,杀戮和背叛成为家常便饭•他在无声电影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带给他最高声誉的却是一部有声片《大独裁者》1940年,法国已经沦陷,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不可一世、横扫千军此时的美国却在远远地观望着,这个时候卓别林拍摄了这部讽刺挖苦法西斯、预示人民是最后胜利者的影片,受到进步人士的热烈欢迎,但是也惹了很多麻烦因为这部影片,他受到很多非难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对这部电影十分憎恨,通过外交途径多次抗议,美国政府居然考虑要把影片禁播不久,美国因日本偷袭珍珠港而被迫对轴心国宣战,人们才看到了卓别林的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