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制作尺子教学设计.doc
5页制作尺子”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结构分析:本单元由“比较长短”“ 制作尺子”“比较轻重”“谁装得水最多”四课组成,围绕比较长短,轻重,容量的方法展开,引导学生在比较活动中学习简单测量和记录方法,为以后的观察活动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一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已经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但低年级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较弱、语言描述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是教学中要关注的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活动中产生问题,主动想出不同办法比较物体长短,轻重,容量,认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难点:指导学生把握测量中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交流,互相接纳的科学精神单元教学目标设计:1. 通过生活事例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设计方案解决2.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初步认识科学测量3. 认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4. 培养学生多思、合作、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本单元设计上注重两点:一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的能力,其次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动手做科学”的方式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这样一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课时的具体设计:课题名称《制作尺子》教学目标1. 巩固测量物体长短的方法2. 了解尺子的结构和用法3. 学会更准确的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4、培养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和观察、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尺子的结构及制作尺子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在尺子上标出较准确的刻度教学材料准备 尺子,样板尺子,剪刀,纸条,钉子,表格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请景,揭示主题1、谜语:站着这么高,躺着这么长,裁衣服做衣裳,全靠它帮忙尺子)2、讲述一些有关尺子的故事1、猜谜语2、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观察尺子1、提问:请观察手上的尺子,说说尺子有什么特点?2、延伸:可以用不同东西制作尺子1、观察尺子并汇报尺子有什么特点?2、了解可以用不同的东西来制1、让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和用法2、知道可以用不同的东西来制作尺子制作尺子1、提问:如何制作尺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什么呢?2、小结制作尺子的注意事项3、指导学生制作尺子4、提醒学生可以把尺子用钉子连接起来做成长尺,还可以在上面装饰一些漂亮的花纹1、学生讨论、汇报2、小结制作尺子的注意事项3、制作尺子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制作的能力。
展示与交流讲述:请同学们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说说你为什么能把尺子做得那么漂亮作品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巩固与应用1、给学生发一个表格2、讲述:请用自己制作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填表巩固测量物体长短的方法总结与交流1、提问:为什么用自制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会有误差?2、讨论:如果没有尺子,怎样进行测量呢?1、讨论、小结2、讨论、汇报知识的迁移、拓展对教学的反思 1. 教学成功之处:(1)纵观整堂课,我能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学生,通过学生观察、听、看、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2)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用谜语和故事的引入,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做尺子的硬纸片,钉子、尺子样板、表格等,一些细节和易错的地方反复提醒和指导,因此学生能顺着我的思路来上课,课堂纪律较好,学习兴趣较浓](3)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培养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4)课的结尾我设计的表格和误差问题的研究,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不但学会更多的测量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2. 教学不足之处:(1)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在倾听他人发言时不够认真有的学生还在摆弄手中的物品,没有听见别人的发言以后要反复教育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单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还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2)有一些学生制作的尺子误差较大,有些学生在制作尺子时,注意力集中在尺子的装饰,而不是尺子的准确标刻上,因此在语言的表达和对学生的引导方面还要注意 (3)学生识字能力有限,写原因时较多字不会写,在这方面还要改进对教材设计的评价1. 活动的设计在难度上是否适当?合适,就是由认为较难的误差问题,学生也能讲出一些出来,这是意外收获2. 学生的探究兴趣集中在哪个环节?在开头老师讲谜语和故事,在制作尺子的过程因为谜语和故事以及在尺子上装饰花纹,增加了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特点3. 学生的主要收获是什么?从哪些表现可以知道? 对尺子的结构和使用有了较深刻地认识,从他们课堂的表现和所制作的尺子可以看出来,尺子较精美,当老师必须事先为学生准备制作尺子的纸条附:表格编号测量的物体用自己的尺测量(厘米)用直尺测量(厘米)误差(厘米)12345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