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历史螺点复现钉螺调查.doc
4页无锡市惠山区历史螺点复现钉螺调查无锡市惠山区是无锡市撤市设区后的一个新区,原锡山市 在1993年经省、市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1994 年即进入血防监测巩固阶段2001年撤市设区5年来,每年 春季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区各历史流行村开 展查螺工作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6年查出3处历 史螺点复现钉螺1材料与方法❷在区、镇、村三级查螺业务培训基础上,对全区6个镇 90个流行村开展全面的查螺工作一共进行村自查、镇抽查、 镇对口查和区抽查4个回合村自查由各村组织的查螺小组 进行查螺,对重点复杂环境进行全面普查、反复勘查,对一 般环境采用机环结合方法开展查螺在查螺现场做好记录, 按要求进行统计,要求各个查螺小组当天查螺、当天记录、 当天统计镇抽查由各镇自己组织实施,要求各镇在村自查 基础上再抽查1/3以上的村镇对口查由区血吸虫防治办公 室统一安排在村自查、镇抽查、镇对口查基础上,区对有 关镇、村进行抽查2结果❷2001年4月18日,石塘湾陡门村在村自查中发现小桥 头杨巷沟内有活钉螺,有螺面积420 m2,环境为沟,钉螺最 高密度11只/O. 11 m2,平均密度为1. 3只/O. 11 m2,共捕 获活钉螺63只,经实验室压片镜检,无阳性钉螺发现。
经 区、镇二级专业人员鉴定,确定为水网型钉螺2005年4月 22日,钱桥镇东风村在春季查螺村自查中,该村小李巷西侧 蔬菜田沟内发现活钉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镇卫生院接 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同时组织镇村两级查螺员共30余人开 展扩大查螺工作,查明有螺面积合计48 000 m2o有螺环境 为沟、塘和河道钉螺最高密度65只/框,平均密度1.2只 /框,现场随机捕获活钉螺426只,实验室压片镜检,未发 现阳性钉螺经区、镇二级专业人员鉴定,确定为水网型钉 螺❷2006年4月29日,惠山区洛社镇桃园村在春季查螺工 作中,查螺员在该村水垛桃林田沟内发现活钉螺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和镇卫生防疫部门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同 时组织镇村两级查螺员共30余人开展扩大查螺工作,查明 有螺面积合计40 000 m2o有螺环境为桃树林沟、河道钉 螺最高密度为60只/框,平均密度1.5只/框,现场随机捕 获活钉螺500只,实验室压片镜检,未发现阳性钉螺经区、 镇二级专业人员鉴定,确定为水网型钉螺3讨论❷3. 1历史螺点复现的危险在逐渐增大❷惠山区2005年、2006年相继发现大面积钉螺,是原锡 山市在1993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发现的最大 的2处内陆活螺点。
螺点面积大、活螺密度高、靠近居民区 近,均系历史有螺区域,上次有螺年份为1971年,复现年 数长达34年而惠山区2001年在石塘湾陡门发现的一处420 m❷2的活螺点也是历史有螺区域的螺点复现说明钉螺作为 一种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改变环境的历史有螺区 域复现的危险正越来越大,只要是环境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任何历史有螺区域在任何时候都有发生活螺复现的可能,并 且这种可能正在逐年加大现实迫使我们要做好对每一个历 史有螺区域的全面调查工作,迎接可能来临的新疫情挑战3. 2查螺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2005年钱桥镇东风村螺点、2006年洛社镇桃园村螺点 的钉螺密度高,有螺区域遍布民居的村前宅后,说明螺情是 数年发展的结果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查螺工作质量,防 止走过场尽管惠山区在提高血防查螺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探 索,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奖惩 并举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投入,提高和落实查螺报酬;其次 是要落实查螺工作责任,加强检查考核,实行查螺工作责任 制、任务区域包干制、查螺工作责任追究制;最后是要提高 查螺工作的组织程度,各级各层在组织、部署、发动、方案、 培训、实施、记录、资料、督查、考核、总结等系列环节进 一步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化、系统化。
❷3. 3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面对日益严峻的血防工作形势和繁重的血防工作任务, 迫切需要加强血防工作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血防专业队伍 建设,稳定、充实各级血防专业队伍,加大经费投入,提高 血防工作人员待遇,保证血防工作人员安心工作,提升血防 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二是要加强各级的血防业 务知识学习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断提高血 防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为血防工作的深入有效 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