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31054901
  • 上传时间:2022-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9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围绕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和美丽宜居乡村的重大需求,聚焦“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重点任务,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技术创新、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技术、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城市防灾减灾技术集成、住宅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建筑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县城和乡村建设适用技术研究等9个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方向引导和战略性、储备性研发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集成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以支撑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聚焦能源系统优化、市政基础设施低碳运行、零碳建筑及零碳社区、城市生态空间增汇减碳等重点领域,从城市、县城、乡村、社区、建筑等不同尺度、不同层次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城乡发展方式和建设模式二、 发展目标到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对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取得突破突破一批绿色低碳、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防灾减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建成一批科技示范工程。

      科技力量大幅增强布局一批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支持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建设一批科普基地科技创新体系化水平显著提高住房和城乡建设重点领域技术体系、装备体系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部省联动、智库助力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实效,国际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生态明显优化三、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实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科技水平持续提升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实现国际并跑,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品取得突破工程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工程装备实现国产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设计、生产和施工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水处理关键核心产品和设备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绿色技术持续创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明显改善装配式建造和绿色施工技术实现规模化推广,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成效显著,为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分辨率遥感、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实现融合应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资源不断优化建立部省联动的科研组织管理机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取得新进展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及23个专业委员会,汇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国际科技合作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原创性研发能力、创新团队建设、科技人才储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还不适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四、 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科技创新组织协调作用,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和科技力量,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平台顶层设计,完善“项目+平台+人才”的建设模式,布局建设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向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建立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建设一批科普基地,提高行业科普能力。

      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支持企业参与编制部门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参与技术创新决策,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产业园区、金融机构等力量,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三)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制定适应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团队与创新人才支持专项,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团队依托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建设工程,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学科或专业部门四)打造高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家智库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智库作用,为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支撑发挥专家在研判科技发展方向、谋划重点领域科技任务、综合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专家库和评价机制,吸纳有责任担当和创新活力的中青年专家,增加企业技术专家数量和比重。

      加强科技管理人员培训五)加大技术应用示范和成果推广加强科技创新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创新“机制+技术+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建设零碳建筑、低碳城市、城市更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等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健全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公告和技术目录等成果推广制度,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成果库推动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机制,引导市场资源和金融资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六)构建高规格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依托“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等,打造城乡建设领域高规格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结合“一带一路”倡议,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高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与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沟通交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中国标准和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参考资料:“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