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单元.doc
7页第一单元 长征之歌一 七律 长征 积累运用1.逶迤 澎湃 谤 wěi mín yá 2.C3.寻常,平常;弯曲绵延的样子;欢悦4.B 5. 抢渡金沙飞夺泸定情满万水整体感知1.an韵2.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 3. 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轻松豪迈5.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迈壮志和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重点品读1.首联提出全篇主旨远征难”“万水千山”总括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不怕”“只等闲”充分表现了红军对艰难与牺牲的蔑视2.恰当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像起伏的微波;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中,却像滚动着的小小的泥丸形象地烘托出红军的高大,具体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困难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 3.①好云”更加形象,写出了山崖高耸入云的特点,更好地表现出红军的不怕艰难的精神 4.“暖”字,既写出了五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寒”字,突出大渡河泸定桥险恶的环境、战斗的激烈,表现红军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5.“喜”包含了越过岷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同时又有到过这样艰难地方的而自豪6.略拓展探究1.军队 谋取 应当 也2.“百万”突出了人民解放军人数众多;“雄”字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战士英勇的形象,两个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跨越长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势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看到人民解放军来南京后,南京市民欢庆解放的激动、自豪之情 4.国民党反动派以及他们所统治的军队 楚霸王项羽 必定全歼国民党残军5.A、C6.《七律 长征》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描写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喜悦心情,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思想感情上两者都是抒发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豪情壮志,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信心和勇往直前的气魄二 《长征组歌》两首积累运用1.略2.比喻引敌人离开有利的地理形势,便于趁机行事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浓重形容诗词创作的反复推敲,多次修改3.A 4.A 5.比喻 对偶 比喻 6.萧华 30 10 四 六整体感知1.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2.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3.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4.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5.风雨同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6.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出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重点品读1.(1) “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2)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衬托了红军官兵蔑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经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2.强调突出了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3.不能,从诗题“过雪山草地”看,“雪山”在前,“草地”在后,从红军长征的行动看,也是先过雪山,后过草地另外,如查颠倒了,也不能押韵4.在节奏上有紧张、急促的特点,用短句突出局势的严峻《四渡赤水出奇兵》用短句拟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过雪山草地》用短句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生存危机之严重 5.(1)“红军哥”杨波徒步长征过固原(2)示例:我会对他说:“你用秘书的亲身经历,把红军长征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不怕苦,不怕死’的红军长征精神。
让红军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我支持你!”6.略拓展探究1. tuān sǒng chái2.铁索桥上威风显,勇士万代留英名文中着重描写了环境的险恶,从而反衬出我军健儿的英勇和无畏,所以说这两句是文章的主旨3.《飞越大渡河》这首诗歌描述的是红军勇夺泸定桥的经过,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4.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从侧面烘托红军的英勇和机智5.这两首歌词在写法上都是先突出长征途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借以衬托红军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三 老山界积累运用1.缀 chù quán yè 澎湃 咀嚼 hān là2.A C C3. 崖 肌 身 冽4.夸张;比喻;拟人 反问5.D C 整体感知1.陆定一 时间 地点 不畏艰难险阻 革命乐观主义2.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 3.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4.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三是有些事情起初不明,后来才明白,按时间顺序写,先设悬念,后面解释,就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重点品读1.瑶山有三十里高说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为下文红军的不怕困难作了铺垫。
2.没有离题,作者运用陪衬的手法深化了中心,衬托军民鱼水情通过和瑶民的对话,我们知道了瑶民生活的艰苦,这也正是天下百姓苦难的缩影,它正点明了红军长征的意义——为解放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 3.四个排比式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点,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增强语势,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并且运用以静衬动的写法,更加渲染了山中的寂静 4.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山势的险峻,这样写能表现红军身处险境而能镇静自若的乐观主义精神5.“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是为了说明吃饭的速度快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6.运用拟人手法,以诙谐讽刺的笔触,对敌人的堵截飞机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揭露了国民党的邪恶本质,反应了红军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自己战斗力的自信7.我认为“第一座”只是万里长征的起点,当红军走过长征的千山万水后,才发现老山界的困难“小的很”可见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及大无畏的气概8.(1)描写了红军战士夜间登山行军的奇观2)山脚 山腰,高、陡(3)“望”,是向远处看第一段话中,作者在山脚下,向上看用“望”;第二段话中,作者在“之”字拐的路上,向上、向下看用“看”。
4)因为红军战士既饥饿又劳累还有很多伤病员要搀扶而且山势陡峭,高峻每步都要非常小心5)“奇观”是指成千上万的人在攀登,人、夜色、高山整合在一起,瑰丽、壮观体现了红军队伍庞大的气势,并歌颂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作者用赞赏的口吻来描绘景物,抒发了豪迈的情怀,是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拓展探究1. 都是以翻山为线索,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顺序2.有关运用景物描写,一方面体现了花草们顽强的生命同时也象征了战士顽强的精神春秋景物描写,写出山上气温瞬息万变,翻山十分艰难,也体现战士的不屈精神3.读完本文后,你觉得红军翻山时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山陡路滑、空气稀薄、暴雨冰雹、狂风大雪等4.“六月雪”是一种自然景象,你认为文章以此作标题好吗?谈谈你的看法好,抓住雪山地区自然景物的特征,点明红军遇到的恶劣的自然条件,衬托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 草积累运用1. zhuó lù sà iān zhàn yùn liàng qiàng2.愤怒,生气;疑惑不安;走路不稳3.B4.(1)长大了,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就会提高(2)吃苦不一定是坏事(3)吃苦能培养人的坚强意志整体感知1.王愿坚 小说 草 红军长征过草地 杨光周副主席2.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人物 情节 环境3.“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也隐含着我们今天甜蜜的生活就是他们换来的,还让我们体会到藏族同胞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与感激。
4.略5.本文主人公是周副主席从小说描写的人物来看,课文一开始笔墨较多地写杨尚昆光,但后文主要是写周副主席杨光只起陪衬作用,是一个线索人物重点品读1.(1)运用排比,具体地写出了战士们吃野菜中毒后的惨状2)形象地写出了医生对战友的无限关切之情3)语言描写,说明警卫员对革命、对红军自身认识深刻:革命需要我们吃草;为革命,我们辛苦,但我们比敌人高尚、强大2.动作和外貌描写,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3.这些动词表现了二班长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4.心理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崇敬心情和他从周事主席的教导中获得的伟力5.周副主席“笑得这么痛快”是因为他听到了警卫员对小卫生员说的话,他为战士们有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的教育而欣慰6.(1)周副主席听见了,会影响休息和心情;杨光不了解事情的真相,瞎嚷嚷2)做战斗动员 跟战士交谈(3)“竟然”说明周副主席病倒完全出乎杨光的意料,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怜惜之情惶惑”有原因是自己非常敬爱的首长病倒了,赶去卫生部救治,而自己却拦住了他的担架,他为自己不近人情、不可理喻的举动感到很不安。
拓展探究1.指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会永垂青史,照亮部队前进的道路2.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根本无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在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里,突出了红军的伟大精神3.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失去战友的悲痛心情4.这句话升华了这篇文章赋予了它乐观,积极的革命情绪夜”是象征旧中国人民的困苦闪烁的星辰”是象征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革命力量虽然它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但是它是不能被消灭的,总有一天会迎来新中国的黎明!5. 故事反映了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艰苦生活,歌颂了领袖与战士阶级友爱,赞扬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五 《长征》节选积累运用1.mò yè gōu cǘ è zhòu2.A3.毅然 猝然 依然 愕然4.(1)对自己眼花栽倒感到十分无奈,内心产生了一丝凄凉2)写出了彭德怀忍痛枪杀自己战马后难过的心情3)指刘少奇因难走及少食等原因走路艰难摇摇晃晃5.略整体感知1. 泥泞的草地上指战员断炊;草地水塘旁边周团长赴死;泥泞的草地上彭德怀枪杀战马;草地之夜乐观精神的传扬2.C 3.因为中国在这之前的文人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更不用说和百姓一起闹革命,经历过草地、爬雪山这样的艰难。
文人走出狭窄的天地,所以是创举,也是骄傲意近即可)重点品读1.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1)不好,去掉不能具体表现彭德怀心情的沉静痛与不舍(2)不好,“扑向”更能表现出警卫员悲痛之情的强烈,更能反映彭德怀忍痛割爱的精神之崇高2.(1)表现了刘少奇平等待人、官兵一致的领袖风范2)毛泽东从《马赛曲》中感到了力量,忘记了饥饿,而且还看到了中国革命美好的希望3.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