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外国语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doc
7页2012 年温州外国语学校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根据《温州市 2012 年初 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教发〔2012〕15 号) 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考试改革,应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 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升学 竞争压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教育 质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教育的深 入发展 二、组织机构 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要 组成部分,是建立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为保证评 价过程的顺利进行,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按照温州市教育局的要求,建立相 应的组织机构 (一)温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 组 长:范锐 副组长:郭申、林显光 组 员:陈立钢、陈 欢、李碧湖、叶树光、周 茜、尤丽云、吴盈盈季炜梅、 池丽微、胡 芳、孙 丹、张瑶牧、白云生、徐 君、张思婉、姚建平、朱惠 珍。
二)初三年级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 初三年级段工作小组原则上按照班级建制设立,小组成员由年级段长、班 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组成小组成员必须在该年级段工作一年以上2012 年初 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由下列同志组成: 三(1)班评定小组:吴盈盈、应 南、朱雪映 三(2)班评定小组:季炜梅、黄立伟、刘 波 三(3)班评定小组:池丽微、梁占海、陈玉华 三(4)班评定小组:胡 芳、陈 哲、陈昆亲 三(5)班评定小组:尤丽云、戚淑慧、叶亦彤 三(6)班评定小组:孙 丹、王赛丹、王洪江 三(7)班评定小组:张瑶牧、林颖洁、李欢欢 三(8)班评定小组:白云生、章振华、庞丽荣 三(9)班评定小组:徐 君、汤亦纯、彭玲芳三(10)班评定小组:张思婉、应 丽、吴晓东 三(11)班评定小组:姚建平、金 键、张 快 三(12)班评定小组:朱惠珍、林仙仙、刘 波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构成和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构成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由“综合表现”和“测评等第”两部分构成 l 、综合表现:内容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 日常表现等五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语”和“综合表现评 定”两部分组成 综合表现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五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 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表现评语应当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 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记录册》 反映的情况,由 9 年级班 主任撰写,班级之间作适当平衡,最后由学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综合表现评定:各班可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五个方面,再结合本 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评定程序与“综合表现评语” 同步进行综合表现评定结果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三个等级 2、测评等第:主要对能够休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评测 评项目包括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运动与健康(体育、健康等)、探究 与实践(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劳动与技能(劳 动技术、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等)四类毕业学生测评项目分终结性测评与平 时测评两类一是终结性测评项目:艺术、科学实验操作、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艺术、科学实验操作根据课程标准由教育局命题,体质健康根据国家教育部《 学生休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的要求进行测试.测评时间另见安排表。
二 是平时测评项目: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测评时间安排在该学科课程完成时由学校根据课程标 准和实际组织情况测评学生测评成绩不合格,可以补测一次测评项目成绩 分 A 、P 、E 三等(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与待及格),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 质测评等第评定的重要依据,具体时间另见安排表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综合表现的评价原则 ( l )各班可根据《 温州外国语学校学生品德考核评定表》 和班级实际 情况,结合《温州外国语学校学生手册》 中的评定要求.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 定等级 ( 2 )优良比例各班要控制在 75 %左右,超过 80 %的要向学校学生综合 素质评定领导小组申请.被评为校园优秀的同学可以直接评定为优良等级八 年级、九年级被评为市级(含市级)以上的三好学生、优干、优秀团员、团干 可直接评定为优良等级,校级三好学生、优干也可直接评定为优良等级 3 )待合格比例要控制在 3 %以内综合表现评定被评为待合格的学生 要附加说明必须经过班评定工作小组评议,并上报分管校长批准对有违法 行为或受学校纪律处分未撤悄的学生,按照要求评定为待合格。
班级要将该学 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 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 4 )对评定结果如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可向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 组提出异议,学校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2、综合素质测评等第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测评可结合测评项目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测评方式 A、直接认定 对具有一定特长(指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举办的在市直或县级及以上 范围获得体育,艺术、科技三类竟赛三等奖及以上者,国家一、二、三级运动 员,参加艺术特长测试达 B 级及以上)的学生,可凭获奖证书或等级证书,根 据综合表现直接确定相应项目 A 等 B、测评等第分 A 、P 、E 三等〔 分别代表优良、及格与待及格), P 、E 等由学校确定,A 等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确定综合素质测评等第的具体标 准见温教发(2012)15 号文件 各班级要对学生、学生家长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 测评相关的书面材料(获奖证书、获奖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证明、学习素质报 告单等)上交的截止日期为 2012 年 3 月 30 日(直接认定 A 的材料在 3 月 22 日上交)。
各班级、各位老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 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核理、 数据分析和经验总结测评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任何班级、教师和个 人不得干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时成绩和评价结果四、加强制度建设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事 关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必须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培训制度和监控评估等制度, 以便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管理,杜绝舞弊现象 (一)公示制度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程序,应提前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学生综合素质侧评等第评定获得 A 等和综合表现评定获得优良 的名单要在学生所在班级公布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家长、学生 对改革的理解与支持 (二)诚信制度 建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长记录的诚信机制参与综合素质评价 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 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三)培训制度 学校要精心组织、精密安排,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 有效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评定能力,以确保评定结果的权威性 与可信度。
(四)监督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综合素质评价中可能危害公平、公 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五、测评工作程序: 2012 年 3 月 22 日直接认定 A 的学生获奖证书、获奖证明材料上交教务处、政 教处、初三段 2012 年 4 月上旬各小组进行审核初评 2012 年 4 月 2-6 日各校艺术和科学实验操作终结性测试测评 2012 年 4 月中旬各小组确定学生等第 2012 年 4 月 18-25 日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学生等第并公示学生成绩 2012 年 4 月 25-29 日学校上报教育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温州外国语学校2012 年 3 月 20 日温州市 2012 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等第评定表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一级 指标二级 指标三级指标评 价 结 果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认定为 A 级:①7-9 年级,通过艺术 A、B 级专业测试;②7-9 年级,参加艺术节等各项比赛中获县(市直)级(及以 上级别)三等奖及以上者审美 与艺 术音乐 美术A 级①7—9 年级五个学期末音乐考核成绩达到 3A2P 及以上者;②7—9 年级五个学期末美术考核成绩达到 3A2P 及以上 者;③参加艺术(音乐、美术)终结性测评成绩为 A;④7-9 年级,参加艺术节等各项比赛中获校级三等奖及 以上者。
四项条件需达到三项或以上P 级①7—9 年级五个学期末音乐考核成绩达到 3P2E 及以上 者;②7—9 年级五个学期末美术考核成绩达到 3P2E 及以上 者;③参加艺术(音乐、美术)终结性测评成绩为 P 及以上 者;④7-9 年级,参与校内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并有原始凭 证四项条件需达到三项或以上E 级7—9 年级五个学期末音乐考核成绩为 2P3E 及以下者, 或 7—9 年级五个学期末美术考核成绩为 2P3E 及以下者, 或参加艺术(音乐、美术)终结性测评成绩为 E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认定为 A 级:7-9 年级,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获县(市直)级(及以上级别) 前 8 名(集体项目前 3 名的主力队员)及以上者A 级①7-9 年级五个学期末体育与健康学期考核成绩达到 3A2P 及以上者;②9 年级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为良好及以上者;③7-9 年级,参加校级各类体育比赛获前 8 名(集体项目 前 3 名的主力队员)三项条件需达到两项或以上运动 与健 康体育 健康P 级①7-9 年级五个学期末体育与健康学期考核成绩达到 3P2E 及以上者;②9 年级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为合格;二项条件均需达到。
E 级7-9 年级五个学期末体育与健康学期考核成绩为 2P3E 及 以下者,或 9 年级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合格;A 级①7-8 年级四个学期末地方课程学期考核成绩达到 3A1P 及以上者;②7—8 年级四个学期末学校课程学期考核成绩达到 3A1P 及以上者;③7—8 年级四个学期按要求认真参与社区服 务与社会实践并有完整过程记录;④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 被学校评为优良(或 A 级)⑤7-9 年级,参加小科技、小课题、小发明、小论文、研 究性学习活动成果等各类比赛中获校级(及以上级别) 三等奖及以上者五项条件需达到四项或以上P 级①7-8 年级四个学期末地方课程学期考核成绩达到 2P2E 及以上者;②7-8 年级四个学期末学校课程学期考核成绩达到 2P2E 及以上者;③7—8 年级二个学期及以上按要求认真参与社区服务与 社会实践并有完整过程记录;④参加研究性学习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被学 校评为合格(或 P 级)四项条件都需达到探究 与实 践研究 性学 习社 会服 务E 级7-8 年级四个学期末地方课程学期考核成绩为 1P3E 以下 者,或 7-8 年级四个学期末学校课程学期考核成绩为 1P3E 及 以下者,或 7—8 年级只有一个学期按要求认真参与社区 服务与社会实践并有完整过程记录;或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被学校评为待合格(或 E 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认定为 A 级:7-9 年级,参加网页制作、信息学等比赛中获县(市直)级 (及以上级别)三等奖及以上者;劳动 与技能劳动 技术信息 技术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