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立交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65页
  • 卖家[上传人]:liy****000
  • 文档编号:144664014
  • 上传时间:2020-09-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10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66页共66页蚂蟥梁立交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区位本次蚂蟥梁立交改造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组团观音桥组团由石马河街道、大石坝街道、观音桥街道、华新街道、五里店街道和江北城街道组成,用地规模约36.5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13万人观音桥组团观音桥组团规划定位:全市重要商贸、体验经济、总部金融和电子商务发展中心,突出综合商贸、微企孵化功能,打造智慧城市先行区,集中展示重庆现代化大都市风貌本项目位于观音桥商圈西南角,为城市主干道渝澳大道与建新西路形成的交叉节点该节点向东衔接观音桥商圈环道及建新东路,距商圈环道580m;向北衔接龙华大道,距鸿恩寺立交640m;向西衔接北滨路及万兴路,距李家坪立交750m,向南衔接渝澳大桥,距北桥头1.5km项目区位图1.2 项目建设背景1、立交主线道路等级调整 规划调整《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评估及优化》(2015-2030)中将快速路四纵线由渝澳大道调整到西侧的嘉鸿大道-松牌路走廊,蚂蟥梁立交的主线(渝澳大道)道路等级由城市快速路调整为城市主干路本次调整对该立交节点的功能定位产生重大的影响。

      2、周边相关建设项目及旧城改造计划的启动周边主要建设项目由于该立交节点位于观音桥建成区,周边现状建筑多,立交改造涉及拆迁多目前观音桥片区正积极开展嘉陵村、小苑村等老旧小区拆迁改造工作,极大程度的解决了本项目的拆迁矛盾,为项目的建设奠定基础项目周边拆迁范围1.4 立交设计概况本次蚂蟥梁立交改造,渝澳大道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60km/h;建新西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等级,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将西段由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东段按照规划路径打通至观音桥商圈环道结合交通需求采用复合型立交的思路,在“涡轮型立交”的基础上附加建新西路直行衔接规划黄观路的连接道,分流向东过境交通,黄观路自东向西的交通流通过兴竹路及周边路网进行组织方案平面总图渝澳大道基本维持现状不变,建新西路西段(李家坪立交—蚂蟥梁立交)拓宽改造435.198m,东段(蚂蟥梁立交—观音桥环道)新建546.285m;新建匝道8条和连接支路1条,共计2738.629m,其中单车道匝道路幅宽7m,双车道匝道路幅宽9m,连接支路路幅宽12.5m本次改造含1座主线桥长76.566m,3座匝道桥长分别为322.5m、73.018m和249m,1座主线拼宽桥长103m,1座连接支路桥长82.5m,3座人行天桥,2座车行下穿道长分别为358.10m和46m,和一座预留下穿箱型结构长63m。

      1.6 对初设审查专家意见(道路部分)的执行情况1、3号天桥处于轨道1B出口处,宜进一步复核人行道宽度,保证人行通畅、安全,并避免天桥对内侧大门的影响回复:经核实,渝澳大道拓宽改造后,轨道1B出口处人行道宽度为5.2m,3号天桥梯步宽2.5m,其无障碍电梯采用2.5m2.5m(考虑了外结构尺寸),在充分考虑渝澳大道建筑限界后,人行道最小宽度为2.1m,能满足人行通畅需求;现状骨科医院大门位于3号天桥东端梯步北侧约4.6m处,天桥布设对骨科医院大门出入基本无影响2、边坡形式应充分考虑主城核心区景观要求回复:已根据业主和江北区要求将边坡防护调整为TBS防护3、防撞护栏设置位置应注意不要进入道路建筑限界回复:执行专家审查意见,在下阶段注意防撞护栏设置位置,严格保障道路限界满足规范要求4、化工学院临时便道由于平纵指标差,应加强交通标志标线等设计,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回复:执行专家审查意见,在下阶段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确保化工学院便道的人行和车行安全5、渝澳大道南侧指路标志牌设置位置应利于驾驶员识别回复:执行专家审查意见,下阶段在渝澳大道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处增设一块指路标志1.7 设计内容及设计文件组成本项目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结构及下穿道工程、排水工程、电照工程、交通工程等。

      本次蚂蟥梁立交改造初步设计图纸分七册:第一册 道路工程第二册 桥梁工程第三册 结构、下穿道工程第四册 排水工程第五册 电照工程第六册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部分)第七册 景观绿化工程本册为第一册 道路工程二、设计依据及规范2.1 设计依据(1) 我院与业主签定的合同(2) 1:500实测管线地形图(2017.10)(3) 观音桥片区规划资料(江北区规划局提供)(2017.04)(4) 轨道交通9号线李家坪站—观音桥站区间(含蚂蟥梁轻轨站)设计资料(轨道集团提供)(2017.08)(5) 观音桥片区旧城改造计划(江北区建委提供)(6) 建新西路拓宽改造方案设计(厦门市政设计院重庆分院提供)(2017.09)(7) 蜀都中学南侧道路、黄观路方案设计(厦门市政设计院重庆分院提供)(2019.03)(8) 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5月完成的《蚂蟥梁立交改造工程》工程地质报告(9) 现场实测逐桩纵横地形断面数据(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完成)(10) 《蚂蝗梁立交改造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年2月)(11)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蚂蝗梁立交改造工程设计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19】19号)。

      2.2 设计规范国家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5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设部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交通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适用于车行道路面设计)《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 D63-200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地方规范:《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064-2007)《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三、项目建设条件3.1自然地形地质条件(摘自地勘报告)3.1.1气象水文场区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

      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0C,极端最高气温41.70C,极端最低气温-1.80C,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毫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

      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3.1.2地形地貌场区区属城市建设区,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地形起伏较大,大致呈西高东低之势,区内最高点位于场地西侧,高程为289.20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侧,高程为255.81m,相对高差33.39m地形坡角一般为5~55,陡坡地段已建挡墙,坡角达90现对本工程拟建道路、立交地形、地貌分述如下:主线沿线地形、地貌:属建新西路改造工程,勘察区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大,建设用地为地形起伏不大,大致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最高点位于场地西南侧,高程为279.98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侧,高程为268.60m,相对高差11.38m地形坡角一般为5~35,局部为已建挡墙,坡角达90蚂蟥梁立交地形、地貌:属原蚂蟥梁改造工程,勘察区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较大,建设用地为地形起伏不大,大致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区内最高点位于场地西侧,高程为289.20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侧,高程为255.81m,相对高差33.39m地形坡角一般为5~55,地形多已建挡墙,坡角达90场地内多处可见基岩出露3.1.3地质构造拟建道路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拟勘察区位于金鳌寺向斜东翼,沿线未发现断层通过。

      岩层产状为倾向249~274、倾角9~12,优势产状为260∠12,层面平直、分离,泥夹岩屑填充,无胶结,岩层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据野外调查,地表地层层序正常,无地层缺失和重复现象,未见断层破碎带出露;钻探深度范围内基岩地层层序正常,岩芯中所见岩层倾角与区域地层产状基本协调一致,无突变现象岩心采取率一般较高,无断层破碎带显示,总之,无论地表和钻探深度控制范围内,均无断层破碎带显示经地质调查,场区基岩中风化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其特征如下:J1:倾向41~58,倾角67~80,优势产状为50∠80,裂隙面平直、闭合,未见填充,结合差,可见延伸长1~3m,裂隙间距0.6~1.5m,为硬性结构面J2:倾向149~168,倾角52~58,优势产状为160∠58,裂隙面较平直、闭合,未见充填,结合差,延伸长约1~2m,裂隙间距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