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桥梁工程发展史论文.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779852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8.55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 19 世纪 20 年代铁路出现以前, 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 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 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桥、 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 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 但到 19 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 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 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 20 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公路钢桥和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 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焊接、预应力张拉及锚固、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等)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 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国外桥梁工程的发展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有铁路之前)①木桥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巴比伦曾在幼发拉底河上建石墩木梁桥 , 其木梁可以在夜间撤除 , 以防敌人偷袭在罗马 ,G.J. 恺撒曾因行军需要 ,于公元前 55 年在莱茵河上修建一座长达 300 多米的木排架桥在瑞士卢塞恩至今保存着两座中世纪式样的木桥:一是1333 年始建的教堂桥 , 一是 1408年始建的托滕坦茨 (Totentanz)桥,这两座桥都有桥屋,顶棚有绘画在1756~1766年,瑞士建成跨度为 52~73 米的三座大木桥,两座是亦拱亦桁,另一座用木拱承重,位于韦廷根,跨度61 米在亚洲,木拱桥出现更早, 日本岩国市至今保存的5 孔锦带木拱桥,跨度为 27.5 米,始建于 1673 年, 其图样来自中国 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间,美国盛行建有屋盖(保护木结构)的大木桥, 1815年在宾夕法尼亚州建成的跨越萨斯奎汉纳河的麦考尔渡口桥,跨度达到 110 米,堪称空前古罗马时代的石拱桥,拱圈呈半圆形,拱石经过细凿,砌缝不用砂浆。

      由于不能修建深水基础, 桥墩宽度对拱的跨度之比大多为 1/3 至 1/2 ,阻水面积过大,因此所修建的跨河桥多已冲毁西班牙境内有一座 6 孔石拱桥 , 名阿尔坎塔拉 (Alcantara)桥,桥墩建在岩石上,至今完好(图1)它建成于公元98 年,中间两孔跨度各约 28 米,桥面高出谷底52 米桥梁工程发展史欧洲在中世纪( 5~10 世纪)时期 , 桥梁建设曾因封建割据而衰退在中亚和埃及森林较少,因而石桥使用较多其拱石加工较粗,砌筑用石灰砂浆;拱弧在顶部往往形成尖角这种石桥容易建造,在11~12 世纪被引入欧洲,并按当时习俗,在桥上或设置教堂、神龛、神像, 或设关卡、碉堡, 或设商店、住房在法国阿维尼翁, 1177~1187年建成一座跨越罗讷河的20孔石拱桥,跨度 30 米左右 ,曾驰名一时;但屡遭战火及冰排破坏 ,现今只留有靠岸的 4 孔和上面的小教堂英国在 1176~1209 年建成跨越泰晤士河的伦敦老桥, 其桥墩阻水面积很大, 在潮汐涨落时 , 桥下流速很高,河床受到冲刷, 桥身很早就明显下沉它是伦敦的交通要道, 经加固维护,使用了 600余年, 直到 1826年修建伦敦新桥时拆除。

      1308~1355年在法国卡奥尔建成瓦朗特尔(Valentre)桥,为 6 孔跨度 16.5 米, 上有设防严密且高耸的箭楼3座,至今屹立无损(图2)桥梁工程发展史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为使桥面纵坡平缓,以利交通,城市拱桥矢跨比(矢高与跨度之比)明显降低,拱弧曲线相应改变,石料加工又趋精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特里尼塔(Santa Trinita)桥建于 1567~1569 年,共 3 孔,中跨 29.3 米,矢跨比为 1:7,拱轴为多心圆弧(拱弧半径在拱趾处小于拱顶处),左右两弧在拱顶相交,交角被镶在拱冠的浮雕掩盖;威尼斯里亚尔托 (Rialto)桥建于 1588~1592 年,跨度 27.0 米,矢高 6.4 米,每座桥台下的冲积土内曾打入密布的木桩达 6000根1575~1606 年法国建成的巴黎新桥,共12孔,最大跨度 19.4 米,桥上房屋栉比,成为闹市,直到1848~1855年改建时才被拆除在 18 世纪,欧洲石拱桥达到最高水平这时的桥梁专家当以法国的 J.-R.佩罗内为代表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工科学校──巴黎桥路学校于 1747 年创办时,佩罗内任校长和教师他的代表作可举跨越瓦兹河的圣马克桑斯桥为例, 共 3 孔, 跨度各 21.8 米,矢高1.98 米, 墩厚对拱跨比是 1:8 ,桥墩各由两对石柱构成。

      该桥已在1870 年毁于战争在伊朗,伊斯法罕的普勒哈久(Pul Khajoo)桥建于 1642~1667年,该桥坐落在拦河大坝之上,有24 个尖拱,桥身颇宽,上有楼阁它是沙漠旅行者向往的憩凉揽胜佳地③铸铁拱桥 直到冶炼业使用焦炭而能生产大型铸件时,这种桥才能建造英国 1779年在科尔布鲁克代尔 (Coalbrookdale)首次建成一座主跨约 30.5 米的铸铁肋拱桥该桥曾使用170 年,现作为文物保存④锻铁链杆悬索桥早期的柔式悬索桥自重小,材料强度低,经不起周期性活荷载的作用 (军队以整齐步伐过桥, 曾使这种桥遭到破坏);在风荷载作用下,容易摧毁但英国1820~1826 年在梅奈海峡建造的跨度达 177 米的锻铁链杆柔式悬索桥(道路桥),独能在桥面随坏随修的情况下获得长寿(1940年,在保持原貌的条件下,已将链杆换成低合金钢眼杆)19 世纪 20 年代至 19 世纪末在出现铁路初期,西欧的铁路桥主要使用石拱和铸铁肋拱 在将铸铁肋拱用于多跨桥时, 为使桥墩不受拱的水平推力,经在同一拱肋两端之间设置系杆,形成系杆拱(见组合体系桥) 例如英国 1849 年用这种方法在纽卡斯尔建成 6 ×37.8米双层(上层为铁路,下层为道路)铸铁拱桥。

      美国和俄国较多地使用木桥;其跨谷桥则常采用木排架桥; 过河的大跨桥则采用木拱和木桁架梁桥 1840年获得专利权的美国豪氏桁架梁,在构造上是同俄国嬠. И. 茹拉夫斯基在修建圣彼得堡 (今列宁格勒) 至莫斯科铁路时所设计的大跨桁架梁木桥一样;其弦杆和交叉腹杆用木材, 竖向腹杆则用圆铁,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作为当时桁架梁的代表锻铁和钢材的出现,逐步改变了铁路桥的面貌1845 年,英国 J. 内史密斯发明蒸汽打桩机; 1851 年,英国在罗切斯特一座桥的施工中使用气压沉箱基础(下沉深度达18.5 米),从此结束了深水江河不能修桥的历史①锻铁桥 1832年, 英国在格拉斯哥开始用I 形截面锻铁建造梁式桥这种桥的跨度后来曾达到 9.6 米40 年代英国要修建一座跨越梅奈海峡的大跨铁路桥,铸铁拱桥满足不了海军对桥下净空的要求,悬索桥则刚度不够当时修建该铁路的负责人R.斯蒂芬森认为:用锻铁型材造一个巨型箱管,尺寸大到足以容纳铁路列车从其中驶过,则其刚度可以大为提高;再用石塔支住铁质悬索,并用吊杆将箱管吊在悬索之下,想必可行因为他当时还不懂力学计算(法国C.-L.-M.-H.纳维于 1842 年已提出弹性梁理论, 但英国工程界还不知道), 乃用结构试验的方法成功地决定了箱管梁的截面形状和细节;同时,还证明了该桥不用悬索也有足够的刚度。

      但是,石塔还是修建了这座桥建于 1845~1850年,称不列颠箱管桥, 4 孔连续,分跨为70+140+140+70米由于在兴建这座桥的过程中所做的试验证实了实腹梁的可靠性,从19 世纪后期起钢板梁桥在小跨铁路桥中被普遍采用(这时钢已代替了铁,且小跨板梁比箱梁便于制造及架设),直到20 世纪 50 年代才逐渐为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所代替 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静定钢桁架梁的内力分析方法逐步被工程界所掌握 1867 年,德国的 H.格贝尔在哈斯富特建成了一座静定悬臂桁架梁桥(这种梁因此也称格贝尔梁)1880~1890年,英国采用该桥式 , 建成了跨度空前(达521.2 米)的福斯湾铁路桥 ,总长 1620米, 支承处的桁架高度达110米这座桥杆件粗大, 结构高大, 刚度和承载能力都可满足铁路桥要求, 外观则不如拱桥和悬索桥1867~1874年,美国建成了圣路易斯钢拱桥(图 3) ,主跨 158米,两边跨各为 153 米其承重结构是无铰桁架拱, 桁杆由钢质圆管制成该桥的优点在能用小截面杆件拼装成刚度大的铁路桥在英国用锻铁建成不列颠箱管桥时,美国J.A. 罗布林于 1851~1855 年在尼亚加拉河上,用平行锻铁丝缆索建造一座跨度为250 米的公铁两用悬索桥 ;塔用石砌,加劲桁架梁为木制;在缆索之外,还用若干斜拉索将加劲桁梁同塔顶及设在岩壁的锚固点紧连(具有斜张桥式构造)。

      此桥开通时, 总重 368吨的列车(机车重量为28 吨)稳稳驶过后来曾将其加劲梁改为钢制,石塔改为铁制,该桥的寿命是42 年(因铁路活载不断加大而为一跨度168 米的钢拱桥代替) 1869~1883 年, 美国建成布鲁克林桥它是一座跨度达 487米的城市悬索桥 , 至今仍被使用它的抗风性能好,为悬索桥向更大跨度发展开创了先例见彩图)20世纪初至中叶结构力学的弹性内力分析方法普遍用于超静定承重结构的桥梁设计,为创造长跨纪录的工作取得有力的科学依据这一时期建成的钢桥:铁路桥有加拿大魁北克桥(1918年,主跨 548.6 米的悬臂桁架梁) , 美国纽约鬼门 (Hell Gate) 两铰桁架拱桥( 1916 年,主跨 298 米,4 线重载铁路,道碴桥面), 俄亥俄州塞欧托维尔两跨连续桁架梁桥(1917 年,跨度 236.3 米), 伊利诺伊州梅特罗波利斯简支桁架梁桥(1917 年,主跨 219.5 米); 公路桥有澳大利亚悉尼港桥( 1932 年,跨度 503 米钢桁拱, (见彩图),美国贝永(Bayonne)钢桁拱桥(1931 年, 跨度 503.6 米) , 美国纽约乔治·华盛顿悬索桥( 1931 年,跨度 1066.8 米),旧金山金门悬索桥(1937年,跨度 1280.2 米)。

      在此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修建了公铁两用钢桁架拱桥( 1930年, 跨度 224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1952 年重建为跨度 228 米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在莫斯科运河上修建了克雷姆斯基铁链杆悬索桥( 1938年,跨度 168米)桥梁工程发展史②钢筋混凝土桥 1900 年前后钢筋混凝土逐渐受到桥梁界重视,被用在拱桥和梁式桥中 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跨度记录不断被刷新在20 年代初最大跨度为100 米其后则有: 1930 年建成的法国普卢加斯泰勒 (Plougastel)桥 13 孔净跨各为 171.7 米;1934 年建成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特兰贝里( Traneberg)公路桥跨度 178.4 米;1939 年建成的西班牙埃斯拉铁路桥净跨 192.4 米;1943 年建成的瑞典桑德桥跨度 264 米 而钢筋混凝土实腹梁桥则进展缓慢, 跨度记录只达到78米(1939 年建成的法国跨越塞纳河的老维勒讷沃- 圣乔治桥 ) 苏联于1937 年在列宁格勒修建沃洛达尔斯基桥时, 用浮运法架设两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