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月考试题(教师卷).doc
6页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月考试题(教师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B )A 舐犊shì 押解jiè 水泊pō 伺候cìB 攒射chuán 颤抖chàn 慰藉jiè 创伤chuàngC 校对jiào 谙熟ān 绯红fēi 菲薄fěiD 形骸hái 修葺qì 赝品yàn 莅临lìB攒射cuán 创伤chuā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A、寥廓 峥嵘 书生义气 溘然常逝 B、精悍 颓圮 桀骜锋利 暗然泣下C、漫溯 竹蒿 忸怩不安 博闻强志 D、虐杀 租赁 殒身不恤 绿草如茵A书生意气 溘然长逝 B黯然泣下 C竹篙 博闻强识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1)她 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2)下午便得到 ,说卫队 开枪,死伤至数百人3)我要说:我 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A.彷徨 噩耗 居然 怀念 B.徘徊 恶耗 居然 怀念C.徘徊 恶耗 竟然 想念 D.彷徨 噩耗 竟然 想念4. 下列各选项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鹰击长空,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众生各有其乐,各有所得。
B.在大革命的峥嵘岁月里,革命党人经历了严峻的考验C.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正是立志奋进之时D.从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可以看出,梁任公的演讲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还闪烁其词,充满激情D闪烁其词,是形容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合语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A.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A两千多年前……新出土——不合事理;C偷换主语:读者……使读者……;D强加因果)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B.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极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现在却看不到这画廊了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A项分号应改用逗号,C项问号应改用句号,D项前两个逗号应改用顿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试题9分,每小题3分)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闹之中,更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7.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B.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8.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的一项是(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D.读了《海常》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6.C(本节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7.A(“古代建筑的内向性庭院式空间和情态”这两点缺一不可)8.B(A更美在其空间;C应是院墙阴影,与树无关;D因果颠倒)10、下列各项与“何厌之有”句式不同相同的一项是(D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王问:何以知之?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亦雁荡具体而微者11、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甚急!令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令将军与臣有郤12、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一样的是(D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3、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根据文中“隶楷行草”的顺序和这四种字体的不同特点来排序。
14、下面作品的作者分别是( C )①《再别康桥》②《采桑子 重阳》③《热风》④ 《随想录》A、艾青 毛泽东 徐志摩 戴望舒 B、戴望舒 徐志摩 巴金 鲁迅C、徐志摩 毛泽东 鲁迅 巴金 D、艾青 徐志摩 戴望舒 巴金15、下面作品的体裁分别是( D )①《雨巷》②《七律 长征》③《沁园春 长沙》④《木兰诗 》A、曲 七绝 七律 五律 B、现代诗 曲 词 七律C、曲 现代诗 词 乐府诗 D、现代诗 七律 词 乐府诗二、非选择题(共10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7.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冬夜听雨戏作二首(其二) 陆游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1)两首诗都写到诗人听雨,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概括说明4分)(2) 两首诗的第四句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赏析4分)(1) 不同李诗表达了诗人永夜不寐、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陆诗表现的是对锦城热烈豪华、豪迈不羁的生活的深情追忆 (2) 第一首末句参考要点:寓情于景,写“枯荷听雨”的情景,饱含诗人思念友人之情第二首末句参考要点: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锦城生活的热烈豪华、豪迈不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8. 默写填空5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携来百侣曾游, 3) ,乌蒙磅礴走泥丸4)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冷漠,凄清,又惆怅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答案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6分)庄周的燕子格致①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②庄周先生说到这儿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
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怒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庄子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笔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③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④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⑤说到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