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X机动车安全检测及设备使用维护自校作业指导书.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f***
  • 文档编号:190917443
  • 上传时间:2021-08-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1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 业 指 导 书ZHDSH-0.1第1页共1页主题:批准页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 (检测及设备使用维护自校)作业指导书文件版号: 生效日期: 总页 数: 编 制:审 核:批准人: 编 号: 持 有 人:控 制 章: 作 业 指 导 书ZHDSH-0.3第1页共1页主题:目录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 ZHDSH-0.1 批准页ZHDSH-0.2 修订记录表ZHDSH-0.3 目录ZHDSH-1. 前言ZHDSH-2. 参考文件ZHDSH-3. 术语和定义ZHDSH-4. 作业指导书ZHDSH-4.1 车辆外观检测(检视)ZHDSH-4.2 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检测ZHDSH-4.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污染物)排放检测ZHDSH-4.4 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气可见污染物检测ZHDSH-4.5 车速表检测ZHDSH-4.6 驱动轮输出功率、滑行距离检测ZHDSH-4.7 汽车轴重、制动性能检测ZHDSH-4.8 制动踏板力检测ZHDSH-4.9 悬架特性(吸收率)检测ZHDSH-4.10 底盘间隙检测(检视)ZHDSH-4.11 转向盘操纵力、自由转角、前轮最大转向角检测ZHDSH-4.12 前照灯检测ZHDSH-4.13 喇叭声级检测ZHDSH-4.14 侧滑量检测ZHDSH-4.15 引车员操作规范ZHDSH-4.16 人工检测方法作 业 指 导 书ZHDSH-1第1页共1页主题:前言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 ZHDSH-1前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一步规范汽车性能检测的检测行为,根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等及其它们引用或规定使用或相关标准的现行最新有效版本,制定本套汽车性能检测的作业指导书,以供检测人员使用。

      本实验室的各项检测操作,均应该遵守本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和要求ZHDSH-2术语和定义:本套作业指导书使用:l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l 《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含评审表)》l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l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l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l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l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相关标准的现行最新有效版本和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ZHDSH-3参考文件:l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l 《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含评审表)》l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l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l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l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l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l 《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整车大修》45作 业 指 导 书ZHDSH-4.1第1页共3页主题: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1.1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目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各零部件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等现象;其结果不但使汽车动力性下降、可靠性降低、经济性变差、排放污染加大,而且影响了车容市容,甚至影响了行车安全。

      因此,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的目的是:控制车辆外观技术状况、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汽车综合性能良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和保证行车安全1.2检测(检视)判定标准规范:1.2.1.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2.2.GB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1.2.3.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1.2.4.GB/2186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1.2.5.JT / T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1.3外观检测(检视)方法1.3.1车辆唯一性识别:核对车身及牌照颜色、车辆类型、厂牌车型、牌照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车辆识别号等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与行车证记载是否相符经核对,车辆唯一性标识系统相符后,方可进行该车其它项目检测;唯一性标识系统不符,则终止该车检测1.3.2直观定性检视:检查车辆各部件损伤、渗漏、松旷、卡滞、脱落、失效、漏装、脏污、润滑等情况,作定性判断A.车架车身驾驶室表面:一二级车无锈迹、脱掉漆;三级车无明显锈蚀或变形B.车门车窗玻璃:一级车应完好无损;二三级车不得缺损1.3.3仪具定量检测——先目测、手感,必要时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测:(1)用钢卷尺测量:整车外形长度尺寸和前后轮距应符合原厂规定,左右侧轴距差应≤轴距的1.5/1000(一级车应≤轴距的1.2/1000)。

      并判断能否适应检测线2)用钢直尺、高度尺检测:车体周正度;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内测量)高度差应≤40mm(一级车应≤20 mm)3)用钢直(卷)尺测量:制动及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原厂规定4)用钢直尺、深度尺检测轮胎磨损:胎冠花纹深度,微型车应≥3.2mm,其它车转向轮应≥3.5mm、其余轮胎应≥2.5mm(三级车——轿车和挂车应≥1.6mm,其它车转向轮应≥3.2mm、其余轮胎应≥1.6mm);胎面和胎壁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深度足以暴作 业 指 导 书ZHDSH-4.1第2页共3页主题: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露胎帘的破裂和割伤检视:轮胎不得有因局部磨损而暴露胎帘,同轴左右轮胎规格型号花纹应相同、磨损程度应大体一致,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转向轮不得使用翻新胎5)用轮胎气压表测量各轮胎气压,应符合原厂规定顶起车桥用百分表测量车轮的横摆和径跳:小型汽车应<5mm,其它车应<8mm6)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手段,检测其它有关项目和参数1.4.外观检测完毕,检测员必须在“外检单”上签注检测结论和姓名1.5.外观检测(人工检视)主要项目如下(加“﹡”项为否决项):1.车辆号牌﹡2.车辆类型.﹡品牌型号﹡3.车身颜色﹡4.VIN(整车出厂编号)﹡5.发动机号码﹡6.主要特征及技术参数﹡7.保险杠8.后视镜﹡/下视镜﹡9.车窗玻璃﹡10.车体周正/尖锐突出物﹡11.漆面12.货箱/安全架/车外顶行李架﹡13.车身广告与文字标志/标识﹡14.自行加装装置﹡15.整车3C标志16.其它注册登记检验增加项目﹡17.前位灯/后位灯18.后牌照灯19.示廓灯/挂车标志灯20.转向信号灯(前/后/侧)/危险警告信号21.前照灯(远光/近光)22.制动灯23.后反射器/侧反射器24.后雾灯25.倒车灯26.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识27.特种车辆标志灯具28.附加灯具/反射器或附属装置29.喇叭30.车身反光标识31.发动机各系统机件32.蓄电池桩头及联线33.电器导线/各种管路﹡34.液压制动储液器液面﹡35.发动机标识36.门锁及门铰链37.驾驶员座椅﹡38.安全带﹡39.驾驶员视区风窗玻﹡40.刮水器﹡41.洗涤器42.汽车行驶记录仪﹡43.驾驶室固定﹡44.仪表数量和类型﹡45.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46.警告性文字的中文标注47.车辆产品标牌48.起动﹡49.怠速/仪表/电源充电50.加速踏板控制51.漏水/油/气/水温/油压52.关电熄火/ 柴油车停机装置﹡53.座椅/卧铺数量/座椅间距﹡54.扶手和卧铺护栏55.车厢灯/门灯作 业 指 导 书ZHDSH-4.1第3页共3页主题:车辆外观检测(检视)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87.分动器支架﹡88.传动各部件﹡89.钢板吊耳*90.吊耳销*91.中心螺栓92.U型螺栓93.车桥移位*94.车架纵梁95.车架横梁96.悬架杆系97.制动系部件/结构改动﹡98.制动主缸/轮缸/制动管路漏气漏油﹡99.制动软管老化﹡100.制动管路固定﹡101.电器线路检查*102.发动机固定﹡103.排气管/消声器﹡104.燃料各路﹡53.座椅/卧铺数量/座椅间距﹡54.扶手和卧铺护栏55.车厢灯/门灯56.客车地板/车内行李架57.灭火器/安全出口标识/安全锤/安全门﹡58.安全带﹡59.安全出口的数量/位置和尺寸60.乘客通道/通往安全门的通道61.燃料箱/燃料箱盖﹡62.挡泥板/牵引钩/蓄电池/蓄电池架63.贮气筒排污阀64.钢板弹簧﹡65.侧面/后下部防护装置﹡66.牵引连接装置67.轮胎型号/规格/速级﹡68.胎冠花纹深度/胎面﹡69.轮胎螺栓/半轴螺栓﹡70.备胎标识71.其他不符合规定的情形72.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73.转向沉重*74.自动回正/直线行驶能力75.离合器76.变速器77.传动轴/链78.驱动桥79.点制动跑偏(20km/h)80.低气压报警装置*81.弹簧储能制动器﹡82.防抱制动装置(自检功能)83.仪表和指示器*84.转向器固定﹡85.转向各部件﹡86.变速器支架﹡87.分动器支架﹡作 业 指 导 书ZHDSH-4.2第1页共3页主题: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检测第2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1检测目的:对汽车发动机废气排放污染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

      2.2检测判定标准规范: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JT/T198-2004《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见下表:95年7月1日前生产的轻型汽车:CO怠速≤4.5%双怠速≤3.0 %HC≤1200ppm≤900ppm95年7月1日起生产的轻型汽车:CO怠速≤4.5%双怠速≤3.0%HC≤900ppm≤900ppm2000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1:CO怠速≤0.8%双怠速≤0.3%HC≤150ppm≤100ppm2001年10月1日起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CO怠速≤1.0%双怠速≤0.5%HC≤200ppm≤150ppm1995年7月1日前生产的重型汽车:CO怠速≤5.0%双怠速≤3.5%HC≤2000ppm≤1200ppm1995年7月1日起生产的重型汽车:CO怠速≤4.5%双怠速≤3.0%HC≤1200ppm≤900ppm2004年9月1日起生产的重型汽车:CO怠速≤1.5%双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