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语下《10、木兰诗》导学案.doc
4页七年级语文科《10、木兰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学习重点】 1、熟读成诵,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3、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对偶、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知识链接】1、作家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祖籍太原,编有《乐府诗集》等2、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1、 给加点字注音唧唧( ) 军帖( ) 帖花黄( ) 可汗( ) 鞍鞯 ( ) 辔头( ) 鸣溅溅( ) 燕山 ( ) 胡骑( ) 鸣啾啾( ) 戎机( ) 朔气( ) 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扶将( ) 阿姊( ) 霍霍 ( ) 著( )我旧时裳( ) 云鬓( ) 雄雌(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3、《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二、合作探究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三、当堂测评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一词多义: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帖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安能辨我是雄雌: 为并自为其名:愿为市鞍马:3、理解性默写,并大声地朗读:(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4)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 (5)“_____ ,____ 。
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6)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7)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8)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9)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______(10)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___(11)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____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重点难点】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感受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合作探究: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如何理解本诗详略的处理? 3.“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二、实践与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解释加线的字 ①八十始得归:②采葵持作羹: ③兔从狗窦入: ④不知贻阿谁: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②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3.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