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
63页word目录第一局部中央空调设计规X和要求21.1 设计的根本条件和要求21.2 设计参数2系统设计要求21.4 Gpd、Gpdm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7第二局部多联机和风管机安装要求与规X14、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禁令14、工程材料15、设备进场17、空调工程外机施工17、空调工程内机施工20、空调冷媒管路施工25、冷凝水管施工50、空调电气施工53、系统抽真空加氟572.10 系统调试与验收59第三局部户式水机施工安装规X和要求613.1 工程材料进场623.3 机组安装根底493.4 机组位置与环境493.5 户式风冷冷〔热〕水空调机组水系统安装493.6 电气安装52、户式风冷冷〔热〕水空调机组调试58 / 第一局部 中央空调设计规X和要求为了统一中央空调设计理念,规X空调设计要求,达到空调方案的可行、可靠,满足客户对空调效果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空调设计规X和要求1.1 设计的根本条件和要求1.2 设计参数序号房间名称冷负荷序号房间名称冷负荷〔 W/㎡ 〕〔W/㎡〕1客厅220-2802餐厅220-2803主卧220-2404次卧200-2405娱乐室220-2806 室内、外机配比室内、外机配比是指室内机制冷量之和与室外机制冷量之和的比值换算成百分比值,同时使用率高时建议不要超过100%;同时使用率低时建议最大值不能超过130%,超过此值将严重影响空调效果。
室外主机位置1、室外主机安装位置应空气畅通、散热良好,不形成短路;散热不好时,应考虑改良措施,如加导风管、格栅等;2、机组的噪音不会对周围产生影响;3、机组与根底之间应加10毫米厚的减震橡胶板;4、主机周围是否有足够的维修空间,是否有辐射源,是否有腐蚀性气体,是否是多油烟、易燃易爆环境,是否有利于化霜水的排放 末端设备位置进展风机盘管或多联机内机设计时要考虑到房间气流组织良好,分布均匀,送回风口间距适中〔下送下回时送回风口必须保证以上的距离〕风机盘管接收一侧要留出检修口位置方便检修,同时要考虑到检修口尺寸〔不小于400*400〕,室内是否有可燃腐蚀性气体泄漏、油雾等风机盘管的标高要尽量一致,嵌入式风机盘管高度不要高于3米,以保证空调效果,并根据风机盘管型式不同分别计算最大安装高度和最小安装高度 冷冻水系统设计1、管路中末端设备个数不多、各末端设备距离主机距离相差不大的场合可用异程式管路,如如下图: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管路简单,安装方便,但各盘管因距离主机远近不同,水力损失不同,使各盘管水力不平衡,从而导致冷〔热〕量分配出现偏差2、管路中末端设备个数多、各末端设备距离主机距离相差大的场合应用同程式管路,一般单程距离超过40米时要考虑同程布管,如如下图:与异程式缺点相反,同程式的优点是不论各末端距主机远近,它们水管路长度根本相等。
这样就克制了水力不平衡的缺点同程式的缺点如此是管路较复杂,给安装、施工带来不便,造价高于异程式水路循环3、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展计算:式中:D——所求管段的内径,m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m3/h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m/s推荐管内水流速管径152025324050闭式系统开式系统管径6580100125150200闭式系统开式系统4、水管壁厚应满足以下标准:公称直径DN普通镀锌管无缝钢管mmin外径mm壁厚mm不镀锌理论重量kg/m外径mm壁厚mm重量 kg/m200.75"253251"32321.25"38401.5"4845502"57652.5"764803"48941004"114410841255"14013341506"1651592008"21962502737300325840042695005309 风系统设计1、气流组织形式A、侧送下回送风方式:送风气流不直接进入工作区,有较长的与室内空气掺混的距离,能够形成比拟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2、风口设计和安装A室内机送回风口位置在同一房间内,防止气流短路,送回风的间距应适中,保证气流组织良好。
另考虑到装修吊顶配合风口尽量装在装饰面中心,且安装螺丝尽量不要放在风口下方当湿度较大地区,不推荐采用铝合金风口,夏季易结露,可以采用木质、塑料风口,必须采用铝合金风口时,应对风口做妥善保温处理B风管机、多联机采用超薄室内机时,禁止加装风管,帆布软接头尽量短,最好不要超过200mm,出风口应采用瓦片式出风口,以保证制热时的效果 冷凝水设计设计冷凝水排水系统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水平干管必须沿水平方向保持不小于0.2%的坡度,连接设备的水平支管应保持不小于1%的坡度当水平干管坡度达不到要求时最好每隔6m加设一个排气孔2、设计冷凝水系统时,应对冷凝水管进展绝热保温,保温厚度采用10-15mm橡塑保温3、冷凝水管的管径应根据冷凝水量和坡度通过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1h约产生冷凝水通常可根据冷负荷借助表确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规格冷负荷〔KW〕公称直径〔mm〕冷负荷〔KW〕公称直径〔mm〕冷负荷〔KW〕公称直径〔mm〕720101~176401056~151210025177~598501513~1246212517.7~10032599~105580〉124621504、室内机与冷凝水管连接应用软管连接,长度≤150毫米,软连接收不能作为弯头使用。
在软连接收后应该有支架固定1.5 Gpd、Gpdm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室内、外机制冷剂配管设计1. 室内外机连接收的分歧方式2. Y 型分歧管当下游室内机容量之和大于室外机容量时,分歧管以室外机容量进展选取对于FQ03和FQ04分歧管,分歧后两支路对应的下游容量之比不能超过3:13. 室内外机制冷剂配管允许长度和落差3.1 容量大于等于60kW 机组〔配管方式见上图〕3.2 容量大于等于20kW 且小于60kW 机组〔配管方式见上图〕3.3 容量小于20kW 机组〔配管方式见如下图〕4. 制冷剂配管尺寸4.1 室外机至第1 分歧间的配管〔主管〕尺寸由室外机容量代码来确定,具体尺寸由不同型号决定注:① . 如果室外机至最远内机的长度超过90m,室外机至第一分歧管主管的液管和气管均增加一号管径② . 如果第一分歧管与最远内机的配管长度大于40m,如此从第一分歧管到最远内机的分歧管的液侧配管增加一号管径4.2 分歧部至分歧部间的配管〔分歧管〕尺寸根据下游所接室内机容量选定在超过室外机容量时,以室外机容量为准分歧部与分歧部之间配管尺寸:4.3 分歧部至室内机间的配管〔室内配管〕尺寸同室内机配管尺寸一样,尺寸如下表所示:室内机配管尺寸:第二局部 多联机和风管机安装要求与规X2.1、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禁令l 严禁违反安全规X进展作业;l 严禁特殊作业〔焊工、电工、制冷工等〕人员无证或不达标操作;l 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材料施工;l 严禁使用非专用刀具切割钢管、钢管或水管;l 严禁不充氮或不足充氮量进展铜管焊接;l 严禁管路系统出现积尘、积水、残存氧化皮和铜屑的情况;l 严禁混用不同制冷工质专用润滑油加工铜管;l 严禁出现室内机排水不畅和冷凝水管系统漏水或排水不畅的情况;l 严禁出现制冷剂管道或冷凝水管裸露,保温不严密的情况;l 严禁将通讯线、线控器线、电子膨胀阀控制线与任何电源线绞缠在一起;l 严禁机组外部电源线不配有电线保护管;l 严禁地线采用压接方式加长,电源地线长度不够时需更换。
2.2、工程材料铜管.1、冷媒配管用磷酸脱氧无缝铜管,R410a新冷媒系统的冷媒配管必须使用去油处理的铜管2、铜管内外明确应光洁、无疵孔、裂缝、结疤、层裂或气泡等3、材料进场后,铜管管口必须要用管帽、塞子或胶带封堵严密4、铜管壁厚应满足以下标准:管径Ф最小壁厚mm冷凝水管.1、冷凝水管一般采用U-PVC管道,也可采用镀锌钢管、PP-R管2、管材壁厚均匀、外表光洁,无明显压瘪,无划伤等现象3、U-PVC管材壁厚应满 足以下标准:管径Ф2532405063壁厚mm 电源线、信号线.1通讯线和控制线严格按要求选用机组原配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2电源线必须使用铜导线,需符合国家相关导线标准与满足机组载流量需求保温材料2..1、冷媒管与冷凝水管的保温材料采用橡塑保温管,风管采用橡塑板材或玻璃棉板材橡塑保温材料外表应无明显的老化,用力撕扯时,不能轻易撕破2、采用橡塑保温,难燃级别为B1级,耐热度不低于120℃3、材料的材质、容量、含水率、导热系数、防火性能等指标应符合国标要求4、橡塑保温材料厚度符合下表要求材料冷媒管冷媒管冷媒管管径Ф保温厚度≥15mm≥20mm≥25mm注:环境热而湿的场合上述厚度应增加。
空调风口空调风口外表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空调风口材料主要有铝合金风口、木质风口、塑料风口等2.3、设备进场、进场设备应分批分型号进展抽检,抽检时甲方和甲方代表必须在现场2.4、空调工程外机施工 室外机安装位置.1、安装位置应空气畅通、散热良好,不形成短路;散热不好时,应考虑改良措施,如加导风管、格栅等2、机组的噪音不会对周围(居民和环境)产生影响3、多台外机时应排列整齐美观,各机组的出风与回风应不会相互影响,标高应一致4、外机周围要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不能有辐射源、腐蚀性气体,不能有油烟、不能处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室外机根底.1、室外机根底可采用混凝土根底,也可以采用型钢根底,采用型钢根底要做好防腐工作2、根底高度要考虑到雪埋深度、排水、保温层厚度等,一般应高出地面200~300毫米3、根底尺寸是指根据外机机型不同和外机数量多少的整体尺寸4、根底外表应水平,承重不低于机组重量的四倍以上5、根底四周应留有排水沟,以利于室外机化霜水的排放6、层面根底设在屋顶时应协调土建方作好防水工作 室外机安装.1、机组吊装运输时应保持直立,不得倾倒;吊装时应保护机组,严禁碰伤钣金件,以防日后生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