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溪29-C1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 环评报告.docx
228页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项目名称磨溪 29-C1 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香林南路川中石油大厦 1210 室联系-/邮政编码629000建设地点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立项审批部门国家能源局批准文 号2019-000291-07-03-000286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B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地面积永久占地面积 3675m2 临时占地面积 333.5m2建筑面 积43.5m2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 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计生 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安岳气田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遂宁市、武胜县及重庆市潼南县境内, 构造上属于四 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平缓构造区的磨溪—龙女寺构造群,东至广安构造,西邻威远构造, 北邻蓬莱镇构造, 西南到荷包场、界石场潜伏构造, 与川东南中隆高陡构造区相接龙女寺构造位于磨溪主体构造以东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后, 开发工作有序展开, 目前已完成开发 方案设计的 44 口井的产能建设,配套产能达到***,形成***生产能力。
但开发过程中 出现水侵影响加剧, 低渗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 90 亿产能长期稳产难度大, 急需在外围寻找产能接替龙女寺是磨溪主体区重要的产能接替区, 目前龙王庙已申报预测储量, 栖霞组已申 报控制储量, 含气面积503.1km2 ,提交控制储量***,且多井测试获气因此, 以***为 试采主要目的层位, 并兼顾栖霞组进行立体试采, 进一步加深对气藏地质开发特征的认识,为气藏全面开发提供技术准备为尽早获取龙女寺区块龙王庙组、栖霞组的静、动态资料, 深化认识气藏特征, 针 对目前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探索适合的开发配套技术, 同时支撑储量升级, 为确定气田 合理开采方式及合理开发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兼顾获取产能, 补充磨溪主体区龙王 庙组气藏产能,实现长期稳产为使磨溪29-C1井尽快投入生产, 将所产天然气外输, 建设单位拟投资建设磨溪29-C1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 将磨溪29-C1井原料气经节流、加 热、 分离、计量后,汇总磨溪023-H1井来气, 然后一并通过井站内新建集气管道气液分 输至群利阀室,再通过磨溪16-磨溪23井区试采干线(单独环评, 群利阀室建设内容在 磨溪16-磨溪23井区试采干线工程环评内) 输送至下游东区集气站输到龙王庙集气总站, 进入遂宁龙王庙天然气净化厂处理后外输;气田水进入气田水罐处理后由罐车拉运集中处理。
工程下游依托群利阀室(站场内西南角阀组区位置)、 磨溪16-磨溪23井区试采干 线进行集输, 该试采干线及群利阀室隶属川中油气矿进行管理, 川中油气矿已对该试采 干线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该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本次评价不包括群利阀室及外输管道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 院令第 682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 拟建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 中 “ 133 天然气、页岩气、砂岩气开采(含净化、液化) -其他”类,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委托重庆浩力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 以及对项目的有 关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要求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表2 评价总体构思针对拟建项目排污特点, 评价以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为纲, 分析预测拟建项 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论证拟建项目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水平和环保措施的经济 技术可行性, 科学、客观地评述拟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为拟建项目设计、运行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本项目属于试采输气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为站场建设和站场内管道敷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及生态影响; 运营期主要污染为水2套炉燃烧废气、 闪蒸废气、事故或检修废气、 气液分离产生的气田水、放空分离液、 初 期生活污水及固废等根据项目的污染特征, 预测项目建成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反馈意见2)本工程用地手续正在办理,该区块井站用地集中办理3)项目环境现状采用实测与利用已有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大气基本因子(SO2 、 NO2、PM10、PM2.5、CO、O3)环境现状引用遂宁市 2019 年环境空气质量报告进行评价, 大气特征因子(硫化氢)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磨溪 29-C1 井钻井工 程” (编号为: 佳熠环(检) 字[2018]第 PJ282 号)的监测数据; 声环境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采用现场实测的方式进行评价4)本工程正常生产时,天然气处于完全密闭系统内,无废气产生和排放;非正 常工况会产生检修废气和事故放空废气; 水套炉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通过 8m 排气筒排放, 最大占标率为 6.73%;闪蒸气进行脱硫处理, 脱硫后的废气为低含硫废气, 通过自带 15m 高放散管排放,废气中硫化氢排放量极少,占标率小于 10%。
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属于二级评价, 报告不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本工程气液分 输, 气田水暂存在气田水罐, 定期罐车拉运至磨溪 147 井转水站, 最后管输至磨 005-U3 井回注处理;放空分离液罐车转运至磨溪 147 井转水站,然后管输至磨 005-U3 井回注 处理,不外排;值守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后作为农肥,不外排 因此,项目属于三级 B 评价,报告不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仅分析磨 005-U3 井回注可依托性6)本项目天然气为含硫天然气,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对项目营运期发生的突发 性环境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物质泄漏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环境风险防范、 应急与减缓措施,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 169-2018),项目天然气中 甲烷、硫化氢量与标准临界量比值之和小于 1,因此,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 I,环 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报告对评价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进行简单分析。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项目属于附录 A 中 F 石油、天然气-第 38 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含净化) 项目, 为Ⅱ类建设项目周边地下水环境为较敏感,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项目属于采矿业-天然气开采(含净化、液化),属于 II 类项目,作为污染影响型,项目占地面积为小型,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属于二级评价3 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3.1 产业政策符合性项目为试采输气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的有关规定, 项 目为天然气集输工程,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的有关规定, 项目属 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一款“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 ,因此,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3.2 规划符合性项目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站场建设主要在原磨溪 29-C1 井地块内, 项目占用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 项目影响区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域。
磨溪 29-C1 井钻井工程环评报告表”已于 2019 年 1 月 8 日取得批复,批复明确项目选址不在场镇规划范围内,且不影响新村聚居点建设因此, 项目建设与场镇规划不冲突3.3“三线一单”符合性①生态保护红线项目位于遂宁市蓬溪县境内, 根据《环境保护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环 发[2015]56 号) 和《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8]24 号),工程不在遂宁市生态红线范围内,符合生态红线要求②环境质量底线根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知, 区域环境空气、 地表水、声环境、土壤、地下水等质量现状较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区域大气环境属于达标区③资源利用上线项目为清洁能源试采输送项目, 运营期井站初期临时有人值守, 主要消耗能源为电、 水及天然气,仅井站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项目资源消耗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不会超过资源利用上线要求④负面清单项目为试采输气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正效益, 项目所在区域不在4《四川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 (试行)》和《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二批)(试行)》之列,不属于区域负面清单之列。
4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4.1 工程概况根据项目设计资料,磨溪 29-C1 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磨溪29-C1 井站场:本工程新建磨溪 29-C1 井站无人值守站(初期有人临时值守) 1 座,位于四川省遂 宁市蓬溪县群利镇***,主要在现有磨溪 29-C1 井站内进行建设, 主要在站内建设井场 一体化工艺橇(水套加热炉橇、气液分离器橇、放空分液罐橇) 1 套、缓蚀剂加注橇 1 套、水合物抑制剂加注橇 1 套、气田水罐 1 台、闪蒸汽吸收装置 1 套 另外在井场南面 建设放空区(放空火炬 DN250 ,H=25m)磨溪 29-C1 井站建设规模为***,站内集气管线设计规模***(由于该站场需汇总磨溪 023-H1 井来气)磨溪 29-C1 井站采用二级节流工艺,井口采出原料气(压力:62.17MPa,温度: 57.59℃) 经过一级节流后(压力:20MPa,温度:38.90℃) 进入井场一体化工艺橇, 先经水套加热炉加热至 55℃, 再进行二级节流至 8.3MPa,温度降至 26.66℃后通过气液 分离器进行分离, 分离的气相经过计量后与磨溪 023-H1 井来气汇合后, 通过新建 DN150 站内连接管线后输送至群利阀室(站场内西南角阀组区位置) ,再通过磨溪 16-磨溪 23 井区试采干线输送至下游东区集气站、龙王庙集气总站, 然后进入遂宁龙王庙天然气净 化厂处理后外输;分离后的液相经过计量后进入气田水罐,气田水罐内闪蒸的气相进入 闪蒸气吸收装置后放散; 气田水暂存在气田水罐,定期罐车拉运至磨溪 147 井转水站,最后输送至磨 005-U3 井回注处理。
本工程气流起止端(磨溪 29-C1 井、群利阀室) 均属于川中油气矿,气流接入、接出方式均采用管道、阀门连接,压力参数变化采用调压阀调压使之匹配项目采气流向示意图见图 1- 1,工程特性表见表 1- 1站内新建 集气管道 新建经东区集气站输送至龙王庙集气总站 已建 集气管道已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