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曲 追忆舟曲.docx
6页舟曲 追忆舟曲 因为丈夫是舟曲人的原因,我曾经两次跟他去舟曲玩耍,当时路途的惊慌刺激、舟曲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漂亮的山城都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8?8”泥石流灾难后,我从丈夫回家拍摄的照片上看到舟曲县城曾经的漂亮已经荡然无存,不由得心生痛楚之情,想用手中的笔写下一个外地人心中无法抹去的舟曲县城,藉以缅怀逝者,宽慰生者 六月的金城还没有盛夏的酷热,正是特别怡人的季节,我和丈夫乘车从金城动身一路向南行进,在宕昌县打尖时却感觉到特别燥热,在往舟曲的路上更是热浪袭人,我的心情忽然烦躁起来,丈夫劝慰我说等过了两河口的大桥,到了舟曲地界就会立刻凉快下来车辆沿着蜿蜒的212国道绕来绕去,远远望见一座大桥,等车停稳后一看,桥头赫然写着“两河口大桥”几个大字,此处是流经宕昌的小岷江和流经舟曲的白龙江交汇之处,故名两河口汽车驶过大桥后,果真一下子凉快了,我连忙问丈夫其中缘由,才知道此处已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势陡高,海拔上升,群山环绕,呈封闭状态,加之森林茂密,汹涌澎湃的白龙江在此处回旋,形成了区域小气候,所以凉快下来即使如此,舟曲仍旧是甘南藏族自治洲七县一市中气候最为温润之地,有“小江南”的美誉。
汽车驶过亚洲著名的泥石流地段“泄流坡”时,白龙江对面一座坐落在山头的巨大村寨引起我的留意,房屋全部是黄土筑成,参差有序,非常壮丽丈夫介绍说这是南峪村,明朝驻军于此防范诸番,建筑有古羌遗风,保留着很深厚的军事建筑色调我还没有从南峪寨的恢弘建筑中回过神来,汽车已经在“泄流坡”上爬行了,左边是一百零一米悬崖,白龙江在狭窄的河道中咆哮,整个江水都呈现出白色的水花;右边是泥石流爆发时积累的连绵起伏的巨大土堆,靠近马路的土堆上栽满了树木,这是当地人为了稳固泥沙而栽种的20世纪90年头,这里的泥石流堵塞了河道,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河水始终漫延到舟曲县城城郊,外界和舟曲县城的人员来往和物资转运都得依靠汽艇,形势特别紧急最终在甘肃省武警官兵的持续爆破下才疏通了河道,解除了危情正说着,司机的一番话让我的心脏差点从嗓子眼跳了出来:“前面路窄,左边的人起来都靠到右面去一车舟曲人轻松地起身靠到了右面的座位上,车的重心忽然偏到了右面,汽车就这样左轮悬空在路面上一弹一弹地行进着从小在平原上生活的我哪里见过这阵势,看着车窗外的群山、悬崖和江河,听着丈夫的讲解并描述,心里既惊慌又刺激,不由得浑身颤抖,牢牢抓住丈夫的手,生怕自己掉出车去。
过了大约二非常钟,司机才又让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半天才缓过神来,看着人们稀松平常的表情,才明白原来他们早就习惯了这种行车方式,才有了“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感觉接下来的路就平坦多了,汽车行驶了一个小时最终到了舟曲县城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座小城带给我的惊喜才刚刚起先 舟曲县城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山城,处在万山环绕之中,地势北高南低,由发源于北面的三眼泉水和峪里的山水冲刷而成,这些水源被认为是从舟曲神祗“婆婆神”的发祥地翠峰山流出来的,县城因为泉水资源丰富,有“一百零一泉之城”的美誉因气候温润,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县城又被贴上了“藏香江南、泉城舟曲”的名片清朝人所作《舟曲八景》对县城中的标记性景观进行了高度概括:“舟曲城形一只船,露骨积雪六月天南山笔架文明象,瀑布飞流半空悬三眼涌泉千古迹,七星古柏四时鲜城头虎迹人罕见,驼铃钟声盈耳园白龙江从县城穿城而过,舟曲城区形如江中泊船,被历代文人誉为船城为安定龙江的水泊船,可锁江畔卧龙西固城原为双城门,根据船城船环而建立的,筑此门有牵定船的寓意一百零一泉之水,穿城而过,流穿两通石水门,一旦发洪水,可减弱洪水冲力 舟曲的泉水著名遐迩,当地流传着泉水赞歌:三眼龙泉一星泉,股股泉水供城关。
任家棋盘二星泉,汩汩泉水出水鲜园里龙山三星泉,泯泯泉水水更香西关莲花四星泉,洵洵凉水四时涌南门长流五星泉,泔泔泉水流城环南街薛家六星泉,泉水暗涌房中走东街桥边七星泉,潺潺泉水入龙江七星泉水落固城,七泉神水养活人城有七星神泉水,舟曲才有一百零一泉根妇女吃了七泉水,貌容生长赛天仙男儿吃了清泉水,身强力壮真英雄舟曲人将泉城归为婆婆神的功劳,主管水源成为婆婆神的神职舟曲流传着“嫁水娘”的神话,婆婆神是众泉之母,有一一百零一零一个女儿,她们化作泉水滋养着舟曲大地,这样一来,舟曲就有一一百零一零一眼泉水,是要出皇帝的有一天,宕昌县的神仙来向婆婆神提亲,说宕昌城严峻缺水,一百零一姓都活不下去了,请婆婆神将一个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婆婆神就把最小的女儿水娘嫁到了宕昌,用甘甜的泉水培育众生但是水娘想家,担心心呆在宕昌城里,每年都要回娘家,她一回来,老一百零一姓就没有水吃,婆婆神常常教育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让她安心待在婆家,但是水娘根本听不进去,有一年她又要回娘家,婆婆神很生气,当她从宕昌走到化马的时候,就用铁棒把她钉在了那里,从今她就住在了与舟曲相连的化马地方,一抬头就能看到娘家由于出嫁了一眼泉水,走了灵气,舟曲也就出不了皇帝了。
丈夫带我过南门,上北街,径直走到了北门,穿过城门洞,就是一条羊肠小道,小弟拿着两个背篓等在那里,他们两兄弟把行李放到背篓中,一人背一个很轻松地走着,我看着丈夫背背篓的样子咋都看不惯,他说明说因为舟曲是山城,交通不便,所以许多东西都要靠背篓才能背到家中好不简单到了位于二郎山下的财政局家属院,进入房屋,特殊凉快,丈夫说因为背靠大山,所以凉气很重吃过舟曲人特地用于解暑的酸菜面,忽然气定神闲,看了一会儿电视,一股倦意袭来,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其次天一大早,丈夫带我去吃舟曲美食我们到了南门,望见许多人围着几张桌子蹲在那里,我连忙走近一看忽然泄气了,原来是豆腐!丈夫说尝尝再做评价,丈夫和卖豆腐的大伯打过招呼,对我说大伯姓杨,是老邻居大伯亲热地问:“回来了?”丈夫应了一声,大伯问:“这是媳妇?”丈夫又应了一声,大伯上下端详了我一番,说:“今日我请客,你好好吃操起勺子打了两碗,浇上红红的辣椒油,撒上葱花,端到我手里,我一看似乎是豆腐脑一样颤颤悠悠,牵强吃了一口,却是入口即化,沁人心脾,特别好吃,遂连吃两碗,心满足足丈夫介绍说舟曲豆腐是在县城生产的,在甘南州都很出名,它与其他地方的豆腐不同之处在于用自然硝水点制而成,没有石膏和卤水的怪味,一百零一煮不烂,一大早卖的嫩豆腐名叫“热豆腐”,人们将其作为早点。
等过了9点才起先出售老豆腐,是城里人下乡时必买来馈送挚友的佳品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