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识新伙伴——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微型STEM+活动案例探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9321253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4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认识新伙伴——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微型STEM+活动案例探究                    一、案例概述本案例属于“人与自我”主题的活动设计,是一次跨学科尝试,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活动中真实情景开展活动,在通过游戏活动认识新朋友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活在伙伴家长帮助下,解决真实的问题,综合涵盖了德育、科学、数学、体育、语文、技术、艺术等学科领域有,培养科学(设计、组织)、数学(计算、分类)、 语言(表达)、艺术(想象、表演)、 社交(协作、沟通)等能力素养本案例从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效果等方面,提供可参照、可复制、可调整的活动示例,家长参与学生活动,配合指导老师共同完成合作任务二、活动背景1. 活动缘由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是语言能力、空间能力、细微事物观察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样的敏感期施以正向干预,就能适时地从各方面促进儿童的成长基于儿童哲学和steam课程的愿景下,我们尝试开发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微型STEM+课程,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学会选择,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兴趣情感,有效实现幼小衔接2. 活动目标“认识新伙伴”微型STEM+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姓名、年龄、兴趣爱好、梦想等),能够自信大方地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

      同时要认识自己周围的小伙伴,要学习倾听别人的介绍,能准确叫出3个以上小伙伴的名字,并在游戏、绘画、制作中体验有伙伴的快乐学科领域活动目标德育认识新伙伴,结交新朋友,感受和同伴在一起的快乐科学人体结构——指导人体是由头、躯干、四肢组成的,能够正确的画出自己的自画像数学加减法——通过游戏,找到与自己的数字组成和是9的另一个数字分类——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分类,重新找到自己的小组体育统合协调——通过传递呼啦圈的活动,协调自己的动作语文语言与表达——能够很清晰地将自己介绍给别人,能说出别人作品的优点技术工艺——跟着老师学习,折出一颗爱心艺术绘画——创作自己的特色名片音乐——能跟着《找朋友》的音乐内容,做出简单的舞蹈动作工程设计——小组集体照的站队和位置,小组的名字和logo3.活动准备(1)拟发告家长书,告知家长活动流程,指导家长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事先绘制一个自己的全身自画像,4cm*8cm大小,并剪好)(2)设计好个性名片的底稿,包含有姓名、性别、自画像、兴趣爱好、近期梦想(一年级能够完成)等要素3)准备游戏道具,每班数字卡片4组(1—8,15cm*15cm,背面能够粘贴)、呼啦圈4个,梦想盒4个,学习用品若干。

      4)教室安排、布置,桌椅排放:围坐成4组,2组座8人,2组坐10人5)准备好评价的小标志(如五角星,大拇指等)(6)每班准备4份小组合影画的底板(有适当的背景边框),A3大小三、活动过程(一个流程80-100分钟)1. 活动准备——绘制名片家长和孩子进入指定教室,随意而坐,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绘制自己的个性名片在学生全部到齐后,按临时组发放号码牌,并贴在学生胸前(36个人的班级,先发1-8,另多出来的4人,一组坐一个,四个人发放一对1和8,一对2和7;35人的班级,缺一个请一个家长代替)2. 活动开场——欢迎学生教师开场白,并告知今天活动内容和要求3. 破冰游戏——初识伙伴在《找朋友》的音乐中,一边唱一边跳,找到能与自己的数字组成和是9的另一个数字的小伙伴,并向小伙伴做自我介绍,记住小伙伴的名字此游戏共玩4轮第一次在自己临时小组内,第二次走出小组,去其他小组找,找过的朋友就不能再找,四次找的朋友都不能相同落单的第一次就可去别的组找伙伴4. 按照分类——重新分组学生根据分类,1与8,2与7,3与6,4与5各一组,按照指示牌(教师在每个桌上摆放如“一八小组”,“二七娃娃”之类的指示牌),围坐在一起,组成新的小组。

      5. 制作合影——增进友谊小组成员将实现绘制好的个人小像,协商设计出一张小组的合影画,共同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设计一个属于自己小组的logo,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简单说说含义6. 分享交流——互动评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合影画(几个小朋友,男孩几个,女孩几个,小组名字和logo是什么,表达什么含义)介绍完毕,贴在黑板上,每个小朋友都手拿小星星,给除了自己组意外的最喜欢的合影画点赞7. 折纸爱心——播种梦想学生将写有自己梦想的个性名片,跟着老师(或者视频微课程)折成一个爱心,然后放入小组的梦想盒中封存,一年级结业典礼上,拆封,看看自己的梦想是否实现8. 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包括家长)围在桌子外围,手拉手,将一个呼啦圈传递下去,小组成员间的手不能松开哪一组最先从起点回到起点,获胜(注意,一定要保证每组的人数相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9.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教师总结活动,提出后续要求四、活动效果1.短小灵活,便于开展“认识新伙伴”是基于儿哲和STEAM+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尝试,尝试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和掌握所需要知识和技能活动安排的时间大致为一个小时,短小,灵活,活动准备简单,活动开展比较便利。

      2. 偏重人文,理工兼辅“认识新伙伴”虽然是基于STEAM理念下的案例,但是着重还在于是学习习惯、合作精神以及艺术类的素养培养,虽然兼顾到了数学、工程方面的培养目标,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STEAM课程,这也是我们在根据学校校本课程中的尝试,存在的不足,以待今后设计中逐步完善3.家校互动,亲子共育“认识新伙伴”是开学第一课的亲子共育活动一方面家长参与课堂活动之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助力者;另一方面,也是让家长了解在育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共同完成育儿任务家长亲历学生在跨学科活动中的体验,进一步感知校本课程的培养理念五、活动反思“认识新伙伴”微型STEAM+活动,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个个任务的驱动,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1.以学生为中心虽然此项活动由于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能力,是由老师进行的项目确定和计划,但是在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学生作为主要的学习者,通过同伴合作、反复完善达成活动目标教师作为外部刺激力量,通过提供学习支架和适宜性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继续行为愿望,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有能力完成项目,他们的学习行为是值得认可的和被需要的。

      2.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此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来源于真实世界,学习情境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基于现实生活的一个个场景和任务,在学生的经验范围内可以被感知活动主题跨学科综合性的属性使得活动研究过程不限于知识框架和学校教育,学生在合作中,能够将已有知识进行统整,并在完成任务中,不断架构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提高新能力3.以成果为中心此项活动始终围绕着明确的成果而展开,而我们的成果并不拘泥于通常意义上的实物作品,我们用做任务、语言类、图片式、小作品等多种形式呈现,而它们的价值是学生通过对真实的问题解决,经过多维的思维碰撞和实践,得到的成果能够继续作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这就是对学生合作能力、创造力提高的最好诠释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活动还有很多,我们将以此次案例为蓝本,不断探索STEAM+课程的实践性,能够不断开发更多的案例,让每个孩子们在实践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收获不同的精彩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