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建业 - 中国科大校友基金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
5页臧建业申请200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材料—■、基本信息性别:男学位:博士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姓 名:臧建业出生年月:1976年3月出生地:江苏常州%1. 工作和学习经历1994年9月-1 998年7月:理学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8年9月-2003年8月: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9月-2007年9月:博士后,科罗拉多健康科学中心全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2007年9月-现在: 教授,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 教学情况2007年9月-现在主讲研究生课程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35学时)主讲研究生课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文献阅读与分析” (20学时)主讲博士生课程“结构生物学文献阅读与分析” (15学时)主讲本科生选修课的“结构生物学前沿” (10学时)正在培养研究生5人,指导本科生7人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其中3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 校优,指导本科生4人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工作1. 科研情况研究方向主要是应用蛋白质晶体学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表观遗传调控旬括染色质中的DNA修饰(目前知道的是某些碱基C的5位甲基化)和组蛋 白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sum。
化及ADP核糖糖基化等),及其引起 的蛋白质募集或染色质重塑等表观遗传调控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诱导 干细胞生成以及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表观遗传修饰相关 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可以为深入理解这些复杂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理提供原子分辨率的 三维结构基础,为阐述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奠定基础,并且可以根据相应的结 构生物学研究的结果开发新型的癌症等疾病治疗药物组蛋白的泛素化修饰在DNA损伤修复、基因转录调控、癌症的发生和宿主抵御病源微生 物感染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际上还没有人开展专门对组蛋白泛素化调控蛋白质 的单体和复合物结构测定以及基于结构的调控机理研究我们目前主要工作是组蛋白泛素化 修饰的调控和解读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通过测定组蛋白泛素化调控和识别蛋白的结构以及基 于结构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来阐述这些蛋白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为癌症等复杂疾病治疗 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自2007年9月到中国科大工作以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开展组 蛋白泛素化调控和解读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个组蛋白泛素化调控蛋白的结 构测定,基于结构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正在进行。
同时另一个蛋白的结构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 还克隆、表达并纯化了 30个相关蛋白质单体和复合物,对这些蛋白的结晶条件的筛选工作 正在进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发表一篇本实验室独立完成的SCI论文,发表一篇与 其它实验室合作完成的SCI论文,有一篇合作完成的论文已投稿同时还获得了以下数项科 研经费资助:•中国科大“百人计划”启动经费,70万,主持;• 973计划“表观遗传学的结构机理研究”子课题:“组蛋白泛素化的结构基础”,项目编号: 2009CB825502, 2009. 01 - 2013. 12,总经费:400 万,本人承担经费:350 万,主持;• 973计划“蛋白质机器及分子机制”子课题:“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的蛋白质机器和功能”, 项目编号:2006CB806501, 2006. 09 - 2011. 12,总经费:532万,本人承担经费:60万,学 术骨千五、 主要学术成绩解析了第一个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jmjd2A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域的结构,以及 Jmjd2A与H3K36多肽的复合物结构发现了决定Jmjd2亚家族蛋白底物特异性的结构特征, 提出了去甲基化反应过程中氧的招募机理。
解析了 PSR-Fab的复合物结构发现PSR结构中含有典型与DNA结合的a螺旋-转折- c(螺旋结构,并通过生化实验证实PSR能和DNA结合解析了蝮蛇毒中的一种IX/X因子结合蛋白在pH6. 5和7. 5条件下的结构,发现了决定 该蛋白与底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结合能力不同的结构特征六、 主要论著目录1、 Zhiqiang Zhu, Ybngxiang Gao, Zhongliang Zhu, Yang Yu, Xiao Zhang, Jianye Zang, Maikun Teng, Liwen Niu, (2009). Structural basis of the autolysis of AaHIV suggests a novel target recognizing model for ADAM/reprolysin family protein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Epub ahead of print)2、 LinWang, HaipengWang, Jianbin Ruan, Changlin Tian, BaolinSun, Jianye Zang*. (2009). Cloning, purific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of a ribokinase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 Acta Crystallogr Sect F Struct Biol Cryst Commun. 65(6): 574-6.3. Yiwei Liu, Hongda Huang, Bo O. Zhou, Shan-Shan Wang, Jin-Qiu Zhou, Yingxia Hu, Xu Li, Jianping Liu, Jianye Zang, Liwen Niu, Jihui Wu, Maikun Teng and Yunyu Shi, (2009). Crystal structure of Rtt106p core domain reveals a novel DNA-binding role required for heterochromatin silencing. EMBO J. (in revision).4. Zhongzhou Chen, Jianye Zang, John Kappler, Xia Hong, Fei Lan, Qin Wang, Shaodong Dai, Kirk Hansen, Yang Shi, and Gongyi Zhang. (2007). Structural basis of the recognition of a methylated histone tail by JMJD2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4(26):10818-23.5 ■ Zhongzhou Chen笃 Jianye Zang*, Johnathan Whetstine, Xia Hong,Foteini Davrazou, Tatiana G. Kutateladze, Michael Simpson, Qilong Mao,Cheol-Ho Pan, Shaodong Dai, James Hagman, Kirk Hansen, Yang Shi, Gongyi Zhang. (2006)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histone demethylation by JMJD2 family members, Cell. 125(4), 691-702. (* Both author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6. Deqiang Wang, Min Guo, Zhi Liang, Jun Fan, Zhiqiang Zhu, Jianye Zang,Zhonglinag Zhu, Xiaowu Li, Mai kun Teng, Liwen Niu, Yuhui Dong, Peng Liu, (2005), 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protein 29 reveals a phosphodiesterase/nu clease-like fold and two protein-protein in teraction sites. J. Biol. Chem., 280(24), 22962-7.7. Jianye Zang, Mai kun Teng and Liwen Niu, (2003) Purific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of AHP IX-bp, A Zinc Ion- and pH-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 IX-binding Protein from 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Venom. Acta Cryst, D59, 730-733.8. Jianye Zang, Zhiqiang Zhu, Yang Yu, Maikun Teng, Liwen Niu, Qingqiu Huang,Qun Liu and Quan Hao, (2003), Purification,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acucetin, a Protein containing both disintegrilike and cysteine・rich domains released by auto-proteolysis of a P-1 Il-type metalloprotei nmse AaH-IV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4cfa Crysf.,D59, 2310-2312七、获奖情况:无A.工作展望:我们将在近期完成多个组蛋白泛素化调控和解读相关蛋白及其结构域的三维结构解析, 为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理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sgf29的结构测定工作已经 完成,正在开展相关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将在近期完成基于结构的功能研究此蛋白还与肿 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因此还将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筛选工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开发奠定 基础九.学院推荐信臧建业博士是我院的优秀青年教师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表观遗传修饰的结构生 物学研究方面取得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相继在Cell. PNAS、J. Biol. Chem.等国际 一流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在Cell上发表的论文三年来已经被他人引用了 62 次,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 1 Biology 杂志以 Research Highl ights 的方式报导 了他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一成果做岀较高的评价;承担研究生课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生物学文献阅读与分析、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文献阅读与分析和本科生课程结构生物学前 沿的教学任务,并受到广泛的肯定同时已经指导七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有三人的论 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臧建业到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以来,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突 出,我院特推荐他申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
生命科学学院2009-7-21十、教授推荐信□推荐信一臧建业博士于2007年9月全职到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到科大工作以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人员招聘,设备购置, 人员培训等实验室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