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诗文素材美化议论文语言.doc
7页议论文写作指导系列专题之一 利用古诗文素材 美化议论文语言 ——我们一起研究 一起成长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素材,书写出有文采的语句来美化题目、开头和论据,扮靓自己的议论文语言过程与方法:1、 温习、背诵必修五教材中《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陈情表》中的精彩语句2、 通过仿用、化用、改写等训练,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好这些精彩语句,并较为熟练地运用排比句式写出具有一定哲理的精彩语句,为写有文采的议论文做准备3、 通过片段作文训练,学生能将课文素材转化为有文采的论据,为写有文采的议论文做准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减少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2、提高书面语言表达的兴趣设计意图说明:本节课根据学情调查结果进行设计,课前做的学情调查如下:“你认为自己的作文语言怎么样?”“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普遍反映作文语言平淡,罗嗦,,干瘪,没有打动人的语句不会学以致用,积累的好句子不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会熟练地运用排比句式表达思想,来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力度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根据预习学案提示,了解高考评分发展等级中“有文采” 指的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2学生阅读预习学案中高考满分范文,可以获得一个启示,挖掘课文素材是使语言有文采的一个途径3学生填写预习学案中的表格,摘录你喜欢的课文语句,简要说说理由二、强化要点,直接导入:导语预设:流感肆虐,未失五班之本色,希望同学们把操场上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带到语文课堂中来。
上一个学段我们利用《拿来主义》的结构,训练了议论文的写作思路,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研究利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素材,美化自己的议论文语言三、预习交流,畅谈感想:同学们打开预习学案,我们来交流两个预习题1读过两篇高考满分范文,说说对你写有文采的议论文有何启示?2摘抄你喜欢的古诗文语句,简要说说理由 预设问题:1可见挖掘古诗文素材,引用、化用古诗文名句是使语言有文采的一个途径2那么同学们摘抄了哪些喜欢古诗文名句?3根据心理学研究,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同学们应该经常在唇齿间吟咏这些好句子,才能长时间地牢记她们,进而为自己所用4齐读一下这些语言优美好文章,重新温习那令人难以忘怀的隽永文字这些美妙的语句和取之不尽的古诗文资源怎样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练习,总结一些规律,以名家之长补一补自己语言之短 四、探究规律、实地演练(一)仿用古诗文句式,美化题目过渡:议论文的题目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首先,我们来仿用一个句式,为下列话题拟写个题目自选一个句式,自选一个话题】1 落霞与孤鹜齐飞------论题式2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论点式3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论点式【话题】苦难、读书 例如:1苦难与勤奋齐飞 理想与成功齐飞 2生命不息 读书不止 3穷且益坚,勿失读书之心 规律总结:化用古诗文中七字句或四字骈句、四六字骈句,形成论题式或论点式,力求题目醒目、舒畅,简洁、整齐,从而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
二)引入古诗文素材,美化开头过渡:借鉴古诗文语句,可以美化题目,也可以美化议论文开头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所以我们最好采用一组简短的排比句引出观点,使之明确、靓丽,下面做一下训练训练用排比句式写开头:以“开卷有益”为观点,用排比句写一个开头,要求联系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的信息,不超过100字例如:“开卷有益,翻阅《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我懂得了归隐者陶醉自然的幸福;翻阅《滕王阁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勉励激荡心灵,我懂得了失意者积极进取的乐观;翻阅《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的真挚情怀萦绕脑海,我懂得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凄苦……”规律总结:同学们要根据命题的意图,联想能证明观点的课文素材,采取恰当的句式,如陈述排比句、设问排比句、反问排比句等格式来诠释观点最好先确定一个格式,然后其他两个或多个语句围绕这个格式来表达三)整合古诗文素材,美化论据过渡:排比修辞也适用于整合论据材料中,如果论据材料较为丰富,可以采取详写一个材料,略写多个材料相结合的方式,用排比句或排比段将略写的论据组织起来,在句式上造成一种铺排之美。
常见格式,正面有表示因果关系的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反面有表示假设关系的格式:假如不是……1以“感谢苦难”或“懂得宽容”为观点,从正面立意写一组排比段,要运用你熟悉课文的内容(如果没有思路可以运用“因为……所以……”的格式)例如:屈原要感谢苦难,是因为在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苦难中,磨砺了自己 “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的爱国情操;司马迁要感谢苦难,是因为在其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却遭受腐刑的苦难中,铸就了“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卓越成就;杜甫要感谢苦难,是因为在其“长夜沾湿”“布衾似铁”的贫苦中,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李密要感谢苦难,是因为在其“夙遭闵凶,少多疾病”的不幸中,懂得了祖孙相依为命的可贵亲情所以要感谢苦难,因为仁人志士的热情和才智在与其不屈的抗争中,得以升华2以“感谢苦难”或“懂得宽容”为话题,从反面立意,写一组排比段(如果没有思路运用“假如没有……”的格式)例如:如果没有苦难,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许找不到“披发行吟江畔”的伟大诗人的身影;如果没有苦难,文学的画廊里,我们也许看不到“服侍汤药,未曾废离”的拳拳孝情;如果没有苦难,生命的年轮上,我们也许寻不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圣善。
规律总结:整合材料,要注意材料的共性与话题的联系,从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正反对比关系入手,任选一个角度确定语句的表达格式,将古诗文中人物、事例、语句等,整合成排比语段,语段排列顺序要合理从而使论据化旧为新,鞭辟入里,引人注目 五、改写练习、巩固技法学案中的议论文以“交流”为话题,请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加以修改【要求】1借鉴古诗文语句给此文拟个题目 2借鉴古诗文资源,运用排比格式写一个开头3自选二、三、四段中的任意一段进行改写,联系课文素材,运用排比句式组织论据材料证明每一段的分论点 示例:1题目:语言沟通 其乐无穷 2开头:交流是什么?是陶渊明与“无心以出岫”之云朵悠然的对话 交流是什么?是王勃与“豫章故郡”之宾主俊才畅快的吟诗作赋 交流是什么?是李密与“逮奉圣朝”之晋武帝言忠心表孝情的诉说3第二段:假如没有语言,我们何以体味“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陶氏轻松,假如没有交流,五柳先生何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假如没有语言,我们何以感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子安心声,假如没有交流,王勃又怎能“临别赠言,登高作赋”?假如没有语言,我们何以动容于“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欲苟顺私情,则刘病日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艰难处境,假如没有交流,李密又何能愿晋武帝“矜悯愚诚”,听其微志呢? 第三段: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辱之,而蔺相如却“不欲与廉颇争列”,众人不解,蔺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
这句话引出负荆请罪的佳话;晋朝的李密要照顾日薄西山的祖母,推辞了晋武帝的任命,而晋武帝的“诏书切峻”使李密处境“实为狼狈”但李密的一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道出了“不能废远”的苦衷,成就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佳话;唐朝的王勃“路出名区,躬逢胜饯”东南俊才,无人知晓,但王勃的一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立刻就博得了满座喝彩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信息的载体第四段:如果不会正确使用语言,人的心灵将是怎样荒芜的一片沙漠?那样的心灵,将失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失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震撼,失去“处涸辙以犹欢”的坚贞,失去“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真情六、总结技法、启发多练总结:看来,借鉴课文素材,化用古诗文语句,熟练运用排比修辞,的确可以美化议论文语言,但不是唯一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书写灵活的句式,来增强说理的形象性,进而美化语言,这些技巧我们将在以后的作文课上逐步练习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打油诗,用以共勉:巧取素材并不难、善用排比挺简单、议论文体要勤劳、人生考卷保过关七、课后作业从“包容”或 “乐观”或“苦难”中任选一个词为话题写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题目简洁、精美,开头运用排比句,论据材料形成排比段,用到前面写到的人物或语句预习学案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有文采” 指的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二读两篇高考满分范文,说说对你写有文采的议论文有何启示?范文片段欣赏一:且息且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人生的求知路上上孜孜不殆,踽踽独行是美好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初夏的午后在骄阳里聆听蝉鸣,入夜于茵茵芳草中遥望碧天里的星星,也是美的 人生路上,总是险滩连着彼岸,深溪连着幽谷,寒窗的春帏外游弋着阳春里的风筝,行兵的巷道尽头是满园欲滴的春梅 有的人,驾一叶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建,听风饮露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只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生有所息的人绝不会像沉湎于安逸的“多余的人”一样死在颓散的床褥上,而如御风列子,窥破了天地的原道,乘六气之辨游于苍茫的宇宙在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的路上,也许就有过陶谢的履印,叹赏过沿途的风景,他们擦肩而过,互道一声问好,我们也不妨放下执着的争辩,循着人生的风景路且息且行范文示例欣赏二《那一抹生命的嫣红》2007年浙江的一篇满分作文《那一抹生命的嫣红》中就有这样的段落: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片晨曦雾霭中他开始荷锄耕地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樊笼里的荣华富贵岂得让自由飞翔的小鸟甘心折断羽翼?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远离世俗尘嚣,醉倒在南山的悠悠菊香里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泉而赋诗紫陌红尘何所谓,纵不得年少又何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行走在浪花堆砌的消逝间,我们盼到了苏轼的出现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仕途险恶,从此奋进之心顿减;生活艰难,素来豪迈之情犹健他被贬黄州,赤壁的天空因他的到来充满了欢悦聆听习习古风,伴着涓涓细流,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相间,《前赤壁赋》,乐了故园,《后赤壁赋》,喜煞苍天!抬头望明月,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豪迈的诗句,始终不老的信念苦难真的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磨难,也是成全三填写下列表格,摘抄你喜欢的语句,简要说说理由课文语句理由《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陈情表》 课堂学案(一) 仿用古诗文句式,美化题目【自选下列一个话题,自选一个句式,拟写个题目】【话题一】苦难【话题二】读书1落霞与孤鹜齐飞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