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句教案.doc
5页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理解与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与用法过程与措施: 通过练习逐渐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特 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难点:学会辨析、翻译宾语前置句一、分清概念1、什么叫宾语?【现代汉语】我看书我为人民服务析:动词是看,书是看的宾语 为是介词,人民作为的宾语小结:根据这两例,现代汉语的宾语的位置在动词或介词的背面【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1)何有哉?(2)秦人不暇自哀(3)甚矣,汝之不惠(4)童子何知?(5)客之美我者(6)何以伐为?小结:由此看出,古代汉语的宾语位置在动词或介词的背面2、什么叫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把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前面,叫宾语前置二、规律探究 探究问题: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状况?(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3彼且奚适也? 4彼且恶乎待哉? 5籍何以至此 6客何为者小组合伙:出示几句文言句式小组讨论句都是什么句式,有何相似点,派代表回答同:疑问代词作宾语 翻译:师:如果按照正常的现代汉语语序该怎么说呢?(1)大王来何操? (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 (《鸿门宴》)现以(1)(2)(3)为具体例子分析: (1)句中有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操”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是:大王来,拿了什么礼物?要辨别此类宾语前置,就要看在疑问句中动词前的代词与否作它的宾语是,则宾语前置,代词位于动词前总结规律:规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常用的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有的条件: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小试身手: 下列句子中,与其她句式不同的一项(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其间旦暮闻何物? E、君何患焉?(二)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规定同上)1、忌不自信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古之人不余欺也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分析句子特点:总结规律:1、忌不自信=忌不信自 (否认句中有否认词“不”,代词“自”作动词“信”的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2、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否认句中有否认词“未”,代词“之” 作动词“有”的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是:历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3、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 (否认句中有否认词“不”,代词“余” 作动词“欺”的宾语,宾语前置。
句意是:古代的人并没有欺骗我们啊!)现以(1)(2)(3)为具体例子分析:(1)句为否认句,有否认词“不”,代词“自”作动词“信”的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2)句为否认句,有否认词“毋”,代词“吾”作动词“以”的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是:不用我一说:“以”为介词,此句是省略句:你们不要由于我就不说了3)句为否认句,有否认词“未”,代词“之” 作动词“有”的宾语,宾语前置句意是:历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由上几例可知,辨别此类宾语前置句,一般看在否认句中有无否认词,并且代词与否作动词的宾语注:古汉语中“否认句代词宾语”也有不前置的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否认句中有否认词“不”,代词“此” 作动词“及”的宾语,但代词“此”却没有位于动词“及”前句意是: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规律2:否认句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用的否认词:【不、未、无、莫、毋、弗】常用的代词:【余、吾、之、自、汝、尔、是】 否认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有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与否认句,即必须有否认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达否认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认词之后小试身手:下列句子中,与其她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寂寥而莫我知也 B、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 何陋之有哉?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夫晋,何厌之有?(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一般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师说》)(2)夫晋,何厌之有 (一般语序为“夫晋,有何厌”) (《烛之武退秦师》)(3)何陋之有 (一般语序为“有何陋”) (《陋室铭》)现以(1)(2)(3)为具体例子分析: (1)句中,“之”为构造助词,使宾语“句读”、“惑” 前置在动词“不知”、“不解”前,表达强调句意是:不理解〈课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2)句中,“之”为构造助词,使宾语“何厌” 前置在动词“有”前,表达强调句意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3)句中,“之”为构造助词,使宾语“何陋” 前置在动词“有”前,表达强调句意是:有什么简陋的呢?要辨别此类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要看疑问代词的定语和中心语与否一起作前置宾语(如(2)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动词“厌”的定语,则一起前置作整个句子的宾语,以区别于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与否是动词所关照的对象(如(1)句中“句读”“惑”是“不知”“不解”所关照的对象)。
它们往往和“之”“是”配合使用,“之”“是”一般无实义四)、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2、唯利是图3、唯才是举分析句子特点:规律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规律三: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乎义“之”、“是”作为提宾的标志(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一般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师说》)(2)夫晋,何厌之有 (一般语序为“夫晋,有何厌”) (《烛之武退秦师》)(3)何陋之有 (一般语序为“有何陋”) (《陋室铭》)(4)宋何罪之有 (一般语序为“宋有何罪”) (《公输》)(5)何功之有哉 (一般语序为“有何功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现以(1)(2)(3)为具体例子分析: (1)句中,“之”为构造助词,使宾语“句读”、“惑” 前置在动词“不知”、“不解”前,表达强调句意是:不理解〈课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2)句中,“之”为构造助词,使宾语“何厌” 前置在动词“有”前,表达强调句意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3)句中,“之”为构造助词,使宾语“何陋” 前置在动词“有”前,表达强调。
句意是:有什么简陋的呢?要辨别此类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要看疑问代词的定语和中心语与否一起作前置宾语(如(2)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动词“厌”的定语,则一起前置作整个句子的宾语,以区别于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与否是动词所关照的对象(如(1)句中“句读”“惑”是“不知”“不解”所关照的对象)它们往往和“之”“是”配合使用,“之”“是”一般无实义宾语前加副词“唯”,构成“唯……是”,“唯……以”式例如我们常用的某些词语或句子:(1)唯利是图 (一般语序为“唯图利”)(2)唯命是听 (一般语序为“唯听命”)(3)唯余马首是瞻 (一般语序为“唯瞻余马首”)从三句中可见“唯……是”已成为一种固定格式1)句句意是:只讲求利益;(2)句句意为:只听从命令;(3)句句意是:只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要辨别此类宾语前置,一方面要看句子与否是“唯……是”,“唯……以”的格式;再看“唯”后的名词与否作宾语,“是”后的动词与否作谓语五、小结:宾语前置共有三种状况: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②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③用“之”、“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前小试身手: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 项( )A、无乃尔是过与?B、何陋之有?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何厌之有?六、巩 固 练 习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否则,籍何以至此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似的一项是( )A、陈利兵而谁何。
B、古之圣王,唯此之慎C、古之人不余欺也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 )A、之二虫又何知?B、卿欲何言?C、安得广厦千万间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4、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广东卷)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5、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08广东)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 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6、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阅读下文,口头翻译全文,找出文中的倒装句并翻译师旷撞晋平公①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⑤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⑧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⑨公曰:“释之,觉得寡人戒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她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她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快乐时,她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她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她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刚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她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觉得师旷犯上,都规定惩办她晋平公说:“放了她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种警告七、结语这节课跟同窗们一起理解了一下文言句式,并重点探究出了宾语前置的几种规律,我但愿后来同窗们能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文言文的学习当中,以协助人们更好的辨别这些句式八、作业1、请同窗们课后立足于高中的必修课本,自行找出所学课文中的被动句,像宾语前置同样,探究一下其规律2、完毕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