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亳州市邵庙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安徽省亳州市邵庙中学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 504mL B. 336 mL C. 224 mL D. 168mL参考答案:B1.92g铜的物质的量=1.92g÷64g/mol=0.03mol,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而氮的氧化物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又生成硝酸,纵观整个反应过程可知,铜提供的电子等于通入的氧气获得的电子,故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0.06mol÷4=0.015mol,因此通入氧气的体积=0.015mol×22.4L/mol=0.336L=336mL,答案选B2.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参考答案:AD3. 下列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H2=CH2和CH2=CH-CH=CH2 B.C2H4和C6H12C. (CH3)2CHCH(CH3)2和(CH3)2CHCH2CH(CH3)2 D. C2H6和C4H8参考答案:C略4. 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硒的原子序数为34 B.硒的氢化物比HBr稳定C.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参考答案:A略5.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B.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 C.酸雨——二氧化碳 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参考答案:C略6.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B.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溴化银的化学式: AgBr2 D.Na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OH= Na+ +O2—+H+参考答案:B略7.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参考答案:C略8.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①硫酸 ②氯水 ③硝酸锌 ④氯化铜A.② B.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略9.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 2Ag2O 4Ag+O2↑ B. 火法炼铜:Cu2S+O2 2Cu+SO2C. Al2O3+3H2 2Al+3H2O D. MgCl2(熔融) Mg+Cl2↑参考答案:CA. 银用热分解法,2Ag2O4Ag+O2↑,A正确;B. 火法炼铜,Cu2S+O2 2Cu+SO2,B正确;C. 铝用电解法冶炼,C不正确;D.电解法冶炼镁, MgCl2(熔融) Mg+Cl2↑,D正确。
本题选C10. 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NaOH B.CO2 C.H2SO4 D. Fe参考答案:B略12. 物质X既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X不可能是A. Al2O3 B. NH4Cl C. NaHCO3 D. Al(OH)3参考答案:B【详解】A.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不符合;B. NH4Cl是强酸的铵盐,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盐酸不反应,B符合;C. 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不符合;D.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不符合;答案选B13. 能形成A2B型离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20和8 B.1和6 C.11和16 D.12和17参考答案:C14.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参考答案:BC15. 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②C.①②③的混合物 D.①②③④的混合物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要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0mL 0.1mol?L﹣1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 g.(2)如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3)若实验中如图Ⅱ所示的仪器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参考答案:1. 14.3 2.7.2 3. 无影响 偏低 偏高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500mL 0.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2)根据量筒的构造及图示凹液面所在的刻度线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3)根据cB=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解答:解:(1)配制500mL 0.1mol?L﹣1 Na2CO3溶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0.5L=0.05mol,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286g/mol×0.05mol=14.3g,故答案为:14.3;(2)量筒刻度线从下向上逐渐增大,根据图示,A为8,则B刻度为7;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则每个小刻度为0.2mL,液面位于B刻度之上一个小刻度,所以溶液的体积为7.2mL,故答案为:7.2;(3)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答案为:无影响;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B=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根据cB=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误差分析是难点,可以根据操作对cB=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题基础性强,贴近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 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的浑浊液中,逐滴加入0.50 mol/L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V)与沉淀质量(W)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g,混合物中Al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参考答案:(1)1.8 0.67 0.95 (2)9018. 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晶体。
有橙色、无色、红棕色三种颜色的硫蒸气,它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每个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不同,可用Sx表示对三种蒸气测定结果是(1)橙色蒸气密度折算到标准状况后是11.34g/L,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红橙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时同体积空气的6.62倍,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3)无色蒸气是氢气的摩尔质量的64倍,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 ______.此事实说明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除去试管中残留的硫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参考答案:(1)S8 (2)S6 (3)S4 多种同素异形体(4)CS2 或 热的氢氧化钠溶液19. 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为什么?参考答案:否这是因为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几种核素,即几种原子,故原子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