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跟鲁迅学修改文章的技巧.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94642684
  • 上传时间:2021-08-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跟鲁迅学修改文章的技巧文章不厌百回改,千磨万砺始成金鲁迅先生说:“写完 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 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 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些珍贵的经验,对于我们写出好文 章尤其是修改文章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大家最为熟悉的鲁 迅名篇为例,通过对手稿(原稿)和发表稿(定稿)的比较对照, 来直观地“看看〃鲁迅是如何精益求精地修改文章的一、删繁就简,力求简洁精炼(1) 原句: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 生?,见?鲁迅手稿选集?)改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同上)(2) 原句:自然,这样一移,确实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 剖学上的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藤野先生?,见? 鲁迅手稿选集?)改句:……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同(3)原句:人人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 看去是天然的事,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 的问出来了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一 1922年2月12日)改句:人人都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所 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

      见? 呐喊?)例(1) “在……之中〃句,一个并不长的句子里就出现了 两个“之中〃,显得重复、累赘,读起来感觉拗口;再说“在 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自然就包含着自己“一生之中〃的意 思此外,“一生之中〃似有总结生平的意味,用在这里也 不得体所以鲁迅就“毫不可惜〃地将其删除例(2) “解剖学上的图〃比“解剖图〃的范围要宽泛得多, 而根据上下文可知:这个图是指作者笔记上画的“下臂的血 管〃图删去“学上的〃三个字,切合语境,表义较原先准 确,简洁明了,防止了歧义,念起来也感觉顺畅例(3)原句说未庄的人们愿意知道阿Q的中兴史,在修改 时又加了一个“都〃字加以强调,这时再说这件事“看去是 天然的事〃实在没有必要,是冗余言语故作者毫不犹豫地 删除了该句,并用具体形象的“探听〃 一词替代了 “问〃字, 活画出未庄人探究阿Q“中兴史〃兴趣的浓厚和询问的细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缚为巧〃(?文心雕龙•练字?) 从以上三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删繁就简毫不手软,确实做 到了 “无情地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这些“例如〃对那些舍不得“忍痛割爱〃者尤其具有示范成 效二、悉心斟酌,务求准确严密(4) 原句: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性子很躁,总是养不过夜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 鲁迅手稿选集?)改句: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 子很躁,养不过夜的同上)(5) 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 (?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同上)(6) 原句: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 谢,给我奖励的一个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改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谢,给我鼓励的一个同上)例(4)从手稿的影印件来看,原先是没有“总是〃二字的, 是鲁迅后来添加上去的最终定稿时,觉得不妥,还是把它 删掉了推想起来,对自然科学也很喜爱的鲁迅大约觉得“总 是〃两字强调无一例外,说得太“过〃,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删掉这两个字,表现出作者为文之严谨,表达了作者用语之 准确类似这样追求用词准确、表达严谨的范例还有?祝福? 的开头局部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有关“眼睛〃 一词的替换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说明她是一个活物〃,最初 在杂志上发表时用的是“眼睛〃,后来收入集子时改为“眼 珠〃我们平常所说的眼睛除了眼珠,还包括眼皮、睫毛等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眼珠间或一轮〃比“眼睛间或一轮〃 要准确、严密得多。

      例(5)中的“新〃是多义词,用它作修饰语含义比较宽泛, 表意指向不甚明确像原句中的“新的先生〃,既可指没见 过的先生,也可指新来的先生作者初到仙台,人生地不熟, “看见〃的自然是“陌生的先生〃改“新〃为“陌生〃, 指向就明确了,表意也较原来清楚将“新的讲义〃改为“新 鲜的讲义〃(这里的“讲义〃是鲁迅借用的日语词汇,是指 上课内容),那么在原来没有学过的课堂知识这层意思的根 底上,又多了一层上课内容新颖、让人感觉新鲜的意味,表 达较原先准确、贴切总之,修改后的用词,防止了 “新〃 字的重复,不仅使句意表达较原句准确严密、贴切自然,也 使改句音韵和谐,读来感觉朗朗上口例(6)中的把“一生之中〃 “毫不可惜〃删除,这在例(1) 的分析中已作说明除了这一被改处之外,作者还把“奖励〃 改成了 “鼓励〃从手稿影印件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先写 的是“鼓励〃,后来改成了 “奖励〃,最后还是改回到“鼓 励〃这样否认之否认的修改,说明这是作者在精心地“炼 字〃,值得我们品味叶圣陶说:“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 需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的区别〃(?认真学习语文?)“奖励〃 和“鼓励〃的用法还是有些差异的奖励〃是“给予荣誉 或财物来鼓励〃;“鼓励〃是“激发、劝勉〃的意思。

      藤野 先生给留学时期的青年鲁迅以人格上的尊重、精神上的鼓励, 并没有给予什么荣誉或财物,所以鲁迅用“鼓励〃 一词最恰 当、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恩师的赞美、感谢之情 这里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却有点石成金之妙三、讲究声律,追求顺畅和谐(7)原句:下面撒些枇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改句:……下面撒些枇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侯,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同上)(8) 原句: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经蒙 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 (?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1922年2 月12日)改句:……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 (见?呐喊?)(9) 原句: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 的是平民流氓的变迁?,1930年1月1日?萌芽月刊?第 一卷第一期)改句: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 平民,不是将相见?三闲集?)鲁迅在修改例(7)时,直接在手稿上通过连续添加的形式, 把“筛下时〃改成了一“竹筛底下的时候〃。

      正式发表时, 又把“绳〃改为“绳子〃竹筛底下〃比“筛下〃要明确 得多、具体得多,准确地写出了鸟雀进入捕具的部位不过, 鲁迅如此添加的意图主要还是从语言的音乐美的角度来考 虑的将单音节词改成了双音节词,使得句子音节自然和谐, 节奏舒缓有度极其口语化的表达,让人觉得如叙家常一样 亲切自然言辞当求美也〃(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如果说例(7)是为了追求语言的声韵美将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 的范例的话,那么例(8)那么是作者为了追求语句的节奏美,将双音节词改为了单音节词改句把双音节的“曾经〃改换成单音节的“曾〃字,就是为了和后面单音节的“蒙〃字搭配合更协调,念起来更顺畅这样看来,是用单音节词还是 双音节词,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语境和题旨的需要而定这正如修辞学家陈望道所说的:“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 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修 辞学发凡?)例⑼改句中添加了 “不是将相〃之后,便与前面的“不 是天子〃相对,把“侠之流〃终于是奴才〃的本性揭示得更 清楚这一添加虽与原句的意思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但在声 律上却是大不一样了:改句较之原句整齐匀称,音节清楚流 畅,节奏感明显增强了它虽在表意上并没有增加什么新信 息,却弥补了原句声律上的小瑕疵,使得改句具有形式上的 对称美、音律上的节奏美、语意上的比照美,这样看起来顺 眼,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真可谓声情并茂、美不胜收。

      增添词句,力求生动形象 (10)原句: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 也可以采腊梅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改句: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同上)(11)原句:(藤野先生)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 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见? 鲁迅手稿选集?)改句:(藤野先生)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 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 的……〃(同上)(12)原句:他跪着俯伏下去时,果然背上有一个圆的小包 袱,青色布,上面有些暗红色的花纹眉间尺?,见?鲁迅 手稿选集?)改句:他恭敬地跪着俯优下去时,果然看见背上有一个圆 圆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同 上)例(10)中手稿的影印件非常清晰地显示:鲁迅把“采〃涂 掉了,而改成了 “爬上花坛去折〃仅用一个“采〃字,确 实太平常了,不够具体,显得很一般加上了 “爬上花坛去 折〃这样一个描述“采〃腊梅全过程的“连动式〃修饰语, 比原先单用一个“采〃字具体、形象多了特别是一个“爬〃 字,尤为传神,活画出小孩子天真、顽皮的性格特点,充满 了童趣。

      例(11)加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非常真实地“复 原〃 了藤野先生当时作自我介绍时的情景描述这样很有个 性、很特别的“声调〃,先声夺人,写出了独特的“这一个〃 不仅如此,还为文章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 来〃作了必要的铺垫,是一个巧妙的伏笔总之,这一“添〃 成了描写藤野严九郎“亮相〃时的精彩一笔它在起到让人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彰显出文章照应 之自然、作者行文之严谨,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例(12)是写复仇者“黑色人〃被召进王宫时的情形从 手稿的影印件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在“跪着〃的前面用插 入符号加上修饰语“恭敬地〃三个字这样,在凸现黑色人 “恭敬〃神态的同时,也表现出复仇者的冷静、机智至于 对“小包袱〃的描述,改句加了一个“圆〃字,与前一个“圆〃 字连在一起,构成了叠音词,不仅念起来更为顺畅,而且使“小包袱〃具有立体感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的描 述较之于“有些……花纹〃的交代,显然要具体、详实得多, 同时也能防止和前句中的“有〃字重复总之,改句通过加 上恰当的修饰语,改变了原句的粗疏、笼统,使得“小包袱〃 一 这一复仇的重要“道具〃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般醒目、突出, 更具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突破常规,营造独特效果(13)原句:只有着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吃喝孔乙己?,见?新青年?1919年4月 第六卷第四号)改句: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 菜,慢慢地坐喝见?呐喊?)(14)原句: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 挂着他的一只小鞋祝福?,见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 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改句: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 一只他的小鞋见?彷徨?)例(13)中,作者把“着长衫的〃改为“穿长衫的〃是出 于表达口语化、通俗化的需要,并没有什么超常之处倒是 将“吃喝〃改为“坐喝〃有些不同寻常文句是写“穿长衫 的〃在咸亨酒店“阔绰〃用餐时的情景,用常用词“吃喝〃 来描写无疑是正确的,似无改动的必要大约作者觉得这个 词太一般了,不仅毫无新鲜感可言,而且也无法准确、传神 地表现出“穿长衫的〃下馆子吃喝的个性化特征,于是就自 造新词“坐喝〃来形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