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访活动总结报告.doc
4页家访活动总结报告 自今秋9月开学以来,我校响应省政府省教育局号召,在全校范围内落实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主题活动,经过近两个多月教学外的辛勤劳动,我校的工作基本完成,目前仅剩下访万家的收尾工作通过开展这次活动,我感悟良多,也收获到了不少的经验与精神上的财富下面我就此次访万家的活动做一点汇报一、基本情况及过程: 我校采取的是分教师分片区负责的形式,要求每个教师走访六至十名学生在我校就读的农村学生,深入学生家庭中去了解情况我要家访的是印湾村、张堤村等小组,既有单亲学生,又有留守儿童,家里仅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我事先整理好被访学生资料后挨家挨户的到学生家里去走访,经过了好几天的连续工作终于做好了第一次家访工作回来后我又仔细的回顾了家访过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其他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整理,最后又从中筛选出几名符合回访要求的学生这个周末的时候,我又赶时间到了这几名需要回访的学生家中进行回访,并根据几次家访的情况编写了家访心得体会和工作总结二、家访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一) 家访目的和意义 家访是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加强家校沟通,进一步完善合作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拉近学校教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距离的有效方式,从而共同管理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有序的正常成长。
二) 家访要求 1.“六准备”:合理的家访制度、明确家访的任务、宣传的内容、需要与学生监护人沟通的问题、学生基本信息以及家访的手段与方式2.“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3. “六知道”: 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4. “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5. “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三、家访的方式及手段: 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突出重点采取上门走访(可预约)的形式,每家必到、每生必访家访过程中需要注意交流技巧和说话方式,并且实事求是的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填写家访调查表,恳请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家访的内容: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情况、反映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思想情况、与家长交流如何共同管理教育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五、宣传方面: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式及办学思路、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即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国家及各级教育部门的教育法律和法规与政策、惠农政策六、家访效果: 通过家访时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多数学生在家访后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二次回访时学生的家长也反映学生在家的学习和做家务的情况也有明显改善说明了我们的加分那个并不是走过场,而是起到了实际的效果和作用七、家访中发现的问题:1.部分学生因惧怕家长的打骂而谎报成绩,或者说没有布置家庭作业家长因而对学校老师产生误解2.因是农村又居地偏远,多数学生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从而产生了一大堆的留守儿童,再加上要么是亲戚要么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家带孩子,实行隔代教育,使得有些学生因缺乏爱的需要而思想消极颓废甚至抑郁问题学生也随之产生3、“问题学生”有优点,“三好学生”有不良有几个平时在校学习以及其他表现都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家的时候经常主动帮助家里做家务活,尊老爱幼同时有的所谓的“三好学生”在家的表现也具有较大差异——回家了变成了好吃懒做。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了不少问题,有收到了不少的建议和关心,作为一位老教师,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兴奋我相信我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