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一专多能体育人才的培养.docx
5页浅析高校“一专多能”体育人才的培养 〔摘要〕针对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很多学者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一专多能”模式的培养方式,指出高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一专多能”的教育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技术、技能,以专业特色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不应盲目追随潮流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70%以下,而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却是尤为突出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一直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校一专多能体育人才培养1“一专多能”提出的历史背景“一专多能”最早的记载出现在1959年5月6日北京体育学院院长钟师统同志所做的第2届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在同年7月的教育计划中也已明确指出,业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适合国家体育事业需要的人才”1953年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成立后,体育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当时我国的体育运动发展很快,体育人才紧缺特别是受1958年大跃进的影响,体育院校数量迅猛增加(1960年达到29所)我国不但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体育院校的专项教师和教练员更是严重缺乏。
因此,北京体育学院培养多能型体育师资已经不能满足国家体育形势的需要,急需培养既能教学又能训练的人才充实到新的岗位196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明确地提出了“一专多能”的业务培养要求2“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强体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的改革、建设一只优秀的体育师资队伍,为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及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确立“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观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向社会和就业单位提供适应能力强、又易于再培训、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3“一专多能”背景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一个普通的体育专业人员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应该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能力,即“一专多能”的能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才,也就是说掌握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较全面的知识,能够体现出较全面的各种能力,这样就为在当今的工作岗位竞争中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今天的体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罗的范围今非昔比,要培养一个能胜任体育工作的“体育人”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传统的体育专业教育属职业教育,偏重于职业技能训练,注重职业定向,过于专业化,把教学工作放在单纯传授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注重为竞技运动服务,致使课程体系和专业面狭窄,培养出的体育人才专而不博,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知识贫乏,人文素养不够一专多能”的大学教育理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实现综合化、一体化同时,这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体育专业人才不仅仅要会几项运动技术,更需要体现“一专多能”目前,专业化的体育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这种变化,只有实行“一专多能”教育改革,才能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就业率4“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需要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就业形势,就业市场和现代人才观,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使自己适应市场需求要从入学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走向,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要与时俱进,找准前进方向,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学好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自己培养成为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时找准自己的方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创事业,服务社会5结论“一专多能”并不强调技术上的专和全,而是技术和知识的完美结合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承担一定的训练和课外工作,参加社会活动因此,具备“一专多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所有的人不可能都成为全才,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不足,但在优势方面应充分发扬光大,在不足的方面努力地去弥补,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锻炼“一专多能”的能力要“立于不败之地”,具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更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才是主导体育人才就业的主流参考文献1王道杰等.体育教育一专多能培养特色的演变[J].体育文化刊2张娟容等.从就业形势来探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J].体育世界,2009.83高棣.以就业为导向的“通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适应新形势的体育专业“一专多能”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9.74肖素霞.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35周涛.关于未来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的理论思考[J]体育学刊,1998.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