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转型报告2010《复苏与改革》04.pdf
13页156 方法注释 第 1 章中的转型指标评分反映了 EBRD 首席经济师办公室对于 具体国家转型进展的评判 评分范围在 1-4+ 之间,基于最初在 1994 年《转型报告》中制 定但在后续报告中亦有完善和修订的分类系统计算 在计算平均数时, “+”和“-”等级是在全值的基础上加 0.33 和减 0.33表 1.1 中报 告的基础设施指标是五个能源和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简单平均数,这 些组成部分在以前年份中有评分(参见表 1.3 中旁边有星号的行业), 该指标通过四舍五入获得;例如, 2.6分视为2+分, 但2.8分视为3分 总体转型指标 (参见第 4 页的 1.1) 大规模私有化 1 几乎没有私人所有权 2 全面的方案马上可以实施;一些出售已完成 3 超过 25% 的大规模企业资产在私人手中或正在私有化(私有 化流程已达到国家实际已放弃其所有权的阶段),但在企业治理方面 可能还有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4 超过 50% 的国有企业和农场资产在私人手中,这些企业的治 理取得重大进展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典型水平:超过 75% 的 企业资产私人拥有,具有有效的企业治理 小规模私有化 1 几乎没有进展。
2 大部分已私有化 3 全面的计划几乎已完成 4 小型企业已完成私有化,所有权可出售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典型水平:国家不拥有小 型企业;土地实际可出售 治理和企业重组 1 预算软约束(在企业层面上削弱财务纪律的税收减免和补贴 政策);几乎没有促进公司治理的其他改革 2 适度紧缩的信贷和补贴政策,但破产立法执行弱,几乎没有 采取行动增强竞争和公司治理 3 采取重大和可持续的行动硬化预算约束和有效促进公司治理 (例如,私有化结合紧缩的信贷和补贴政策及 / 或执行破产立法) 4 公司治理大为改观,企业层面上新增大量投资,包括金融投 资者的小股东持股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典型水平:国内金融机构 和市场实施有效的公司控制,培育市场驱动的重组 价格自由化 1 多数价格形式上由政府控制 2 价格操控有所取消;多数产品种类的国家采购不按市场价格 3 价格自由化取得重大进展,但国家采购不按市场价进行仍然 严重 4 价格全面自由化;国家采购不按市场价进行基本结束;只有 少数的受控价格存在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典型水平:价格完全自由 化,住房、运输和自然垄断部门以外没有价格控制。
贸易和外汇体系 1 进出口普遍受管制或合法获取外汇的渠道非常有限 2 进出口管制有一些自由化;原则上经常账户几乎可以完全兑 换,但外汇制度并不完全透明(可能有多种汇率) 3 取消了几乎所有数量和行政方面的进出口限制;经常账户几 乎可以完全兑换 4 取消了所有数量和行政方面的进出口限制(除农业外)以及 所有主要的出口关税;各部委和国有贸易公司少量直接介入进出口; 非农业商品和服务没有重大的不统一关税;经常帐可以完全兑换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规范:取消了多数关税壁 垒;是 WTO 成员 157 竞争政策 1 没有竞争立法和制度 2 建立了竞争政策法规和制度;准入限制和执行对处于支配地 位的企业有所减少 3 有一些执行行动,以减少滥用市场权力和促进竞争环境,包 括分解处于支配地位的联合企业;大幅减少准入限制 4 有大量的执行行动,以减少滥用市场权力和促进竞争环境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典型水平:有效地执行竞 争政策;无限制地进入多数市场 银行业改革和利率自由化 1 除了建立一个二级体系,几乎没有进展 2 利率和信贷分配自由化程度高;有限使用指导性信贷或利率 上限。
3 在建立银行偿付能力以及审慎监督和监管框架方面取得重大 进展;利率全面自由化,几乎没有优惠的低价再融资;大量向私营企 业放贷,私人银行大量存在 4 银行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接近 BIS 标准;有序的银行业竞 争和有效的审慎监督;大量向私营企业发放定期贷款;重大的金融深 化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规范:银行法律法规与 BIS 标准全面趋同;提供一整套的竞争性银行服务 证券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1 几乎没有进展 2 形成了证券交易所、做市商和券商;有一些政府票据及 / 或 证券交易;初步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方面的法律与监管框架 3 私营企业大量发行证券;建立了独立的股票登记处、安全的 清算和结算程序以及对小股东有一些保护 ; 出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 投资基金、私人保险和养老基金、租赁公司)以及相关的监管框架 4 证券法律法规接近IOSCO标准;大量的市场流动性和资本化; 运行有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有效的监管 4+ 标准和表现达到发达工业经济体的规范:证券法律法规全面 趋同于 IOSCO 标准;充分发达的非银行中介业务 行业转型评分 行业转型评分反映了 EBRD 首席经济师办公室对于行业转型进 展以及剩余转型“差距”或未来挑战大小的评判。
评分范围在 1-4+ 之间,基于以下两个组成部分的挑战大小评估得出:市场结构以及支 持市场的制度和政策这些组成部分的评分基于市场结构和制度公开 可获得的数据或可观察到的特征根据这种评分做法的结果,市场结 构和制度的剩余转型差距被分类为 “可忽略” 、 “小” 、 “中” 或 “大” 最终的数值评分基于这些差距评级以及基础性信息,如果两种组成部 分评估结果相同,受下表中界定的范围指导(参见第 1 章第 5 页中 的论述,了解更多详情) 以下表格显示了各个行业对两个组成部分(市场结构以及支持市 场的制度和政策)的权重、每种情况中使用的标准(以及相关权重) 以及最终评估结果采用的指标和数据来源对于企业和金融行业,表 格列明了确切的来源能源行业的剩余转型挑战评估基于 EBRD 运 作国家有关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采矿、电力)的全国实际数据 和信息,包括来自外部机构(国际能源署、欧委员入盟候选国家进展 报告、国际商业观察(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行业报告、 能源监管区域协会(Energy Regulators Regional Association)等) 的数据和信息。
对于基础设施行业,评估依赖于量化指标(例如,成 本回收价格基于来自 EBRD 项目的信息)和对较难量化衡量项目(如 市政当局和公用事业之间的关系)的定性评估来源包括内部的投资 项目信息以及来自若干个外部机构(包括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和 OECD)的全国数据和评估 表 M.1.1.1 转型分界点 158 企业 表 M.1.2.1 评定农业经济的转型挑战 表 M.1.2.2 评定一般工业行业的转型挑战 方法注释 159 能源 表 M.1.2.3 评定房地产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3.1 评定电力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3.2 评定自然资源行业的转型挑战 转型报告 2010方法注释 60% 40% 60% 40% 160 方法注释 基础设施 表 M.1.3.3 评定可持续能源行业的转型挑战: 能源效率(EE)、可再生能源(RE)和气候变化(CC) 表 M.1.4.1 评定铁路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4.2 评定公路行业的转型挑战 161 转型报告 2010方法注释 表 M.1.4.3 评定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4.4 评定水务和废水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4.5 评定电信行业的转型挑战 162 方法注释 金融机构 表 M.1.5.1 评定银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5.2 评定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5.3 评定资本市场行业的转型挑战 163 转型报告 2010方法注释 表 M.1.5.4 评定私募基金行业的转型挑战 表 M.1.5.5 评定 MSME 融资行业的转型挑战 164 鸣谢 本转型报告在埃里克·伯格洛夫的总体指导下由 EBRD 首席经济学 家办公室编制。
本报告亦包含来自总法律顾问办公室的撰稿(附录 1.2) 今年的编辑是 Jeromin Zettelmeyer 和 Peter SanfeyOlga Lucas 提供了行政管理支持 各章节、文本框和附录的编写团队成员如下: 第 1 章 Lise Bruynooghe、Peter Sanfey 及 Katrin Weissenberg,Jan Hlavsa 亦有撰稿,编写了文本框 1.1 附录 1.1 由 Lise Bruynooghe、Peter Sanfey 及 Katrin Weissenberg 编制,附录 1.2 由 Eliza Niewiadomska 编制 第 2 章 Franziska Ohnsorge, 以 及 来 自 Yevgeniya Korniyenko、Eva Jansky 及 Lilit Sargsyan 的撰稿 文本框 2.1 由 Yevgeniya Korniyenko 和 Franziska Ohnsorge 编制; 文本框 2.2 由 Yevgeniya Korniyenko 编制;文本框 2.3 由 Stephan Knobloch 编制;文本框 2.4 由 Yevgeniya Korniyenko、Franziska Ohnsorge 及 Anatoli Annenkov 编 制; 文 本 框 2.5 由 Alexander Lehmann 编制;及附录 2.1 由 Yevgeniya Korniyenko 和 Franziska Ohnsorge 编制。
第 3 章 Jeromin Zettelmeyer、Alexander Pivovarsky 及 Piroska M. Nagy, 以 及 来 自 Joseba Martinez、Philipp Hochreiter、Asel Isakova、Eva Jansky、Kamila Kavankova、Stephan Knobloch、 Lilit Sargsyan 和 Simone Zeh 的撰稿 文 本 框 3.1 由 Jeromin Zettelmeyer 编 制; 文 本 框 3.2 由 Ralph de Haas 编 制; 文 本 框 3.3 由 Alexander Pivovarsky 和 Joseba Martinez 编 制; 文 本 框 3.4 由 Alexander Plekhanov 和 Jeromin Zettelmeyer 编 制; 文 本 框 3.5 由 Hannah Levinger 和 Jeromin Zettelmeyer 编制;以及文本框 3.6 由 Piroska M. Nagy 编制 第 4 章 Franziska Ohnsorge 和 Yevgeniya Korniyenko, 以 及 来 自 Lilit Sargsyan 和 Tom Queen 的撰稿。
文本框 4.1 和 4.2 均由 Franziska Ohnsorge 编制 第 5 章 Franto Ricka 和 Helena Schweiger, 以 及 来 自 Asel Isakova、 Marilyn Polena 和 Simone Zeh 的撰稿 文本框 5.1 由 Helena Schweiger 编制,以及文本框 5.2 和 5.3 均由 Franto Ricka 编制 国家评估由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的区域经济学家协调完成,并由 Peter Sanfey 编辑Piroska M. Nagy 提供意见和总体指导主要作 者如下: 中欧和波罗的海诸国(不包括克罗地亚): Alexander Lehmann,由 Marilyn Polena 协助 东南欧和克罗地亚:Peter Sanfey,由 Simone Zeh 协助 东欧和高加索:Alexander Plekhanov(白俄罗斯)和 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