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化含义的扩展.ppt
3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工业化含义的扩展,制造业始终是工业化的核心,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完整的工业.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装备,就没有现代产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早期工业化英国,(17821880)100年工业化历程特征:缓慢、轻型化、技术水平低中期工业化美国,(18121920)特征:从轻工业开始,以重工业为主;同时实现机械化和电汽化;具有明显的加速特征晚期工业化日本,(18681980)特征:机械化、电汽化、原子能、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进行;以重工业为主;显著的加速和赶超共同特点:,智力因素(技术和管理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物质投入的量趋于下降;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降低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体制是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最佳机制私有制企业或者说民营企业是工业化急先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有赖于人口自由迁移制度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前进,城市化略快于工业化后发优势和加速发展工业化过程有特定的产业演变规律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轨迹,传统农业与手工业时代(18世纪30年代前)。
装备工业早期发展(18世纪),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采掘工业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交通运输、通讯、金融为主体的生产性第三产业发展起来(19世纪:1807年发明轮船,1825年发明火车,1872年、电报,1894年汽车);,一般消费品加工业的发展日益突出(20世纪);,生活性第三产业的显著发展(20世纪后半叶)续:产业结构演变的示意图三次产业,美国产业结构演变图,50%,75%,25%,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与挑战,中国工业化进程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中国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工业化最大的特殊性:,非内生性,非内生性带来的最大挑战:,结构失衡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始终是中国工业化面临的难题捆扰中国工业化的结构问题,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了重工业增长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局面,导致了一二三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城乡之间关系极不协调.,工业化进程经常处于:,“,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整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中国工业化面临的挑战,1突出的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与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2快速推进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3比较优势渐失与寻找经济高速增长新动力的挑战,4新旧体制的冲突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挑战,1突出的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与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低迷,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对外部市场依赖大,2快速推进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多占地、难循环、低效率,3比较优势渐失与寻找经济高速增长新动力的挑战,中国制造业经历的三个阶段:,凭借劳动力成本低获得竞争优势阶段;,通过采用先进的机械及设备实现工业化的阶段;,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的阶段。
其中前两个阶段在于保持低成本优势,第三个阶段是为实现世界级的卓越制造国际知名调查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白皮书,4新旧体制的冲突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挑战,较长时期以来,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市场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重发展 轻改革,重政府 轻市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大报告),新型工业化工业重型化+工业技术提升,本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承,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实现全面转型的历史过程核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正确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首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新型工业化,产业协调的工业化,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资源节约的,工业化,就业协同的工业化,环境友好的,工业化,城乡互动的工业化,切入点:,生产性服务业,“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新型工业化”,信息的作用正在改变经济的性质(肯尼思,.阿罗,),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发展起来的技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业.包括现代消费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现代服务业、或者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即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商业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制造、组装,售后服务、物流、金融,产品开发,研发设计,微笑曲线,附加值,产业链,1,技术创新,3,制度创新,2,结构创新,四、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创新是中国能否真正“后来居上”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这是难点,也是中国崛起的真正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以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经济、引领危机后的经济增长。
结构创新,需求结构: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产业结构:产业流程再造,产业链条整合,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四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五是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2009年9月21日、22日,温家宝总理连续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阐述了,以新能源、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与海洋探索等为重点的产业规划,,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与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温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讲话中还特别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自主创新能力,高科技含量,低耗能,高附加价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低污染,目前已经明确,和广泛认可的,七大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制度创新,(1)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创新,(2)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3)注重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4)建立绿色经济制度,(5)推进政府自身改革,(6)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快推进新的支撑平台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我国城市化缓慢是阻碍工业化的严重因素,加快城市化是推动工业化的前提,加快城市化的两个关键:废除户籍制度;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和城市城市是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工业发展必然集中促进城市发展因此,工业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工业,两者犹如肌肉和骨骼不可分离诸如: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等等的提法极端错误工业向城市集中发展,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就业,也即向城市迁移,这种由工业集中发展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的过程,就是城市化过程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发展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很高的耦合性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在产业上的扩张和深化,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在空间上的扩张和变革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向城市集中发展,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不仅在工业部门就业,还在第三产业就业因此,城市化进程一般要快于工业化进程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相关系数是1.4-2.6:1也就是说,工业化每提高1高百分点,城市化率可提高1.4-2.6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一般在0.6-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