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泥的发明与人类文明.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49212269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泥的发明与人类文明【摘要】水泥是建筑用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是普遍常用的水泥,又称波特兰水泥现在,全世界水泥产量已有数十亿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大宗产品有人戏称水泥是建筑的“粮食”,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水泥的发明是在古代建筑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结果水泥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也有一个不断进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今天,人们把水泥的生产过程形象的概括为“二磨一烧”,即按一定比例配合的原料,先经粉磨制成生料,再在窑内烧成熟料,最后通过粉磨制成水泥前言】身为土木人,要讲材料,肯定是讲土木工程材料而水泥就是首选品牌:  18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各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向前,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西方国家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1756年发现水硬性石灰;1796年发明“罗马水泥”以及类似的天然水泥;1822年出现“英国水泥”;1824年英国政府发布第一个“波特兰水泥”专利当代建筑“粮食”――“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就这样在西方徐徐诞生,同时踏上了不断改进的征途   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建筑胶凝材料史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白灰面”涂抹山洞,此后又学会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至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了石灰。

      在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出现了一种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有机物拌和“三合土”作建筑物(掺入糯米和血料等有机物),非常坚固、“永不隳坏”正文】现代水泥的发明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西方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 “罗马砂浆”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古希腊人在建筑中所用胶凝材料则是将石灰石经煅烧后而制得的石灰;罗马人使用石灰是反复将石灰加水消解,与砂子混合成砂浆有人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称为“罗马砂浆”  水硬性石灰  18世纪中叶,史密顿在建造灯塔的过程中,发现含有黏土的石灰石,经煅烧和细磨处理后,加水制成的砂浆能慢慢硬化,被成为水硬性石灰在海水中的强度较“罗马砂浆”高很多,能耐海水的冲刷史密顿的这一发现是水泥发明过程中知识积累的一大飞跃,对“波特兰水泥”的发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马水泥  1796年,英国人派克将黏土质石灰岩磨细后制成料球,在高于烧石灰的温度下煅烧,然后进行磨细制成水泥派克称这种水泥为“罗马水泥”,并取得了该水泥的专利权差不多同时期,法国人、美国人采用化学成分接近现代水泥成分的泥灰岩也制造出天然水泥。

        英国水泥  英国人福斯特将两份重量白垩和一份重量黏土混合后加水湿磨成泥浆,送入料槽进行沉淀,置沉淀物于大气中干燥,然后放入石灰窑中煅烧,温度以料子中碳酸气完全挥发为准,烧成产品呈浅黄色,冷却后细磨成水泥福斯特称该水泥为“英国水泥”,并获得专利但其制造方法已是近代水泥制造的雏型,是水泥知识积累中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福斯特在现代水泥的发明过程中也是有贡献的  波特兰水(硅酸盐水泥)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城的泥水匠阿斯谱丁获得英国 “波特兰水泥”专利证书,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  他的专利证书上叙述的“波特兰水泥”制造方法是:“把石灰石捣成细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掺水后以人工或机械搅和均匀成泥浆置泥浆于盘上,加热干燥将干料打击成块,然后装入石灰窑煅烧,烧至石灰石内碳酸气完全逸出煅烧后的烧块在将其冷却和打碎磨细,制成水泥使用水泥时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适当稠度的砂浆,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场合  该水泥水化硬化后的颜色类似英国波特兰地区建筑用石料的颜色,所以被称为“波特兰水泥”  不过,根据专利证书所载内容和有关资料,阿斯谱丁未能掌握“波特兰水泥”确切的烧成温度和正确的原料配比。

      因此他的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甚至造成有些建筑物因水泥质量问题而倒塌  在英国,与阿斯谱丁同一时代的另一位水泥研究天才强生,在实验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并确定了水泥制造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烧窑的温度必须高到足以使烧块含一定量玻璃体并呈黑绿色;第二是原料比例必须正确而固定,烧成物内部不能含过量石灰,水泥硬化后不能开裂这些条件确保了“波特兰水泥”质量,解决了阿斯谱丁无法解决的质量不稳定问题从此,现代水泥生产的基本参数已被发现  然而,英国政府没有同意强生对“波特兰水泥” 的专利申诉,仍旧维持阿斯谱丁具有“波特兰水泥”专利权的决定但英国和德国的同行们对强生的工作有很高评价,认为他对“波特兰水泥”的发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  “白灰面”  早在公元前5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用“白灰面”涂抹山洞、地穴的地面和四壁,使其变得光滑和坚硬白灰面”因呈白色粉末状而得名,它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  黄泥浆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开始采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在公元前403-221年的战国时代,出现用草拌黄泥浆筑墙,还用它在土墙上衬砌墙面砖在中国建筑史上,“白灰面”很早就被淘汰,而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则一直商代沿用到近代社会的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

        石灰  公元前7世纪的周朝出现了石灰,周朝的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蛤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将煅烧到碳酸气全部逸出即成石灰在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有“烧砺房法的图示”,这说明蜃灰的生产和使用,自周朝开始到明代仍未失传,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中国的万里长城的许多地段,后人发现它是用石灰砌筑而成的  三合土、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  在公元5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出现了“三合土”,它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以现代人眼光看,“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与黄土或其他火山灰质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后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三合土”经夯实后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有较好的防水性  在欧洲大陆采用“罗马砂浆”的时候,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也在采用类似“罗马砂浆”的“三合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巧合  另外,用有机物拌和“三合土”作建筑物的工法,在史料中屡有所见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经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小结】中国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过辉煌成就,作出过重要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这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那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杂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发展的过程是,从“白灰面”和黄泥浆起步,发展到石灰和“三合土”,进而发展到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从这段历史进程可以得出与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相似的结论,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在与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基本同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广泛采用石灰与有机物相结合的胶凝材料而显得略高一筹  然而,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落后了,尤其是到清朝乾隆年间末期,即18世纪末期以后,科学技术与西方差距愈来愈大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到达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阶段后就停止不前,未能在此基点上跨出一步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则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朝着现代水泥的方向不断提高,最终发明水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