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20270.doc
8页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 2027020270关于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发布: 2009-5-22 12:02 | 作者: admin | 查看: 2237 次-(1)、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 95%-97%;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 99.2%-99.6%2)、污泥固体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 80-120Kg/(m2.d);当为剩余法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 30-60Kg/(m2.d)3)、浓缩后污泥含水率:由曝气池后二次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当采用 99.2%-99.6%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宜为 97%-98%4)、浓缩时间不宜小于 12h;但也不要超过 24h5)、有效水深一般宜为 4m,最低不小于 3m6)、污泥室容积和排泥时间,应根据排泥方法和两次排泥间时间而定,当采用定期排泥时,两次排泥间一般可采用 8h7)、集泥设施:辐流式污泥浓缩池的集泥装置,当采用吸泥机时,池底坡度可采用 0.003;当采用刮泥机时,不宜小于 0.01不设刮泥设备时,池底一般设有泥斗其泥斗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小于50 度。
刮泥机的回转速度为 0.75-4r/h,吸泥机的回转速度为1r/h,其外缘线速度一般宜为 1-2m/min同时在刮泥机上可安设栅条,以便提高浓缩效果,在水面设除浮渣装置8)、构造及附属设施一般采用水密性钢肋混凝土建造设污泥投入管、排泥管、排上清液管,排泥管最小管径采用 150mm,一般采用铸铁管9)、竖流式浓缩池:当浓缩池较小时,可采用竖流式浓缩池,一般不设刮泥机,污泥室的截锥体斜壁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应不小于 50°,中心管按污泥流量计算沉淀区按浓缩分离出来的污水流量进行设计10)、上清液:浓缩池的上清液,应重新回到初沉池前进行处理其数量和有机物含量参与全厂的物料平衡计算11)、二次污染:污泥浓缩池一般均散发臭气,必须时应考虑防臭或脱臭措施臭气控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封闭、吸收和掩撇所谓封闭,是指用盖子或其它设备封住臭气发生源;所谓吸收,是指用化学药剂来氧化或净化臭气;所谓掩蔽,是指采用掩蔽剂使臭气暂时不向外扩散重力浓缩池设计参数污泥种类进泥浓度(%)出泥浓度(%)水力负荷[m3/(m2.d)]固体负荷[kg/(m2.d)]固体捕捉率(%)溢流 TSS(mg/l)初次污泥1.0-7.05.0-10.024-3390-14485-98300-1000滴滤池生物膜1.0-4.02.0-6.02.0-6.035-5080-92200-1000剩余活性污泥0.2-1.52.0-4.02.0-4.010-3560-85200-1000初次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0.5-2.04.0-6.04.0-10.025-8085-92300-800重力污泥浓缩池的计算公式名 称公 式符 号 说 明1、浓缩池总面积A=QC/MQ--污泥量(m3/d)C--污泥固体浓度(g/l)M--浓缩池污泥固体量(kg/m2.d)2、单池面积A1=A/nN--浓缩池数量3、浓缩池直径D=(4A1/π)0.54、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TQ/24AT--设计浓缩时间5、浓缩池总高度H=h1+h2+h3H2--超高H3--缓冲层高度6、浓缩后污泥体积V2=Q(1--P1)/(1--P)P1--进泥浓度P2--出泥浓度加压过滤加压过滤(压滤)一般是间歇操作,初投资高,脱水效率较低。
但脱水效果好,一般泥饼含水率在 65%以下整个压滤机是密封的,过滤压力一般为 0.392-0.49Mpa 以上目前常用的加压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和厢式压滤机1)、用压滤机为城市污泥脱水时,过滤能力一般为 2-10kg 干泥/m2.h;当为城市消化污泥时,投加三氯化铁量为 4%-7%,氧化钙为11%-22.5%,过滤能力一般为 24kg 干泥/m2.h,过滤周期一般为1.5-4h2)、压滤机设置台数应不小于 2 台3)、污泥压入过滤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压污泥泵直接压入;另一种是压缩空气,通过污泥罐将污泥压入过滤机,常用的高压污泥泵有离心式或柱塞式当采用柱塞式污泥泵时,应设减压阀及旁通回流管每台过滤机应单独配备一台污泥泵4)、污泥压滤后需用压缩空气来剥离泥饼,所需的空气量按滤室容积每平方米需气 2m3/m3.min 计算,压力为 0.1-0.3Mpa5)、当用转送带运送污泥时,应考虑卸落时的冲力,并应附有破碎泥饼的钢丝格网,以防泥饼塑化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新型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果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斜板(管)沉淀池应用于城市污水的初次沉淀中,其处理效果稳定,维护工作量也不大;斜板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差。
斜板(管)设备在一定条件下,有孳长藻类等问题,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按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斜板(管)沉淀池可分为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 3 种形式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异向斜板(管)沉淀池设计数据(1)、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占地等技术经济要求下,可采用斜板沉淀池2)、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般可比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负荷提高一倍左右对于二次沉淀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3)、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 80-120m,斜管孔径一般采用 50-80mm4)、斜板(管)斜长一般采用 1-1.2m5)、斜板(管)倾角一般采用 60°6)、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 0.5-1.0m7)、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一般采用 0.5-1.0m8)、在池壁与斜板的间隙处应装设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斜板上缘宜向池子进水端倾斜安装9)、进水方式一般采用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采用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设几条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槽,以改善出水水质,加大出水量10)、斜板(管)沉淀池一般采用重力排泥每日排泥次数至少 1-2次,或连续排泥11)、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池不超过 30min,二次沉淀池不超过 60min。
12)、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冲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