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与我国外贸发展.doc
5页中国外贸开展与改革的假设干问题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新贸易的政策作了调整,其原有的特征产生了变化,主要是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藏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等,这些调整对我国外贸的开展产生较深的影响应对这些调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开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倔起,美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贸易逆差与经济滞胀随之出现,美国开始中断二战以后一直奉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转而实行以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从而掀起了战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并延续至今为了区别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以关税措施为主要保护手段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旧贸易保护主义),人们将这一思潮及政策表现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今天西方兴旺国家普遍实行的各种保护措施就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关键词:保护主义 政策调整 外贸开展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 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根本上以配额、补贴、许可证等非关税手段为主,竭力推动本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经济依赖性空前加强,新贸易保护主义一味的单边保护措施不断遭到国际报复;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WTO作为正式法人取代GATT,新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望〞的保护政策日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那么的约束。
新的国际背景使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作了调整1.1. 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WTO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手段已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那么的限制,作用日益弱化兴旺国家在单方面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为了不丧失国际多边体系带来的利益,在政策手段上不得不考虑国际影响从WTO规那么中寻求保护措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策略,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成为当今各国最主要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呈直线上升:1999年,仅欧盟实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案件就高达89件,较上年增加61件;2001年,全球反倾销立案134起;2002年上半年,WTO的14个成员对43个成员做出了111起反倾销终裁,与2001年同期的82起相比,增幅达26.12%各国还对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纷纷立法,将这些政策法制化、制度化,以获得国内外的合法性根底1. 2促进出口的重点转向对进口保护的巨新重视一般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奖出限进的重点是鼓励出口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市场竞争加剧,剩余空间有限,尤其是遇到国内经济不景气时,新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重视起对本国进口市场的保护。
以美国为例,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的4.1%降至2001年的0.3%,于是美国政府加强了进口保护:一是借助WTO规那么,滥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条款,保护国内衰退性的纺织业、钢铁业、家电家具业;1995年WTO成立以来,美国的反倾销立案数直线上升,1998年37起,1999年和2000年各47起,2001年贝U高达74起,2002年共75起二是恢复传统关税与配额手段,2002年3月美国单方面决定对局部进口钢铁加征30%的关税,11月又对从中国进口的3种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三是高筑技术壁垒,阻挡外国优势产品的进口据WT0统计,2002年上半年,仅仅因为技术壁垒,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分别下降了6%,而日本的进口下降幅度那么超过10%事实上,新贸易保护主义从来没有在一个时期单独采用鼓励出口或保护进口的一种方式,而是两者结合使用,1980年,美国进口产品的大约1/8就属于保护范围,而到了80年代末,该数字到达了1/4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回归1.3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但明显性的非关税措施如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配额、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等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那么的约束越来越严,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与国民健康标准等成为最正确选择。
1995—2002年WT0成员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SPS(?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通报总量累计达8507件,2002年,TBT和SPS通报总量即达1429件,增长6.4%兴旺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与竞争优势,利用WT0协议某些例外规定,大肆提高各种技术壁垒,并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不仅包括货物方面,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产业,形成复杂庞大的技术壁垒体系美国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和政府采购细那么等在内的标准有5万多个,私营标准机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也在4万个以上;欧盟针对各种进口产品制定的详细技术标准也达10多万个;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对大米进口只实行几个农残检测指标,90年代中期增至数10个,现已达123个各国的技术壁垒都以WT0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社会联系进一步加强,贸易问题的普遍性突出,诸如环境保护、国民健康等问题带有全球性,因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措施开始由贸易政策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竞争政策,甚至社会政策主要表现:一是,以“公平贸易〞为由,要求对方限制国内限制性商业行为,消除对方企业垄断地位,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1997年欧盟强烈威胁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目的就是通过限制对方合并,为欧盟企业争夺国际航空市场二是,管制对方国家政府利用行政权力防碍竞争的行为,特别是出口补贴,目的是消除对方国家歧视性的商业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三是,干预对方国家的经济政策2003年9月,美国、日本剧烈批评我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少我国产品的出口四是,从对方国内的社会政策寻求保护借口,要求对方实行与本国相同的社会福利、劳工工资、社会保障等标准,最近美国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要求出口产品到美国的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当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是全球第一个将贸易保护政策扩展到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直接影响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美国的出口2、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我国正式参加W0以来,国内曾普遍担忧的进口猛增、出口受阻的“入世〞冲击效应并未显现,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依然强劲。 2001至2003年,我国GDP从95933亿元人民币增至U6694亿元,增长速度从7.3%到9.1%;出口总额从2661亿美元增至4383.7亿美元,增速从6.8%到34.6%,这与兴旺国家形成鲜明比照,由此也引起了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剧烈抵抗,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制裁措施不断增多,我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重灾区之一 2.1.频频遭受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历来是兴旺国家的敏感性产品,因此我国本来就是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人世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转向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更是愈演愈烈,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锁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1起针对我国产品。 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02起,保障措施调查42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使我国反倾案件数量和金额居高不下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00年增加55%,其中反倾销55起,保障措施12起,同比分别增长41%和200%,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2002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合计涉案金额近12.4亿美元2肋3年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案件47起,涉案金额达18.75亿美元此起被伏的反颂销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长期困扰着我国 2.2.我国贸易开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也反映在西方国家对我国人世后的态度转变上我国参加WT0后,其他成员对我国原有的单边设限将按WT0规那么逐步取消,这些成员转而强化了针对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2003年,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的销售,涉及我国农药产品60余种,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管理除执行?多种纤维协定?外,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我国的单方面配额限制,并于2004年上半年取消给予我国的光学仪器和钟表等6种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工程由1995年的56项增加到1998年的104项。 为防止我国产品进口激增,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针对我国人世议定书,制定了对华保障措施法规,大幅度降低立案标准,从而可以仅仅针对中国,防止保障措施针对全球所带来的压力美国还准备修改反补贴法,将反补贴范围扩大到非市场经济国家种种迹象说明,参加WT0后,我国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不会自然宽松2.3.我国贸易条件有不断恶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奉献有下降趋势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根本上都是我国贸易的主要伙伴,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产品不断的反倾销与保障措施,大大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了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度,这又进一步加剧我国产品出口价格的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进口市场导致进口价格难以下降,因此,我国贸易条件一度改善后正在恶化1998至1999年,我国出口价格连续两年下跌,总指数跌幅为11.6%,与美、欧、日等兴旺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呈全面恶化趋势;2001年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分别增长7.1%、4.2%和7.9%,比2000年回落19.3、20和20.6个百分点同时,按照公认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度——净出口奉献度计算,1995年以来,净出口奉献度一度在1997、1998年增高后,虽然2002年曾经反弹,但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受到新的挑战。 3.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只要有经济开放,就有国际贸易;只要有主权国家存在,就有国家利益与服从国家利益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仅仅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也仅仅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对保护措施不断标准的产物不可否认,在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的今天,受害最大的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广阔开展中国家,如何克服这种调整影响,是维持我国贸易可持续开展的重要问题3.1.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调整优化贸易结构,维护国家整体利益针对我国面临的日益增长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发挥企业、行业与政府协调应诉的积极性,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那么,鼓励并约束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组织以产品为主的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