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科学家的事迹600字.doc
4页名人科学家的事迹600字 名人科学家的事迹1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 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 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名人科学家的事迹2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名人科学家的事迹3 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
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后来,牛顿在回忆时说道:“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 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这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名人科学家的事迹4 达尔文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突然一脚踩空,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头脑还在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