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市慢性病控制研究报告.ppt

63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6361087
  • 上传时间:2018-10-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99M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圳市慢性病控制研究报告,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杨应周 2010.11.7,1,深圳市概况,行政区划:6个行政区(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盐田),2个管理区(光明、坪山),55个街道,643个居委会;2020平方公里; 人口: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877万,户籍人口228万,管理人口1260万; 经济:2009年GDP 达到 8201亿,比上年增长10.7%;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6.75岁2,,,198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慢性病防治机构,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特色慢性病防治三级网络在慢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慢性病防治项目从原来的16个增加到目前的39个,其中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结核病控制项目、社区慢病综合防治项目等已成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的“品牌”3,深圳市自1993年起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卫Ⅴ项目”(1993年—2001年) 全面推行DOT策略 率先将非户籍人口中的暂住人口纳入项目管理 享受免费检查和治疗管理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2002年起) 利用市区财政资金,制定含有经费的防治规划 GF5R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2006.10)和GF5R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2006.10) 配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流动人口和耐多药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4,前 言,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1998) 制定《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2007年纳入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实行整体绩效评估。

      具体负责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防治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登记、随访和管理,对全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5,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2002.07) 地方政府主导,专项经费资助 全市7家慢性病防治机构与84家产前保健机构形成双向无缝化转诊机制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性病防治(2005) 成立了由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深圳彩虹工作组 市财政配置专项防治经费 开设MSM艾滋病性病防治项目门诊,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性病咨询检测和诊疗服务,6,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慢非防治) 199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数据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监测 2007年全国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2009年深圳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7,资料来源(性病防治) 2002-2009年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数据 1985-2008全国性病监测数据 1993-2009深圳市性病监测数据,8,资料来源(结核病防治) 1993-2008年深圳市结核病控制实施的信息月报、季报、年报和工作评价报表(卫Ⅴ项目、GDTB、GF5R等); 深圳市信息统计年鉴(1993-2007); 深圳市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1991、2000); 结核病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1999-2008); 基础性、应用性及实施性研究资料。

      9,方 法(重点介绍结核病防治),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落实承诺,保障经费 成立了市、区慢性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 政府制定《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2007年纳入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实行整体绩效评估 制定《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指南》,地方政府专项资助 政府发布带经费预算的《深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1991-2000年、2001-2010年),把流动人口纳入区域结核病防治规划; 落实保障政策:各级政府把专项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10,11,梁道行副市长在2006年7月全市结核病控制项目 工作会议上作重要指示,12,2.建立完善的慢性病防治网络,三级网络体系: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为龙头、各区慢性病防治院为骨干、各社康中心为基础 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覆盖社区592个; 全市性病监测机构126间、性病规范化实验室38家; 结核病二级督导点52个、结核病三级督导点1287个;,13,2.1结核病服务体系 机构及网络: 市卫人委 市慢病中心(1家)区卫生局 区慢病院(6家)医院、街道防保所(52家)社康中心、企业医务室(1287家),,,,,,,14,建立市区两级诊断中心,明确职能定位。

      一级诊断平台:区级慢性病防治院 痰涂片、分离培养和胸片检查 诊断初治和复治肺结核病人,15,二级诊断平台: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痰培养、菌种鉴定、药物敏感试验(一、二线抗结核药物)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辅以胸片、纤支镜和CT等检查 诊断耐药肺结核病人,包括耐药、耐多药和严重耐药肺结核,16,建立市区两级实验室网络,实行分级管理和质量控制 市级:市结核病分枝杆菌参比实验室,广东省第二分枝杆菌参比实验室负责指导、质量控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制备和供应全市实验室使用的试剂和培养基 区级:基础实验室,负责痰涂片和分离培养17,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市级中心整体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 检验科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ISO17025质量体系的认可; PCR实验室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认可; 参比实验室接受跨国(香港)参比实验室质控; 日常质量控制:市级对各区实验室质量控制采用双盲抽检,区区之间进行双盲复检,每月一次,以保证质量18,19,跨国参比实验室专家Dr.KAM Kai-man来我市督导实验室工作,中心分枝杆菌实验室(BSL-2),2.2积极推行DOT,合理设立DOT服药点:按每1万人口和病人服药控制在步行15分钟内可到达的要求设置一个DOT点。

      以综合医院保健科为主要转诊出口的发现方式 每次服药均在医生面视下进行,“看服到口,咽了才走” 病人自由选择DOT服药点,DOT点实行无节假日服务 抗结核药品实行不间断供应和内通道配送20,21,医生正在督导病人服药,督导服药点,3. 加强督导,实行对防治工作的分级督导,加强防治网络管理 常规督导:每季度对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综合医院、二三级网络点进行; 专项督导:不定期对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根据需要随时进行22,3.1逐步推行DOTS-plus(2003年起),户籍MDR-TB:全免费管治 流动MDR-TB:减免政策 市级主要负责耐药结核病人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治疗和药品物资供应等; 区级负责病人的筛查推荐和耐多药病人的管理和督导,三级服药点负责病人的服药管理23,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3.0数据库软件录入数据,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u检验24,结果——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社区数,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25,高血压知晓、治疗及 控制率(%)比较,糖尿病知晓、治疗及 控制率(%)比较,26,项目管理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估,27,结果——性病防治,深圳市2002-2009年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2002-2009年筛查孕妇数超过145万 筛查人数及筛查率逐年提高,2002-2009年确诊孕妇梅毒达到5959例(干预成功率95%-100%),项目成本效益比1:44。

      28,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数,全国,同步上升,深圳,,剪刀叉现象,,29,深圳先天梅毒发病率与全国比较,30,男男同性恋人群梅毒/HIV阳性检出率较高,31,1.控制策略覆盖全面,32,结果——结核病防治,管治特点(五无) : 区域覆盖无缺口 归口管理无盲区 疫情监测无缝隙 督导服药无假日 服药选点无限制,33,2.有效控制了结核病的流行,2.1 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34,35,,36,37,2.2 治愈了大量病人,,38,39,2.3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0,2.4 耐药结核病防治初见成效,41,42,43,44,5. 开展了多项实施性研究,5.1 RAPD扩增分枝杆菌DNA优化条件及菌型分型的诊断应用(1) 结论:RAPD技术能较好地鉴别MTB和NTM45,5.2 深圳市肺结核DR、DQ易感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研究(1),结果: 1.深圳地区肺结核患者中DRB1*160101-1605/1607-1608、DRB1*040101-4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OR分别为2.01,2.08提示深圳地区肺结核的发病可能与DRB1*160101-1605/1607-1608、DRB1*040101-44相关联。

      2.DR4-DRB4和DR16-DRB5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有显著差异,肺结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OR分别为2.35、2.9746,5.2 深圳市肺结核DR、DQ易感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研究(2),3.对发病易感基因DRB1*040101-44启动子区进行了测序,病例组及对照组DRB1*040101-44启动子区序列一致,提示DRB1*040101-44启动子区不与深圳人群肺结核发病相关联 4.与网上数据比对时发现,正常对照组启动子序列与网上发布序列有6个碱基位点不同,提示DRB1*040101-44启动子区存在多态性现象 结论:HLA-DRB1启动子区存在变异,但此变异与深圳地区人群肺结核发病无关联47,5.3 在结核病控制中应用固定剂量复合剂的相关研究(1),目的:通过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与板式组合药的对比研究,探讨FDC在区域内推广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技术措施 方法:调查深圳市耐药监测资料和耐药结核病管理现状,采用两种对比研究探讨FDC治疗效果、接受性和可行性,应用Epidata 3.10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48,5.3 在结核病控制中应用固定剂量复合剂的相关研究(2),结果: 1.非劣效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实验组(FDC)与对照组(板式组合药)2月末、 6月末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6月末胸片病灶的显收率(78%)高于对照组(65%),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49,5.3 在结核病控制中应用固定剂量复合剂的相关研究(3),2.社区对照试验的研究:两组完成治疗率、副反应发生率、因肝损伤停药率、两年内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更多的实验组病人认为服药方式可以接受,药片大小合适,药片数适中(P<0.05);更多的实验组督导医生认为药物发放难度大、药品量化管理困难、管治病人不方便对照组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优于实验组(P<0.05)50,5.3 在结核病控制中应用固定剂量复合剂的相关研究(4),结论:国产FDC制剂与板式组合药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接近, FDC制剂可以改善病人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提高治愈率,适于在我市全面推广但是医务人员的接受性和成本效果方面比组合药差51,结果: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在性别、居住时间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婚姻状况方面自测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督导医生应当关注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心理卫生,特别是未婚初次来深圳打工者5.4 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52,5.5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结果:(1)两种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一致。

      药物低度敏感率37%,高度敏感率54%,中度敏感率为9%;(2)127株结核杆菌基因分为A,B,C,D 4族,分别占39.4%,9.4%,12.6%,38.6%3) A族菌株间相似系数在 70%以上,属于“北京家族“;B族间相似系数在70%以上;C族带型分布散且较为平均;D族菌株呈现高度多态性,相互间同源性较低A,B,C三族可称为“成族菌株”,D族为“不成族菌株”4)30岁以下人群“成族菌株”比例高,近期传播结核较为严重53,5.5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2),结论:深圳市结核杆菌耐药率较高,可供选择的抗结核药物谱较窄;存在“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的流行;30岁以下年龄组以近期传播为主;IS6110指纹分析可作为中国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工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