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葫芦的产生与防治作用.docx
6页水葫芦的产生与防治作用水葫芦产生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洋水仙、水生风信子等是目前世 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漂浮水生草本植物,1901年作为花卉 引入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粮食极度短缺时期,水葫芦 广泛养育南方乡村荷塘,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 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 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 色花冠”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 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 (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 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 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 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 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 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 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 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 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 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1、水葫芦的生存环境(适应性强)水葫芦喜群生,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其适应性强,喜 高温湿润气候;适宜在静水或缓流的水面生长,耐隐蔽,在 微弱的光照下就能生长,对酸和碱不敏感,在Ph=9的水体中 仍能生长;对水质肥瘦要求不高;能耐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 能耐短期0摄氏度低温,气温在13摄氏度开始生长,25摄氏 度生长较快,30摄氏度左右生长最快,39度以上难以生长2、 水葫芦生长的主要弊端当水葫芦的覆盖率水面超过三成造成诸多弊端:A、阻碍 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B、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的照射变得发臭,使 水体中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 态环境;C、为吸血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 生蚊蝇,喂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衍的机会;D・破坏饮 水资源,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水面会使Ph值降低,co2浓度增 高,水的浓度增大,使水的利用价值大大减小3、 水葫芦的防治据专家介绍,目前防治水葫芦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打捞、化 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清除等措施其实,人工打捞和化 学药物防治只是权宜之策,起不到持效作用而乱用化学物 质容易产生新的污染。
实际上水葫芦能自由生长的真正原因 是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环境污染是控制水葫芦生长较 为有效的措施因此,严格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序 排放,必要时须经水处理在排放,从源头上防治葫芦泛滥机械搅灭法对水葫芦危害较大的水面,可以使用相关机械将水葫芦搅 灭打碎、清除,扩大水体的光照面积,加快水体的流动,确 保水植物、水生物的生长,捕捞航运顺利进行人工打捞法虽然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费财,但它是目前解决水葫芦的主 要方法与途径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效果迅速,但除草剂对多种草种都有杀伤力, 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大,而且这种方法也不能清除水葫 芦种子,效果不能持久生物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就是从水葫芦原产地引进其天敌,如象鼻虫, 利用食物链原理对水葫芦实施4、水葫芦地利用(价值)水葫芦的防治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 因此,人们在防治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据有关科学家的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植物水葫 芦的味道想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 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他的根部并无害处 水葫芦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 中氨基酸。
现在,基于科学家的上述发,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 可行之路,他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他的 综合利用,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净化污水水葫芦是水质净化的能手目前,中国年污水排放量高 达415吨,47%的河道受污染而水葫芦又是公认为生长最快 的植物之一,惊人的增值速度造就他超强的净水本领,庞大 的须根不断的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 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出去镉、铅、汞、银、钻等重金属元素开发成沼气资源水葫芦是一种良好地沼气发酵原料一年连续多次采 收,鲜草产量37・5~75万kg/hm2,可为沼气提供大量原料, 缓解沼气原料不足制成盆景其实,水生植物作为盆景从来都方便而新鲜,水葫芦也不 列种植食用菌水葫芦含有比较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及灰分研 究表明水葫芦用量占培养料20%~80%之间,基于不影响草菇 菌丝的正常生长,可以部分代替稻草进行栽培或替代粪草栽 培姬松草,既可以增加菇农的经济收入,有可拓展为食用菌 原料来源5、总结总之,水葫芦已经成为世界上恶行恶杂草之一,其防治应从源头上避免其发生,严格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环境 污染;在方法上应配套使用人工打捞、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等综合防治。
此外,更应积极开展水葫芦的开发利用,使之 最终造福于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