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
19页二一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重点文言实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2、相关资料 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 【自主学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 刘子骥( )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 2、 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 今义: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 不足 古义: 今义: 开朗: 古 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 4、通假字 便要还家 通 , 。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 不足为外人道也 【合作探究 】 6、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的哪些美景?哪些是自然景象,哪些是生活美景? 7、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现实? 8、村人“皆叹惋”为什么? 9、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10、用一个句式回答:桃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是因为 精读精练】(一)积累运用 1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
1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1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渔人甚异之 ( ) ②具答之(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 ④欣然规往( ) ⑤诣太守 ( ) ⑥未果,寻病终( ) (二)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1 2 3 17、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18、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19、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20、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拓展提升】25、.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教(学)反思】二二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在这里是一种文体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类似现代的杂文2、走近作者(1)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3、相关资料《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 有仙则名 2、 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谈笑有鸿儒 5、 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 8劳形 9、 何随之有 10、“水陆草木之花” 11、“晋陶渊明独爱菊” 12、 “世人甚爱牡丹” 1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4、“香远益清” 15、 ““予谓菊” 16、 “陶后鲜有闻 【合作探究】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19、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2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21、《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22、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精读精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2.填空。
⑴《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⑵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⑶①水不在深, ② ,草色入帘青③斯是陋室, ⑷《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⑸《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⑹《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3.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