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林州地质实习报告.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9770534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9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州地质实习报告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

      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

      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

      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9.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

      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11. 旅游业发展情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太行天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

      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