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劳动教育 配套课件.pptx

264页
  • 卖家[上传人]:知**
  • 文档编号:252195327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2.76MB
  • / 2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劳动教育 配套课件第一章 劳动与人类历史第二章 劳动与现代世界第三章 社会制度与劳动权益第四章 现代社会与劳动精神第五章 劳动与人的发展需求第六章 劳动与人的生命历程目 录第一章 劳动与人类历史第一章 劳动与人类历史第一节 劳动与人类的诞生人是如何从动物中走出来的?人与动物本质性的不同都有哪些?劳动在人类的诞生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导语CONTENT目录01.劳动与人的独有生物属性的发展02.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01劳动与人的独有生物属性的发展劳动与人类的诞生 (一)劳动与人的手足机能的完善人能够从猿分化出来成为直立行走的动物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真正的区别其实在于人类的“双手被解放出来”,在于人手的自由制造和使用工具成为可能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7.经由手足机能的完善,劳动促进了人的其它感觉系统和人脑的发育,并让手脑之间发生着息息相关的作用和影响01 劳动与人的独有生物属性的发展(二)劳动与语言能力的形成伴随着人类集体劳动的出现,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生产活动逐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变得更加亲密,而且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加强彼此协作的好处。

      在一些共同的劳动活动中,人类逐渐意识到需要发明出一种共通的媒介以便于彼此的相互交流基于这一需要,人的身体器官再次发生进化,人逐渐学会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也就应运而生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8.01 劳动与人的独有生物属性的发展(三)劳动与大脑思维的成熟“劳动和语言,这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变成了人脑;人脑和猿脑虽然十分相似,但要大得多和完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9.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人类接触自然世界的范围日益变大,大脑接收和需要处理的外界信息也就更多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更是需要不断训练和提升大脑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正是这样,作为思维器官的大脑逐渐得到了进化01 劳动与人的独有生物属性的发展02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劳动与人类的诞生 (一)人的类本质特征“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3.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二)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实现1.劳动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得以充分展示的必要途径人是一种未完成性的存在人是一种意义性的存在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出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3.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2.当代人的重要精神性危机就在于意义感的缺失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需要存在的理由价值感和意义感。

      没有这些,人就空具人的皮囊而无人的实质,成为行尸走肉之人而人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获得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自我存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自我创造,自我生成才能反观自我存在的理由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比较通行的国际标准认为,当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201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降至28.4%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二代农民工之殇劳动不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自我存在的方式“劳动光荣”+“劳动幸福”个体在劳动中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和自我确证02 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第一章 劳动与人类历史第二节 劳动与社会的发展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亦是维持社会存在的重要基础,更是人类美好社会生活的价值源泉。

      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建立起自身与外界自然、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多种关系,并以此建立了一种积累、传递和发展人类创造力量的特殊社会机制因此,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历史运行的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劳动不仅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亦是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建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导语CONTENT目录01.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02.劳动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03.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01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与社会的发展(一)劳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3.“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01 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劳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23.01 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02劳动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劳动与社会的发展“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亚当斯密(一)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性质不同的使用价值,它表明怎样劳动,为什么劳动的问题;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形成性质相同的价值,它表明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02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0.商品中有着一种体现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谓结晶了的社会劳动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02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二)劳动创造价值的当代意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02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03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劳动与社会的发展(一)劳动与艺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最早就是对人类劳动生活的复刻和模仿,继而成为人类抒发感情的文化活动03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03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刀郎舞舂米舞扁担舞03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二)劳动与文学文学诞生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产活动,最早的文学样式就是原始劳动歌谣考察这些最早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它们往往是和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相互结合而原始的宗教祭祀很多源于当时人类早期的劳动行为,比如狩猎、种植、烹饪、炼药等等换言之,正是因为劳动,人类才有了创作文学作品的需要03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诗经国风周南芣苢第一章 劳动与人类历史第三节 劳动与人类的教育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还成就了教育离开了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劳动规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实践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与此同时,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劳动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观只有在劳动实践和各种劳动关系中才会得以健全发展导语CONTENT目录01.劳动规定教育的性质02.劳动是教育的方法03.劳动是教育的内容04.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01劳动规定教育的性质劳动与人类的教育(一)教育源于劳动“为了能够得到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就必须让年轻人不断地接受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并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高放.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增订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425.01 劳动规定教育的性质(二)劳动规定教育的性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强调,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01 劳动规定教育的性质02劳动是教育的方法劳动与社会的发展“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列宁.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02 劳动是教育的方法真正的劳动教育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是知识教养与熟练技术的结合要避免实践中教育与劳动的两张皮问题在形式上:避免将直接参加劳动取代劳动的教育设计劳动的生产逻辑与教育的生长逻辑在资源上:避免将劳动资源简单等同于劳动教育资源生产要素的逻辑与教育影响的逻辑在评价上:避免将劳动成果取代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效果物的创造的逻辑与人的发展的逻辑02 劳动是教育的方法劳动教育必须包含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檀传宝纯粹劳动技能的学习更多是属于职业培训而不是教育 劳动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会劳动”的能力问题,更要解决学生“爱劳动”“敬畏劳动”等价值问题,也就是说“会劳动”应有必要的价值规定性毒奶粉、瘦肉精02 劳动是教育的方法03劳动是教育的内容劳动与社会的发展03 劳动是教育的内容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03 劳动是教育的内容在思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