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5035058
  • 上传时间:2023-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他采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的感觉、情绪、思维、人格等方面的理论,并提出了学习上的频因律、近因律等学习理论   一、华生的生平及著作   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   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五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土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

      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   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文章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得到了广大青年心理学家的响应两年后当华生38岁时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欢迎1919年出版了他第二本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本书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1920年,由于一宗轰动当时的离婚案迫使华生辞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的职务,使他中断了红极一时的学术经历1921年华生进入商界,他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

      他发现"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还用大量时间普及行为主义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甚至亲自讲课,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1925年他的《行为主义》一书出版,这本书是华生行为主义的通俗表述1930年华生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这是他在心理学方面最后一项专业工作1947年华生从商界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庄中度过他生命的最后几年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授予他荣誉的一段褒奖文字中,把他的工作赞扬为"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华生为得到这种官方的承认而高兴1958年华生去世,享年80岁   二、华生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行为   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开宗明义宣称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华生所讲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华生承认,"反应"一词是从生理学中转借到心理学的但是,心理学扩大了它的用法也就是心理学把一组简单的生理反应组合成为一套复杂的反应,把简单的肌肉骨骼动作联结为一种行为的方式。

      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   1.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开门锁、打网球、拉提琴、盖房子、与人说话、与人交往;   2.内隐的习惯反应,包括条件反射所引引的腺体分泌、无声言语(即思维)、身体的定向或态度;   3.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抓握、打喷嚏、眨眼等;   4.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在这里华生概括了有机体的全部行为,并且把这些行为区分出先天遗传的反应和后天习得的习惯反应华生认为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行为主义就是要发现后者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规律,实现预测行为、控制行为的目的   三、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   采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华生承认观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观察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帮助的观察, 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的观察华生认为这种观察也可以了解引起反应的刺激及反应和动作的性质但由于对许多现象不能加以充分的控制,因而只能是一种比较粗略简便的方法   另一类是借助仪器的观察华生认为,全体科学的进步都与实验手段和设备的改进有关因此,心理学为了研究行为,效法自然科学,就有必要设计精密的仪器有效地控制被试,更加精确地研究行为。

      这种观察实际上就是通常的实验法   2、条件反射法   华生认为条件反射法是非常客观的方法,他把条件反射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华生不仅把条件反射法正式列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还亲自应用这一方法对儿童的情绪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3、口头报告法   华生认为,在正常人身上,有一种在动物身上不存在的,甚至在变态的人身上也不完善的能力,即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而且,人对于各种情境的顺应更经常地用语言而不用其他运动来实现有时,这甚至是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这也决定了对人的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须采用口头报告的方法华生所讲的口头报告法所报告的只是自己机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心理和意识的活动,因而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内省   4、测验法   华生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纯粹的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差异越来越小,测验法也逐渐由应用的方法成为研究的方法他认为已有的测验方法的一个重大问题就在于它们大多数都是与语言行为有关的,这就使有语言缺陷的人不能运用这种方法因此,他主张要设计和运用不一定需要语言的明显外部表现的行为测验   四、华生理论的基本观点   其基本观点如下:   1.关于感觉   华生从他的行为主义观点出发,在其著述中尽量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

      他把各种感觉改为"视反应"、"听反应"、"痛反应"等,还用视反应错误来取代错觉同时华生还认为,可以写一部心理学,不用"意识"、"心理状态"和"心"这类术语,而是用"刺激与反应"和"习惯形成"等术语来表述   2.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华生在早期并不否认本能的存在,只不过把本能看作是一种由许多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系统地展现出来的先天性反应所形成的组合   可是,他后来却主张在心理学中取消本能的概念,认为在心理学中不再需要本能概念他说:"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段话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3.关于动作流的概念   华生又提出了动作流的概念,以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他把人一生的全部行为制成一个由简到繁的图表,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从受精卵开始,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一些非学习的动作在很短时期便消失,有些则保留时间较长。

      华生把这个动作流图表称为他的行为主义观点的表达,并认为行为主义正是通过这些动作流来理解人的行为动作流为行为主义观察人的心理提供了现实的背景   4.关于情绪的理论   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包括了整个身体机制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的深刻变化但他认为本能和情绪有区别如果刺激所引起的适应是内部的,而且是局限于主体的身体之内的,那么这就是情绪;如果刺激引起整个有机体对各种对象的顺应,那么这就是本能   华生认为,人有三种原始的或基本的情绪即恐惧、愤怒和亲爱华生用形成条件恐惧反应的事实,认为条件化是使情绪复杂化和发展的机制,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前述三种原始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详细了解条件恐惧反应,请点击"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实验"--条件情绪反应实验   5.关于思维的理论   华生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他说,语言的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语言习惯,这就是言语;一种是内隐的语言习惯,这就是思维两种习惯动作在本质是等值的,因此,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则是无声的谈话在这里,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的。

      开始是儿童独自一人不断地对自己讲话,以后在大人与社会的要求下,变为小声的讲话,最后又变为只在嘴唇之内出现华生注意到了言语与思维的联系   华生还对思维的创造作用进行了解释对于各种思维的创造物,他说,我们之所以会得到它们,是由于玩弄词的反应的结果人们将词的反应变来变去,最后得到一种新的反应模型,这便是各种思维的产物   华生认为,人类除了语言形式的思维之外,还有非语言的形式的思维他提出,聋哑人说话时就是用肢体运动代替词汇的,他们的言语和思维都是以同样的肢体反应进行的甚至正常的人也并非总是用词汇来进行思维的,当一个人在思维的时候,他不仅发生着潜伏的语言活动,而且还在发生着潜伏的肢体活动和潜伏的内脏活动而在后面这两种活动占据优势的时候,就发生了没有语言形成的思维   6.关于人格的理论   华生认为,人格就是指一个在反应方面现有的和潜在的全部资产(Assets)和现有的、潜在的债务(Liabilities)华生所指的资产指:   第一, 已被组成的各种习惯的总体,社会化了的已被调整过的各种本能,社会化了的和已被锻炼过的各种情绪,以及这些东西之间的各种组合和相互关系;   第二, 可塑性(形成新习惯和改变旧习惯的能量)和保持性(已建立的各种习惯恢复其作用的速度)的高度系数。

      也就是个人对于当前或将来外界环境适应的能力   而债务则是指在当前环境中不发生作用和阻止其对已改变的环境进行顺应的潜在因素   进而华生指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是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所以改变人格的途径就是改变人所处的环境   五、华生的学习理论--学习律   1、频因(frequency)律   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因此,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这是因为每一次练习总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的   举例说来,在一个非常简单的"T"字型测验情境里,有机体只能作出两种可能的反应:正确反应(用R+来表示)和错误反应(用R-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设想最初R+和R-的强度是相似的经过一系列尝试之后发生的情况是:R-逐渐减弱,R+则逐渐增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