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岘山镇卫生院最美乡村医生.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1768****007
  • 文档编号:236542241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06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岘山镇卫生院最美乡村医生 第一篇:岘山镇卫生院最美乡村医生 一个药箱一生守护 记衡阳县岘山镇金星村乡村医生罗仕发 衡阳县岘山乡金星村,拥有21个组,2000多户籍农村人口,距离岘山乡政府和衡阳县城西渡10几公里,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村里,有一位老赤脚医生,40年如一日,挎着一个药箱装满济世情怀,为这个乡村父老乡亲的健康静默守护,心里已经把守护村民的健康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一年365天,就是自己生病了也必需坚持有时候半夜急诊,就是再留恋被窝的温和都必需起来,因为还有人等着救命!他就是金星村赤脚医生罗仕发,一个年近花甲的党员,1976年元月至今任金星村乡村医生,1976年元月至1977年12月在木口乡医院培训学习两年2001年12月至2002年12在衡阳县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一年,获得结业证书1978年至1981年任村团支部书记,1982年至1985年任村委副书记,1993年至1995年任村主任,78年和2006年两次评为县优秀乡村医生称号,年年获评乡级优秀乡村医生他用一个药箱为村民健康一生守护,怀着一颗博爱之心为金星村卫生事业奉献了全部青春年华 一、“缓口气确定要去,救人要紧〞 70、80年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还没有进行系统化管理。

      乡村医生既要负责当地居民的看病,又要负责防疫接种,既 要看内科,又要看外科,农村医疗卫生事故又没有保证,有的村医都放弃了,罗医生没有,静默无闻的坚持在村医的岗位上那时农村经济特别困难,缺医少药特别突出,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重病、突发病都要在家处理,除白天看病出诊外,最多的一个晚上还要出诊四到五个地方,到下半夜时精神疲乏走路都费劲了,在乡村坎坷山路上不知摔了多少次无论天晴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他都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被他救治过的病人无计其数但有一位患者罗医生能记忆犹新,患者对罗医生更是没齿难忘2008年湖南遭受百年未见冰灾,他却没有冬天,12月的一天,金星村王家组85岁老太太刘善香患急性肺炎,她长子请罗医生治病当时他自己正患严峻肩周炎,到病人家有几公里冰雪山路都要步行,罗医生没有半点推辞,准备好随行物品马上动身,在出诊途中,因严峻冰冻路面湿滑,在一段下坡途中突然摔倒了,药箱飞去几米远,病人儿子说,“你都要摔死了,别去了〞 罗医生倒在雪地里近特别钟才回过气来,坚决的说:“等我缓口气确定要去,救人要紧〞,老人得到了刚好冶疗信念赛过黄金,责任胜于实力在村医这个中国医生最底层的岗位上,没有光环,没有荣誉,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罗医生这样一个最一般的村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平凡的医者品德,40年如一日,守护着全村人的健康。

      二、“只要还有一线朝气,确定要尽最大的努力〞 医者仁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金星村属于典型的六山三水一份田,很多危重病人都住不起院,在生命的最终时间里,生命质量完全得不到保障有部分危重老年病人被医院拒收,在得知家属请求盼望在老人生命的最终时间里尽尽孝心,罗医生始终坚持自己的从医信条,“只要还有一线朝气,确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有多少生命在罗医生的努力坚持下再现奇迹,他都记不清了金星村上峰组有位老人叫周贤回, 在2004年4月份因病情危重,医院要求家属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到家里准备后事,家属把钱纸、炮竹都准备好了,当家属找到罗医生,盼望能在老人弥留之际尽尽孝心,通过请教乡卫生院副院长肖宜生和同行,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阅历,在技术指导下,细心护理,不管风雨,一日三次到患者家中就诊,通过一个月的治疗,奇迹发生了,27天拔掉尿管,1个月后可以下床,直到老人2022年去世,又生活了8年病人全家感谢表示要送锦旗,罗医生只是憨憨的说不要不要,这是他的本分 2001年5月8,罗医生正在家里吃中饭,刚拿起筷子,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别吃饭了,快去救人啊!〞,他立即背着药箱火速赶到现场,原来是荆树组不到2岁小女孩谭洁溺水了,生命体征已经特别微弱,躺在地上没有动静,脸色疮白,只有微弱心跳,家属哭成一团,旁边的村民都说没有救了,罗医生仍不放弃,通过两个多小时的主动抢救,结 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将这个小孩的生命从死神的手中抢了过来。

      前几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一句红遍大江南北的台词,“不抛弃,不放弃〞,成为中国军人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村医的岗位上,这句话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因为乡村医生时常是在与时间赛跑,时常是在与死神争夺,靠着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罗医生挽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 时代在不断进展,学问在不断更新,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赶上世界的进展罗医生也没例外,多年来始终身体力行,他始终教化两个儿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淘汰〞,目前长子取得湖南高校硕士学位,次子在中南林科大毕业后在水利厅从事财务工作目前农村卫生的工作,如:孕产妇管理、儿童支配免疫、预防接种、人口与支配生育服务、居民健康调查体检等,已经起先在进行系统化管理了,为跟上时代的进展, 2008年,53岁的他又拿出年轻时不服输的学习劲头,从打字和运用操作系统起先,学习电脑学问,从电脑的日常操作,到管理软件的运用,一学就要深夜,目前金星村已是衡阳县首批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和新农合电子支付的典型示范村,金星村的老百姓在村卫生室就能实现新农合报销 罗医生祖上极为穷苦,他奶奶甚至为了养活家人讨过饭,被狗咬过多数次,他只是初中文化,因为穷,初三不得不辍学养家,至今还欠木口中学部分学费。

      靠着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活到老,学到老,直到今日,照旧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四、“远亲不如近邻,乡亲也是亲人〞 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衡阳因为接近广东,村里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往广东打工随着村里年轻人口外出打工,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的到来,金星村2000多户籍人口,平经常住人口只有1000多人,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一旦遇到重病、急病,子女无法刚好赶回,面对这种状况,罗医生始终视乡亲为至亲,不知多少次亲自护送病人到医院,全程支配,让乡亲们感谢不尽2022年4月3号深夜,新进组60岁老人谭善权患严峻肾结石并积水,出现肾绞痛,面色疮白,病情特别紧急,家里就他一个人在家,子女全部外出打工,家里又没有钱,面对这种状况,罗医生马上联系出租车,并帮他代付住院费,从深夜到其次天早上在医院亲自护理,直到病人家属从外地赶回,病人转危为安 依据国家卫生工作的规定,每年村民妇科宫颈癌普查和严峻病人〔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肝脏病〕及65岁以上老年病人,每年要去乡医院全面普查,金星村离乡医院十多公里,为了便利他们,罗医生都是自己出钱租车,亲自送他们 到医院作检查因检查要空腹,检查后还要为乡亲们购置早餐。

      而对在家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要定期检查,对瘫痪病人要上门捡查金星村金玉组老人谭尤仕,今年70岁高龄,已瘫痪在床10年之久,又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罗医生10年间风雨无阻,定期上门,从不间断 有人劝罗医生,如今是经济社会,你这么做,不但赚不到一分钱,还要赔本,又跟你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管那么多干什么罗医生总是朴实的回答,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从事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就又这份责任,不求啥回报,但求心安理得,远亲不如近邻,乡亲也是亲人, 罗医生已年近花甲,40年的村医岗位坚守,他用年复一年的平凡举动,践行着一个医者一切为了生命,为了一切生命的大爱精神,大医仁德,大医精诚,一个不善言辞、不计回报、永不言弃、与时俱进的平凡老村医,用脚踏实地的行动,用行胜于言的精神,谱写了一篇精彩的人生华章 其次篇:岘山镇卫生院最美白衣天使 最 美 白 衣 天 使 记衡阳县岘山镇卫生院护士长刘慈英 “爱在左,怜悯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充满,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苦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用冰心老人这诗一样的散文来形容我院护士长刘慈英同志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价值,真是恰如其分。

      一、爱岗敬业,主动进取 刘慈英,女,1967年7月诞生,党员,1987年6月从衡阳市卫校毕业后,扎根于乡镇卫生院,一干就是27年,这27年来,她始终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作为一名资深护士,她深知爱岗敬业、审慎慎独的重要性她以优秀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时刻坚持学习,了解学科的新动态新进展,协作医生为患者实施最好的服务2009年,通过国家考试获得了主管护士职称 二十七年来,刘慈英同志在考核中三次评为三等功,六次评为嘉奖,一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被县卫生系统评为“十佳护士〞,一次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所带科室护理工作连续五年被县卫生局目标管理考核评为先进但是她并不满意,在工作之余她又一头扎进了书房,埋头于书桌前的台灯下,起先孜孜不倦的业务学习, 总结工作阅历和体会,为做好“传、帮、带〞积蓄力气 二、领先垂范,兢兢业业 作为一名护士长,她深知木桶原理为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她不满意于个人的进步,保持长板并不断加强短板,定期在科内开展护理技能培训,进行护理理论学问的考核,经过一番严格的培训考核,全体人员的护理水平明显提高。

      为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看法,树立良好窗口形象,她极力重视科室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确爱惜理绿色通道的畅通,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担当护士长以来,她科主动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及应急事务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三、回顾往事,点点滴滴 刘慈英同志用庄重的誓言表达了自己对护理事业的酷爱,以烛光为证,把自己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每一位患者,象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记不清,青春的日子曾几时慢慢地滑过,在岁月的不经意间,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从事护理事业二十七年的风雨历程…… 记不清,刘慈英为多少病人带去了温馨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医疗护理 记不清,刘慈英给了多少年轻的同事在生活上像老大姐一样的慈爱和关心,在基础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技能上像老师一样的进行传帮带 在同事们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感人的事那是十多年前,我镇木口村一户人家发生食物中毒,四口人中妻子和两个孩子已死亡幸存的这位男患者于当天晚上11点钟送来我院抢救刚准备睡觉的她接到医院的通知后,马上赶到医院投入到惊慌的抢救治疗中由于患者中毒较重,鼻子、嘴里都是血,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烦躁易动,她寸步不离的守侯在病人的床前,一只手时常的替病人清洗口腔和嘴里的污物,另一只手紧紧握住患者静脉输液的手,并且用温顺的声音在病人的耳旁轻轻地、一声声地呼喊着:“大哥,你确定要挺住!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患者终因中毒较重多脏器出血而死亡。

      病人在停止心跳呼吸的那一瞬间,还紧紧的抓住她的手…… 一位姓谭的七十多岁老婆婆,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被一位乡村医生深夜送进了我院,而老婆婆唯一的女儿却远在外地打工,一时无法赶回,刘慈英同志二话没说,不但马上协作医生主动进行抢救,还主动担当了照料老婆婆的重担,为她洗脸,梳头,倒大小便,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待患者病情得到限制后,她自己在家里熬好稀饭送到病人床前,再一勺一勺地喂给病人吃,当她唯一的女儿从外地赶回时,看到这一幕,不禁流下了感谢的泪水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回忆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是刘慈英同志耐性地带着她熟识病区的工作环境,讲解护理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这位年轻的护士在第一次给小孩进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