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东***
  • 文档编号:220064875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9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一再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解释: 1、疏:镂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这句是说刻镂交错成雕花格子的窗   2、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3、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4、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5、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6、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7、惜:痛  8、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

      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9、鸿鹄: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10、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  正是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  谁能弹此曲,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  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  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慢慢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  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  更悲伤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  从此结伴高飞,  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赏析: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

      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猛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浮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

      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关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伤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慢慢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一再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

      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有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一再叹自的原故罢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激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找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找"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意谓: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

      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格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 第 6 页 共 6 页WORD文档可编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