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史-近现代美术课件.ppt
37页中外美术史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美术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马一【重点内容】一、绘画:上海画派与岭南画派二、雕塑:宗教彩塑的世俗化;民间玩赏性雕塑三、美术出版物:石印画报、月份牌画、讽刺漫画四、新式美术教育“海派”海派画家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过;2.作品属于海派的风格,雅俗共赏,色彩鲜明,绘画题材尤以花鸟为主;3.画家籍贯与出生主要来源于浙江,此外就是江苏或者上海,除这三地以外,海派画家中只有极少数是来源于其他地方,这也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近代海派的绘画活动,以赵之谦为开山祖,三任、蒲华、虚谷为中坚,吴昌硕为殿军他们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汲取营养,描绘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篆刻绘画山水、人物、花鸟兼善,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 赵之谦将在书法篆刻上取得的古拙风格入画,使长期流行的柔媚纤弱画风变为清末大写意的峭拔、浓艳与厚重。
色彩上吸收民间赋彩的一些优点,变清淡为艳丽赵之谦和吴昌硕都是将书法入画的佼佼者,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特色虚谷俗姓朱,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后出家但他不茹素,不礼佛,也“从不卓锡僧寺”,惟以书画自娱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画花果、禽鱼著名 任熊(18231857)浙江萧山人,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任熊是绘画全才,山水、人物等无一不能,尤擅长人物,堪与陈洪绶并驾任熊、任薰、任颐,时称“三任”,合任预称“四任”左图:任熊自画像任熊任熊大梅诗意图大梅诗意图 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藏“大梅”是指号称“大梅山人”的晚清诗人姚燮任熊与姚燮交从甚厚,曾得诗人器重,得以观赏诗人所藏金石字画为其作大梅山民诗意图一百二十帧,二月余而成为生平杰作之一任熊所画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张、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他对衣纹的勾画向来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所题款字也是十分有力,与画法同出一辙 任颐(18401896),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为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结合中国画传统画法、民间画法和西洋画速写和设色法,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任伯年工人物画,尤精肖像画,浅描淡染,笔墨不多而能得神情东津话别图(1868)为任伯年离开宁波到苏州与万个亭、谢廉始、陈朵峰、任阜长东津话别场景,中国美术馆藏名作三友图(1886)描绘了任伯年(中坐者)与至交曾凤奇、锦堂促膝谈心情景,故宫博物院藏钟馗左图为任薰作品,右图为任颐作品任伯年的花鸟画更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后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吴昌硕酷爱梅花,常以梅花入画,用写大篆和草书的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红紫相间,笔墨酣畅,富有情趣,曾有“苦铁道人梅知己”的诗句,借梅花抒发愤世嫉俗的心情。
吴昌硕晚年较多画牡丹,花开烂漫,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显得生气蓬勃吴昌硕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对于近世花鸟画有很大的影响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三、博取诸家之长;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高剑父(18791951),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名伦,字剑父,后以字行早年师事居廉1903年赴澳门求学1906年游学日本,毕业于东京美术院。
1908年归国,主持广东同盟会,广州起义中任联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历任南中美术院校长,中山大学、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东美术会会长1949年移居澳门高剑父擅画山水、花鸟、走兽,亦作人物画,兼长书法他在中国画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着重写生,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具有南方特色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40年代纸本设色16692cm广州艺术博物馆藏东战场的烈焰是画家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画家以西洋绘画中的光影处理和素描关系,融进中国的墨笔来表现祖国河山被日本帝国主义轰炸后的情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是画家的亲眼所见,也是画家的写生之作,画家是以无比悲愤的心情来创作这幅作品的,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和抗争精神正如右下角印章所刻:“乱画哀乱世也明显地表现出画家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高剑父松鹰图5890cm上海崇源拍卖行拍卖成交价:286,000元题识:英雄老去心狡猷壮,独立苍茫有所思民国十二年(1923年)剑父剪灯作于申江钤印:高仑、广州番禺县高剑父善绘松鹰,笔墨溟蒙绝幻,如烟隔雾罩,特有一种情致,而勾勒劲挺,直得宋人法式高奇峰(1889-1933)高剑父胞弟,日本留学,同盟会员岭南画派的美术创作,在题材上以翎毛走兽、花卉、山水为主,其中高奇峰、高剑父两兄弟尤喜画鹰、狮和虎,高奇峰的绘画技艺、主张以及人生经历均受其兄高剑父影响,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最为擅长,在艺术上写生最为突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画风工整而刚劲、真实而诗意昂然。
二高兄弟的山水画,可以看出马远、夏圭横砍竖劈的传统,以及日本画的影响高剑父奇拔苍拙,高奇峰则是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陈树人(1884年-1948年)原名政,名韵,又名哲,别号“葭外渔子”,以字行别署猛进,晚号安定老人广东番禺化龙镇人他自幼喜爱美术,早年师事著名画家居廉曾留学日本西京美术学校和东京立教大学后追随孙中山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任要职其画风清新、恬淡、空灵,独树一帜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创作始终沿着创新的道路而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脱颖而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岭南画派第二代的主要人物有方人定、黄少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其中赵、黎、关、杨四人被誉为当代岭南画派四大画家1959年,关山月与山水大家傅抱石合作,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雕塑艺术的新变宋代以后,随着城市市民社会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写实性进一步增强明清时期大型雕塑不如秦汉唐宋兴盛,泥彩塑及小型雕塑开始兴起筇竹寺坐落在昆明西北郊玉案山,距城区12公里五百罗汉彩塑是清代宗教泥塑艺术的珍品这五百罗汉是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和他的五六个助手耗时七年(18331890)完成的。
从创作手法来分,筇竹寺五百罗汉大体包括两类型,一是运用浪漫主义方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塑造出的一些奇特的形象另一种是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借神的形象表现人类的精神面貌,既有浓郁的宗教意味,又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这类作品不仅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出现了许多精彩之作 筇竹寺彩塑源于明代的江苏无锡惠山泥人是中国泥玩具的代表惠山泥人多以白色为底,色彩和谐柔润,因模印出的素胎只有五官、手脚等部位的轮廓,必须经彩绘才能成为完整作品,故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早期惠山泥人以儿童玩具为主,统称为“耍货”,代表作品是大阿福在惠山地区还流传着关于阿福的民间传说: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子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人们为了纪念他,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他的勇敢形象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历代艺人的加工创造,阿福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造型都是一个或一对胖娃娃,身穿五福袄,怀抱大青狮,文静中有威武,端庄中又带憨厚,从内容到形式都紧扣“福”字主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钟馗嫁妹(张玉亭)是“泥人张”的代表作品传说,钟馗原为英俊书生,赶考途中误入鬼窟,被鬼怪戏弄,面貌被变丑,并因为面貌丑陋而落榜,钟馗因此而亡其一同乡好友考中后为其仗义支言,终于被追授予钟南山进士,钟馗之妹也嫁于这一好友钟馗嫁妹,表现的就是这一故事中钟馗为妹妹送嫁的场景但作者在鬼怪的形象前又根据当时天津的风俗,加上了似人似鬼的仪仗队,而这些形象的原形正是当时社会上真实的贪官恶吏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作为较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俄罗斯、扎伊尔等国家先后将这套作品出版为本国邮票 天津民俗 拴娃娃“拴娃娃”的形成与专以求子、保子为主题的天后崇拜有关天后宫的道士们准备了大量的泥娃娃,均是手艺人所塑,一个个活泼俊俏,神态各异凡来求子的妇女在许愿供奉之后,来到“娃娃山”,相中哪个小泥娃,就用一根红绒绳系在脖颈上,偷偷带回家中,据说半夜便可投胎,十分灵验娃娃大哥”、“洗娃娃”、“拴一百回”活动,造就了一批做娃娃的民间艺人比例得当,神情生动,形象丰满可爱,是他们作品的共同特点。
近代美术出版物一、石印画报:点石斋画报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每期画页八幅参与绘画者有吴友如(主笔)、张志瀛、周慕桥、田子琳、金桂生、马子明等20余人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共发表了四千余幅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和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英勇斗争,揭露了清廷的腐败丑恶现象,也有大量时事和社会新闻内容二、月份牌画上世纪20-40年代,上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年画,因其画面附有年月历表而得名为“月份牌年画”传统的木版年画除了神像画外,表现的大都是民间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表现手法采用的是单线造型,平面着色而月份牌年画不仅印刷精美,还结合现实题材,表现刻画了许多时尚的都市时装美女这些美女身着鲜艳华丽的时装,或置身于洋房、或游曳于公园,旖旎的风光和人物形象,成为了市民了解都市生活的一个窗口重要作者有周慕桥和郑曼陀等老上海月份牌年画欣赏三、讽刺漫画马星驰 (18731934),回族曾追随孙中山流亡国外寄居10余年,1910年回国后,任上海神州画报主编,致力于漫画创作影响较大的作品有皖省丁漕之暗无天日官与民之负担等1912年以后,为上海真相画报和新闻报副刊创作漫画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反映人民苦难生活。
1925年,因创作了国联靠不住的漫画,遭到当局通缉,流亡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