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实验教程III(共20页).doc
2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3章 通信原理实验部分3.1 RFID系统的调制与解调3.1.1 RFID系统的调制方式RFID系统通常采用数字调制方式传送信息,用数字调制信号(包括数字基带信号和已调脉冲)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已调脉冲包括NRZ码的FSK、PSK 调制波和副载波调制信号,数字基带信号包括曼彻斯特码、密勒码、修正密勒码信号等,这些信号包含了要传送的信息 数字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RFID系统中采用较多的是ASK调制方式ASK调制的时域波形参见图3-1,但不同的是,图中的包络是周期脉冲波,而ASK调制的包络波形是数字基带信号和已调脉冲 图3-1 ASK调制波波形3.1.2 ASK调制方式的实现(1)副载波负载调制: 首先用基带编码的数据信号调制低频率的副载波,可以选择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或相移键控(PSK)调制作为副载波调制的方法副载波的频率是通过对高频载波频率进行二进制分频产生的然后用经过编码调制的副载波信号控制应答器线圈并接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即采用经过编码调制的副载波进行负载调制,以双重调制方式传送编码信息。
使用这种传输方式可以降低误码率,减小干扰,但是硬件电路较负载调制系统复杂在采用副载波进行负载调制时,需要经过多重调制,在阅读器中,同样需要进行逐步多重解调,这样系统的调制解调模块过于繁琐,并且用于分频的数字芯片对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幅度和和频率范围要求苛刻,不易实现2)负载调制:电感耦合系统,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互感耦合,即作为初级线圈的阅读器和作为次级线圈的应答器之间的耦合如果应答器的固有谐振频率与阅读器的发送频率相符合,则处于阅读器天线的交变磁场中的应答器就能从磁场获得最大能量同时,与应答器线圈并接的阻抗变化能通过互感作用对阅读器线圈造成反作用,从而引起阅读器线圈回路变换阻抗ZT的变化,即接通或关断应答器天线线圈处的负载电阻会引起阻抗ZT的变化,从而造成阅读器天线的电压变化如图3-2所示:图 3-2 负载调制原理示意图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应答器中以二进制编码信号控制开关S,即通过编码数据控制应答器线圈并接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使这些数据以调幅的方式从应答器传输到阅读器,这就是负载调制在阅读器端,对阅读器天线上的电压信号进行包络检波,并放大整形得到所需的逻辑电平,实现数据的解调回收电感耦合式射频识别系统的负载调制有着与阅读器天线高频电压的振幅键控(ASK)调制相似的效果(见图3-3)。
图3-3 负载调制实现数据传输的过程 图3-2中的负载调制方式称为电阻负载调制,其实质是一种振幅调制,调节接入电阻R2的大小可改变调制度的大小本实验系统中由开关管T4完成负载调制(见图2-13所示)T4的基极通过R15电阻与单片机U5的编码信号输出端口P3.1相连在单片机输出的编码信号的控制下,T4在高电平到来时导通,在低电平时截止,造成应答器线圈并接的负载电路的阻抗发生变化,应答器线圈负载阻抗的变化通过互感作用对阅读器线圈造成反作用,从而引起阅读器线圈回路变换阻抗ZT的变化,以此实现数据的变化与阅读器线圈回路变换阻抗ZT变化的同步,从而造成阅读器天线的电压变化因此数据便以ASK的方式由应答器传到了阅读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处是高电平导通,低电平截止,所以载波电压的高低与数据是相反的,阅读器检波出来的信号并不是应答器发送的码字,而是其反码3.1.3 ASK调制信号的解调(1)包络检波:大信号的检波过程,主要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的充放电过程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只能充放电的特性来达到平滑脉冲电压的目的,如图3-4所示 图3-4 包络检波原理实验电路如图3-5所示,在高频信号正半周D1导通时,检波电流分三个流向:一是流向负载R7(4.7K),产生的直流电压是二极管的反相偏压,对二极管相当于负反馈电压,可以改变检波特性的非线性;二是流向负载电容C14(103)充电;三是流向负载R8(10K)作为输出信号。
如忽略D1的压降则在电容上的电压等于D1输入端电压U2,当U2达到最大的峰值后开始下降,此时电容C14上的电压Uc也将由于放电而逐渐下降,当U2
比较器主要是用来对输入波形进行整形,可以将正弦波或任意不规则的输入波形整形为方波输出比较电路由LM358组成,如图3-6所示R5 10KΩR5 10KΩR4 1KΩC1210μFC130.01μFRP120KΩ+5V832756U2 LM358R8 10KΩR910MΩR10 10KΩ+12V检波信号比较输出4R4 1KΩ1图3-6 比较电路LM358类似于增益不可调的运算放大器,其电路结构如图3-7所示OUT1 1IN1(-) 2IN1(+) 3GND 48 VCC7 OUT2 6 IN2(-)5 IN2(+)+--+-图3-7 LM358电路结构和引脚功能图每个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两个输入端一个称为同相输入端,用“+”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输入端,用“-”表示用作比较两个电压时,任意一个输入端加一个固定电压做参考电压(也称为门限电平,它可选择LM358输入共模范围的任何一点),另一端加一个待比较的信号电压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截止,相当于输出端开路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饱和,相当于输出端接低电位两个输入端电压差别大于10mV就能确保输出能从一种状态可靠地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因此,把LM358用在弱信号检测等场合是比较理想的。
LM358的输出端相当于一只不接集电极电阻的晶体三极管,在使用时输出端到正电源一般须接一只电阻(称为上拉电阻,选3-15K)选不同阻值的上拉电阻会影响输出端高电位的值因为当输出晶体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电压基本上取决于上拉电阻与负载的值另外,各比较器的输出端允许连接在一起使用信号送到LM358后先由电压跟随器进行阻抗匹配,电压跟随器的特点是输入阻抗小输出阻抗大,经过变换后使电压比较器输入阻抗匹配,完成包络的整形输出然后进行电压比较,通过调整比较电平的电压值来得到二进制信号,比比较电平值大的电压判为高电平,用‘1’表示;比比较电平的值小的电压判为低电平,用‘0’表示R5(10K)和20K可变电阻RP1给LM358的2脚比较端设定一个偏置电压,通过调整20K的可变电阻来控制比较电平的高低,使2脚的比较电平比3脚的电平值低0.5V左右即可经过比较后的信号由1脚输出到解码单片机U33.2 RFID系统的编码与解码在RFID系统中,为使阅读器在读取数据时能很好地解决同步的问题,往往不直接使用数据的NRZ码对射频进行调制,而是将数据的NRZ码进行编码变换后再对射频进行调制所采用的变换编码主要有曼彻斯特码、密勒码和修正密勒码等。
RFID系统的编码与解码可以采用编码器、解码器或软件实现方法完成本实验系统采用软件编程方法实现应答器端的编码和阅读器端的解码3.2.1 曼彻斯特码(1)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编码与解码方式:在曼彻斯特码中,1码是前半(50%)位为高电平,后半(50%)位为低电平;0码是前半(50%)位为低电平,后半(50%)位为高电平NRZ码和数据时钟进行异或便可得到曼彻斯特码,曼彻斯特码和数据时钟进行异或也可得到NRZ码前者即是曼彻斯特码的编码方式,后者是曼彻斯特码的解码方式(如图3-8所示) 图3-8 NRZ码与曼彻斯特码 (2) 编码器与解码器:如上所述,可以采用NRZ码和数据时钟进行异或的方法来获得曼彻斯特码,但是这种简单的异或方法具有缺陷如图3-8所示,由于上升沿和下降沿不理想,在输出中会产生尖峰脉冲P,因此需要改进改进后的编码器电路如图3-9所示该电路在异或之后加接了一个D触发器74HC74,从而消除了尖峰脉冲的影响 图3-8 简单异或的缺陷 图3-9 改进的编码器电路在图3-9所示的电路中,需要一个数据时钟的2倍频信号2CLK,在RFID系统中,2CLK信号可以从载波分频获得。
74HC74的PR端接编码器控制信号,该信号为高电平时编码器工作,该信号为低电平时编码器输出为低电平(相当于无信息传输)曼彻斯特码编码器通常用于应答器芯片,若应答器上有微控制器(MCU),则PR端电平可由MCU控制;若应答器芯片为存储卡,则PR端电平可由存储器数据输出状态信号控制起始位为1,数据为00的曼彻斯特码的时序波形如图3-10所示 图3-10 曼彻斯特编码器时序波形图示例D触发器采用上升沿触发74HC74功能如表3-1所示由图可见,由于2CLK信号被倒相,是其下降沿对D端(异或输出)采样,避开了可能遇到的尖峰P,消除了尖峰脉冲P的影响曼彻斯特码和数据时钟进行异或便可恢复出NRZ码数据信号,因此,采样异或电路可以组成曼彻斯特码解码器实际应用系统中,曼彻斯特码解码可由阅读器MCU的软件程序实现3)软件编码与解码:采样曼彻斯特码传输数据信息时,信息块格式如图3-11所示,起始位采样1码,结束位采用无跳变低电平起始位信息位流结束位 图3-11 数据传输的信息块格式当MCU的时钟频率较高时,可将曼彻斯特码和2倍数据时钟频率的NRZ码相对应,其对应关系如表3-1所示。
表3-1 曼彻斯特码与2倍数据时钟频率的NRZ码曼彻斯特码 1 0 结束位 NRZ码 10 0100当输出数据1的曼彻斯特码时,可输出对应的NRZ码10;当输出数据0的曼彻斯特码时,可输出对应的NRZ码01;结束位的对应NRZ码为00在使用曼彻斯特码时,只要编好1,0和结束位的子程序,就可方便地由软件实现曼彻斯特码的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