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大纲.doc
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程代码:课程英文名称: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负责人:王英滨 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大纲(总学时:40讲课:40)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同时也可作为材料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大学物理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胶体与表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能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应用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2学时,了解胶体的定义与特点,胶体化学发展简史,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发展第二章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6学时,掌握溶胶的制备和净化,溶胶的动力学性质,溶胶的光学性质,溶胶的电学性质和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流变性质第三章 凝胶 6学时,掌握凝胶通性及分类,凝胶的形成与结构,胶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凝胶的性质,几种重要的凝胶。
第四章 界面现象和吸附 8学时,掌握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弯曲界面的一些现象,润湿和铺展,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吸附等温方程式,固体-溶液界面吸附第五章 常用吸附剂的结构、性能和改性 6学时,掌握多孔性物质物理结构的测定方法,常用吸附剂的结构和性能,固体的表面改性第六章 表面活性剂 6学时,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表面活性剂的体相性质,胶束理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问题,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第七章 乳状液 6学时,掌握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和乳状液类型的鉴别,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乳化剂的选择,乳状液的变形和破乳,乳状液的应用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习本课程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基础。
四、教学方式 主要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使用多媒体教学五、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的考核以课堂提问情况、完成作业等平时成绩和期末撰写读书报告成绩综合评价,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读书报告成绩占80% 六、教材及教参,中外文核心期刊名称教材:《胶体与界面化学》(第二版),沈钟,王果庭编,1997,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参:《胶体化学概论》,江龙编,2001,北京:科学出版社《Introduction to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D.J.Shaw,2000,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大纲撰写人: 王英滨大纲审阅人: 张泽朋学科负责人: 张泽朋学院负责人: 白志民制(修)订日期:2004年3月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