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文学科德育的原则与方法.doc
3页论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三中学校段会近年来,德育教育越来越引起了基础教育界的重视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 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 系与此同时,大家认识到,德育教育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同知识 传授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必须将德育教育融于各种学科的教学当 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对于 语文教师、教研员来说,研究、总结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 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拟就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进行 探讨,以期对广大语文教师教好书、育好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一、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原则1、 增强渗透性所谓渗透性,就是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 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德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两 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换一句话说,就是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途径 落实德育,使德育的实施包含在语文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即从语文的 特性和内涵出发自然得体地展开德育《新课标》指出:“语文训练和 德育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 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 用。
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为表,思想感情为里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通过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剖析, 层层深人,细细品味,达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捕捉 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体会蕴含其中的道理2、 立足实效性因材施教”是教育家孔子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 教育所采用的方法现行语文教学中,有的可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 有的可间接去陶冶学生情操如何自然有机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教学中,要深人钻研教材,既要把 握离于文中德育教育的各个侧面和层次,又要抓住贯穿并统帅全文的 中心思想,找准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3、 注重引导性在语文的读写、问答中,学生常坦诚地流露出 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如果对他们只是简单地批评而他们又搞不清楚为 什么受到批评,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 每接受一个新鲜事物,就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虽然童年期心理定势没 有成年人那么牢固,但对自己的心理定势的依赖性比成年人要大得 多因此,在学生表露出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时,应给以正面引导,有 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尚处于不 成熟阶段,对于文章中的众多事物和道理,认识上往往片面或肤浅。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认识不高的问题.也要进行恰当的点拨和 弓[导,深化学生的认识4、 体现时代性一方面要注意发现教材的思想性与时代精神的 结合.抓准结合点,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出学生的时代感、责 任感、使命感教材的选编是静态的,德育的进行则是动态的我们 的德育过程,不能陷入形而上学,要用辩证的观点去观察,发现历史 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不是僵死的,它与现代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一方面,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引导他们学会 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正确地观察分析社会和人生,分析主流与 支流、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腐朽,逐步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人生 观和世界观,从而使语文课的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保持整体性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序的整体不仅要设计 语文知识和语文训练的教学内容,还要设计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要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穿插德育教育,还要使听说读写训练与德育教育 有机结合因此,无论是导人新课,还是讲读分析、课堂练习、课后 作业,都要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由浅人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德育教 育这样,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始终坚持有益熏陶,使学生耳濡目 染,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社 会主义伦理道德。
二、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方法,要从语文教学的特性和德育的口标出发 来确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法:1、 讲解法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德育结合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或者是时代久远不太容易弄清,又没必要丢下语文教学本身去纠缠, 就可以通过简单扼要的讲解去解决,让学生“知其然”讲解要富有 情感,而不应是乏味的介绍;讲解要明白,而不应留下新的疑问2、 讨论法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适当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 讨论,从中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讨论的设计要贴着语文教学顺势而 成,成为语文教学水乳交融的一部分.即思想性和语文性的结合讨 论一定不要随意设耸,不要搞成“政治楔子”、“政治尾巴”3、 表演法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是演课 本剧角色法的效力原理在于“移情”学生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时, 会把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与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作用,把自我转化 为课文人物,与其爱恨共鸣,再把课文人物祟高思想转化为自我的思 想品质这种“双向移情”活动,使学生完成了在学习中受教育的因 素角色法的两种主要方式中,前一种方式的德育教育,比如像课文《皇帝的新装)就可以进行,让学生扮演皇帝、大臣、骗子等人进行 分角色朗读,通过教师的指导,不同的人物运用不同的语言,使用不 同的口气朗读,来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让学生进人到具 体角色当中,通过扮演,就会明白“骗人终编己”的做人道理进行 做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育,效果自然会达到第二种方式的诸如 话剧《威尼斯商人》选场,通过化装表演,来体现歌颂“仁爱、友谊、 爱情”的主题,从而进行人文主义教育4、欣赏法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杂文作品, 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对于这些作品,应采 取组织学生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受到教育欣赏包括以下内容:反复 地自我阅读,反复地玩味体会,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欣赏是以审 美为主干的学习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 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等以美为桥梁,把学生引 向善,使其受到教育例如像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学生 通过反复朗读,领会济南那动人的冬景,学生会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认识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美丽,从而可以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 山的教育另外,像藏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学生通过反复体味、 总结归纳,那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诗句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就会深 人其心,他们就会明白做人该做什么样的人,是被人民痛恨,还是被 人民拥戴,道理就很清楚了,从而思想上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总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 一般德育方法它的特点是专门用于学科教学,具有集中与单一的特 点正因为它有这方面的特点,真正进行学科德育教学,就有一定的 难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本科特有的特点,恰当地进行德育教 育,把无形变有形,融德育教育于其间。












